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2020-11-26 14:13蒋磊
商品与质量 2020年38期
关键词:外滩日语专业课程

蒋磊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0

在2016 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其中,立德树人作为核心环节,使其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举措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 年1 月上海市教委提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融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中,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格、道德、社会责任等都具有丰富内涵与意义。

目前的高职日语专业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注重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就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过于强调学习和吸收日本的先进知识与文化,从而忽视了思政育人的环节。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日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修养。随着 “课程思政”在高职日语专业课程中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将在学生心中厚植中华文化情怀,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起到激发学生自发自觉地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1]。

1 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实施原则

此次将高职日语专业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载体与平台,我们要加强以专业知识、技能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破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互相脱离的困境,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课堂主渠道功能,深入发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内涵与文化要素,注重知识迁移过程中的价值引领,积极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做好专业课程中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设计。

同时,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推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理论建设、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其主要实施原则如下:

1.1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要融合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师生文化自觉和自信,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科学思想基础。

1.2 聚焦突出问题,聚力落实覆盖

着眼于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我们需要聚焦思政教育资源分散、缺乏协同效应,以及需要科学计划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情况,不断深化认识,激发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人才培养中思政教育的全覆盖。

1.3 加强教师教育,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教师的思政教育与培养,转变其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导的观念,通过各种方式推进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学生满意度、育人效果等方面,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开发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

2 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典型教学案例

2.1 案例主题

社会责任感--以改革开放后生活变化为例

2.2 结合课程与章节

《综合日语》I

単元一復習—シャンハイのワイタン(上海的外滩)(《新编日语》 第一册)

2.3 案例意义与课程设计

通过改革开放后上海外滩的变化,让学生谈论自身家庭生活变化及社会发展变迁,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眼前的生活来之不易,更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进而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们在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树立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1 日语讨论环节,增强社会责任感

首先教师通过播放上海外滩的发展的图片与视频,为学生们讲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中,上海作为中国最繁荣的大都市,它的发展变化更是让人叹为观止。由此,引出本节课要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的话题。让学生们用日语展开讨论,聊一聊改革开发以来,家乡的变化,家庭的变化,从而引申到社会的变化,寻找根源,展现给学生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繁荣景象,让学生体会到身为中华民族儿女的自豪感,感受到作为祖国建设接班人的责任感。当祖国的发展建设的接力棒传递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学生们是否有能力接管它,并继续前行。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不断地加深讨论,引导学生采取行动,好好学习,担负起社会主人翁的重担,加强社会责任感[2]。

2.3.2 前文讲授,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讨论结束后,进入前文讲解,首先让学生们读课文,熟读并翻译,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介绍小鲁和小李在国庆节去外滩旅游,路上看到的外滩景色。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同学们爱护环节,现代化大都市的高级建筑固然令人向往,但仍然需要树木和花草的陪衬,我们国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才能将繁华都市建设得气派而美丽。对比沙漠化越来越严重的地区,空气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影响,让学生感受上海外滩的美丽的同时,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们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校园环境,保护我们的城市环境,保护我们的祖国环境。

2.3.3 会话演练,培养感恩意识

本课会话部分主要讲解小李和小鲁一起游览上海外滩的相关对话,在专业知识方面,主要巩固语音学习,做到发音准确流畅。并且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的语法和句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は…です。」「…には…があります。」等句型。在思政引入方面,在围绕外滩变化的会话同时,引导学生们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感恩我们的祖国,感恩党的领导,感恩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让我们能在这么安全、美丽、繁华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具体的融入方式为小组讨论,模拟会话,分组演练。通过情景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提前布置内容,准备模拟会话,课堂上让学生们分组表演,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入新的词汇与句型,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与准备。

2.3.4 案例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以改革开放后生活变化为案例的讲述,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的讨论环节增加了趣味性,使课程活跃起来的同时,让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联系日语口语。另外,由于通过翻转课堂,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讲解前文,会话,不仅提高教学进度和效率,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能力、表演欲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练习日语交际口语的同时,提高了思想认识,培养了感恩意识、和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

3 高职日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反思

在高职日语课程中积极推进思政要素的融合,其目的在于以日语专业知识内容为载体,充分发挥日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思辨、比较等元素的渗透力,将思政课程通过文化认知与传播这一过程,完美的融入到学生的意识中,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效区分外来文化,吸收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部分。通过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示范,逐步提升师生整体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心,是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带动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更好的使所有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实际相结合,做好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引领的双教学[3]。

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全面改革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等环节,抓住教师、教材、教学这三大关键要素,大力推进教师的再教育、知识的再更新、方法的再改进。同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建设示范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库,来培养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教师自身也能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思政水平。这样一来,就能将思政教育的育人责任与专业课程的授课责任合理而有效地融为一体,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为课程思政、专业育人等方面提供更好的保障[4-6]。

猜你喜欢
外滩日语专业课程
去外滩兜兜风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新荣记上海BFC外滩店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