永丰县烟叶烘烤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1-26 14:13曾宇李小勇韩助君陈向阳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8期
关键词:烟农成熟度烟叶

曾宇 李小勇 韩助君 陈向阳

吉安市烟草公司永丰分公司 江西永丰 331500

近年来永丰县烟叶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大田管理、病害预防、烟叶长势均为烟叶烘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永丰县烟叶采收烘烤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升烟叶采烤技术。笔者结合永丰县2020 年的烘烤现状,揭示影响烟叶烘烤的主要因素,溯清问题形成的根源,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旨在为今后永丰烟区乃至吉安烟区降低烘烤损失、提升烟叶烘烤水平提供参考。

1 永丰县烟叶烘烤现状

江西省局提出的五年烘烤攻坚计划实施以来,永丰县围绕攻坚实施方案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烟叶烘烤水平也在逐年提高。2020 年度,永丰县种植烟叶7500 亩,配套烤房共471 座烤房(不含备用烤房)。从整个烤季调研的情况来看,今年的烟叶烘烤水平取得较大的进步,烤后烟叶结构疏松、颜色好、青烟少、油分足[1]。然而依然存在少部分烟叶存在烘烤质量问题,导致烟叶烘烤损失较大,主要原因是烤房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差、采收鲜烟素质不整齐、烘烤工艺设置与烤房现状不相匹配、烘烤员烧火技术不能满足工艺需要等。

2 永丰县烟叶烘烤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成熟采收难以准确把握导致烘烤难度大

首先是烟叶采收队伍缺乏,从事烟叶采收的人员多数对烟叶成熟度不能准确把握,在永丰县采收队员轮流为本地5 户以上的烟农作业,无论烟叶成熟与否轮到就要采收,这就直接导致烟叶成熟度把握不准,采生、过熟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冒雨采收,严重影响烟叶烘烤质量提升。

其次是各类烟田土壤养分参差不齐,特别是田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后劲足,控氮适密不到位,灌旺长水不充足,土壤肥料残留多,后期田间管理不到位,雨水过多,烟田积水,在成熟采烤期烟叶贪青,落黄成熟差,烟叶成熟度不一致,成熟度掌握不准,烟农难以按部位成熟标准尺度来采收。由于成熟度不够,调制困难,烤后叶片易现青片、青黄、微带青。鲜烟分类不到位,混色编竿同竿异质现象突出。一些烟农怕麻烦,图省事,编竿时未进行鲜烟分类,分类编竿。各类烟叶混乱在一起编,同一杆鲜烟叶上往往出现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甚至不同品种的烟叶,杂花烟现象严重。由于分类编烟不彻底,同一杆鲜烟叶的素质差异较大,导致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烟叶整体变化不一致,大大影响烘烤质量。

最后是装炕随意性较大,混装突出。好多烟农对烤房温湿度分布规律不清楚,装炕前没有准确估算出鲜烟叶的竿数,没有对每层装烟竿数做出规划,没有做到根据烤房气流运动方向科学装炕,造成各层装烟不合理,容易出现装炕不满、装炕稀密不均匀,观察窗前装烟没有代表性等现象,给下一步的烘烤工作带来了难度。

2.2 调制设备检修不到位导致烘烤损失大

目前全县在烤烟的烤房全部为2016 年之前所建,许多烘烤烟叶的烤房还是使用2012 年之前建设的老烤房。由于烟农维护检修烤房的意识较差,相关管护资金短缺,导致调制设施逐年老旧,烤房不同程度存在漏气、漏烟、漏水现象,这些对烟叶烘烤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温湿度控制设备(自控仪、冷风门)的老化,导致烤房内温湿度控制不灵敏,另外多数烟农烤前准备不充分,没有在烤前做好烤房检修、烘干烤房、燃料准备、柴油机检修等工作进一步造成了烟叶烘烤损失。

2.3 调制设备与工艺不匹配导致烘烤效果差

传统的三段式烘烤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决了烟叶烘烤的难题,但是实际当中我们的设施设备老旧、控制灵敏度差,这就导致传统烘烤工艺与目前使用的调制设备不匹配的问题。在烘烤过程中有些烟农过分依赖烤房自动控温排湿设备,认为有了自动控温排湿系统省事省工了,可以放心从事其他工作,经常脱离司炉岗位,造成烧火不稳,导致烤房内温度偏差较大,自动排湿系统工作异常,烤房温度升温控温不稳,温度忽高忽低,大大影响烟叶的正常烘烤,经常会出现烟叶热挂灰或者冷挂灰等现象,给烟叶烘烤带来较大的损失[2]。

2.4 烘烤工艺不能灵活运用导致烤后质量差

目前全县采用“同步预热低湿变黄”烘烤工艺进行烘烤,主要目的是解决青烟和僵硬烟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技术员将曲线参数设置好以后由烟农自己烧火烘烤,但是烟农在变黄期对烟叶的变黄失水程度判断不准,尤其是烘烤前48h,多数烟农担心顶层烤青不敢烧火升温,烟叶出现硬变黄,为后期烟叶脱水定色带来较大压力。在变黄后期到定色前期烧火升温较快,烟叶失水不够引起挂灰、青筋较为突出。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烟叶的烘烤不能灵活应对,尤其是肥料偏旺的烟叶缺乏耐心去烘烤,烤后烟叶杂色较多。

3 提升烘烤水平的途径

3.1 加强水肥调控,提供完美成熟烟叶

要在控氮适密、灌足旺长水基础上,不放松后期田间管理。对肥力充足,长势旺盛的烟田,要控制土壤水分,多雨天要及时清理沟渠,防止淤塞,雨后田间积水时立即排除,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耕作层的过多水分,防止吸肥贪青徒长;对发生间隙性干旱,造成土壤水分不足,使烟株白天凋萎,则应及时灌水但需防止田间积水;对营养过剩贪青烟田,喷施1.5-2%磷酸二氢钾2-3 次,促进烟叶落黄。同时,推行上部叶4—6 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烤。

3.2 组建采收队伍,确保采收鲜烟素质一致

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可以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各种烟村组的劳动力成立采收队伍,由烟技员开具采收通知单给烟农,烟农将通知单交给合作社购买采收服务,合作社人员根据采收通知单合理安排采收队员采收烟叶,采收前烟技员统一对采收队员进行成熟采收培训,尽量做到采收部位一致、成熟度一致,确保采收鲜烟素质整齐一致,另外杜绝雨天采收的现象,降低烟叶烘烤难度,进一步提升烘烤质量。

3.3 加强烘烤设备管护和烤前检修工作

辖区技术员要加大力度宣传烤前检修的重要性,提高烟农对烤前准备的认识,动员烟农充分做好烤前准备工作。一是准备燃料,要准备热值较高、含硫较低的煤炭。二是检查设施设备是否正常,主要检查烤房是否漏气、散热器炉体是否漏烟、烤房屋顶是否漏水,冷风门能否正常开闭、挂烟架是否牢固;循环风机高低速运转是否正常、风叶是否变形,检查温湿度传感器探头棉纱是否有污渍,温湿度自控仪显示是否正常。检查中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充分做好烤前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设施设备对烟叶调制的影响。针对短期内不可能再新建烤房的实际情况,烟草公司需要与烟农、政府沟通协调解决老烤房房顶漏水、编烟棚老化等问题[3]。

3.4 抓好鲜烟分类合理安排装炕科学烧火

分类编烟。按鲜烟素质进行分类,按烟叶不同成熟度、不同部位、不同品种分类编竿,确保同竿同质。拣出病残、过熟、过生和素质较差的烟叶,将鲜烟素质好的适熟叶同编一竿,再将不同类型的烟叶分类编烟,做到同竿同质,分别挂置。分类装烟。成熟度好的烟叶装中棚,成熟度差的装在离热源最远的棚架,过熟叶装在离热源最近的棚架,观察窗周围要装有代表性的烟叶。升温控温要稳。要在充分发挥自动排湿系统作用的基础上,司炉员要增强责任心和专注度。提高烧火和排湿技术水平。烧火要按照“适量、多次、勤加煤”的原则,做到小火能保住,中火能稳住,大火能赶上。加强循环风机与火力大小的配合,灵活运用“小火小风弱化温度,大火大风强化温度”。更加重视湿球温度,掌握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烟叶水分、烤房内环境湿度的关系。灵活运用烘烤三要素“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时间”,达到三要素相互协调,形成合力。为了顺利实现升温控温的稳定性,要保持较高的炉膛温度,使煤的燃烧更快、更充分,要合理把握好燃烧室内的通风供氧量。

3.5 强化烘烤技能培训提升烘烤水平

针对当前部分技术员、烘烤员对烘烤理论与实操技术掌握不够的情况,建立烘烤培训基地,组织烘烤技术培训,每年烘烤前进行轮训,使烟农、烤师等掌握烟叶烤黄、烤香、烤软技术。每个烘烤工厂培育1 户烘烤示范户,在烘烤示范户的烘烤中严格执行工艺,并进行效果验证,组织周边烤师和烟农参观学习。在科技示范户起到较好效果的前提下,以示范户、示范点的形式逐步推广,最终达到全面推广“同步预热、低湿变黄”烘烤工艺的效果。同时逐年增加烘烤培训内容,最终达到技术员、烘烤员能够根据不同的鲜烟素质、烤房内烟叶的变化灵活调整烘烤策略,使烟叶能够最大限度的彰显其内在质量。当前,加强烘烤技术培训是提升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一环,技术员、烘烤员能否掌握烟叶烘烤的核心技术,是决定烟叶烘烤成败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随着近年来烟叶种植面积的不断调整,烟叶种植队伍也不断优化,烟叶生产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烟叶质量是生命线,烟叶烘烤是提升烟叶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省市局对烟叶烘烤重视程度的提高,我们应当在专业化采收队伍组建培训、烤房检修、烘烤师培训上下足功夫,使全县的烟叶烘烤水平进一步提升,降低烟农的烘烤损失,提高全县烟叶质量。

猜你喜欢
烟农成熟度烟叶
河北烟叶含青率偏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摘按叶位分置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贵州主产烟区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差异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国内外技术成熟度评价相关标准规范对比分析研究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浅谈提高罚没烟叶利用率的途径
刚好够吃6天的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