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探讨

2020-11-26 18:27徐楠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样容器大气

徐楠

大石桥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 辽宁大石桥 115100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环境监测能够直观反映被监测区域环境质量,监测过程现场采样为重要流程,需要结合重点问题,注意取样细节。

1 影响环境监测采样的主要因素

环境监测的采样环节,会受到自然条件,如风速、空气湿度和降水等影响,导致大气中成分变化,水质受到影响等。同时,采样点的选择也是重要因素,取样点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同一区域内环境监测结果差异较大,样品代表性不足。此外,现场的采样频率合理设置也是影响采样结果的重要原因,频率过低不利于环境分析,频率过高会增加人员工作负担。

2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注意事项

2.1 土壤采样

我国地域宽广,土壤性质差异大,在监测土质情况时,需要落实地质勘察工作,收集资料,掌握土壤的类型和特点,将不同种类土质分区采样。为保证采样科学,可在各个区域选择均匀的土壤,重点关注土壤污染情况严重的区域,按照污染源差异,适当将采样点增加,全面布设采样点。此外,土壤取样还需注意,不可将采样点设置于田地、路边、废料堆和沟壑位置,采样的同时及时将土壤剖面特点记录下来,使用合理的容器装样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经自然风干之后送检,最后分析数据,防止土壤受到二次污染,保证结果精准。

2.2 大气采样

(1)检查容器密封性。大气采样环节,当样品的浓度较高时,或是分析方法拥有较好的灵敏度时,此时,可使用真空瓶或者注射容器进行取样,直接采集样品。在现场采样环节,需要对容器的密封性展开全面检查,防止样品当中和混入其他气体,避免样品流失,保证采集样品储存的可靠性。采集结束的样品尽快进行测定、分析,避免长期存放对样品品质造成影响。

(2)合理存放。在大气采样环节,常使用吸收液,采集过程需要保证其稳定性,由于部分吸收液稳定性较弱,在空气当中可能被氧化,或者在高温、日晒的环境中易分解。此时,需要采样完成结束之后,及时密封样品,同时置于低温环境中保存。夏季,需将采集的样品置于冰箱当中,降低监测误差。采集结束之后,将吸收管合理存放,尽快对样品进行分析。

(3)确认采样对象。大气成分复杂,要确保监测质量,需要对采集目标加以明确。通常而言,采集目标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源于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尾气排放等,其中氮氧化物危害性较大,因此为环境监测取样环节的重点;第二,二氧化硫,此气体可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石油和煤炭等都可产生此类污染物,冶炼硫化物也可能造成大气中硫化物的含量增加,所以采样环节需要重点注意;第三可吸入的颗粒物,此类物质直径<10μm,能够悬浮于空气当中,威胁人呼吸系统,部分颗粒存在毒性,和其他颗粒发生反应,使其毒性增加,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需要重点监测[1]。

2.3 水质采样

(1)收集资料。水质采样之前,需落实材料收集工作,掌握待采样水体气候、水文和土质环境,按照过往数据,明确水流速、方向、体量各项参数,根据历年降水情况,明确河流地质、宽度和深度等信息,掌握水体周围城市布局,是否存在工厂和污染源等,并对给排水、污水排放等工程做好考察工作。此外,还需按照资料了解地下水源具体分布,完善水质监测中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2)采集地下水样。对地下水进行采样时,对水环境的背景值的采样,需要将采样点设置于污染区域的外侧,按照各个污染区合理设置检查井,在接近污染源的区域完成点状污染区的取样工作,在接近水流纵向、水平等方向,完成块状污染源取样工作,针对条形污染区域,可使用网格方式布点,将取样点设置在液面下方30~50cm位置。对于地下水质的取样工作,需要在各年水量最大、最小的时期分别采样,还可按照月度、季度等进行采样。采样期间需要确保对水质的检测,饮用水需检测2次,间隔10天检测1次,当结果存在异常,需要将采样频率适当增加。此外,采样目的是测定水中溶氧量、生物需氧量以及有机污染物含量时,需要注意在存放容器当中将水样充满,不可预留空间,采样结束之后使用“水封”。当水样当中存在沉降固体时,需要先将其分离,再进行监测。

(3)采集水污染源。采集城市污水时,需要将采样点设置在主干排污口,同时,还需在干路管网上设置多个采样点,汇入到排污管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都需进行采样;采集工业污水时,需要掌握基础资料,在生产车间的排污口设置采样点,用于检测一类污染物。对二类污染物进行检测时,需要将采样点设置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当工厂中存在污水处理间时,还需对其处理效果进行监测,在污水进出口设置采样点。对于排污渠的采样,将取样点设置在顺直的位置,确保水流量稳定,取样深度为水面下1/4~1/2位置[2]。此外,测定污水中特定项目过程,需要单独采取水样,如:监测污水当中油类物质、硫化物、DO类物质、悬浮物等均需单独采样。

(4)水样保存。水质采样环节,可能受到现场微生物、环境、化学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水质样品发生变化,影响环境监测结果。因此,需要对水样合理保存。通常可选择冷藏法、化学剂添加法保存样品。使用冷藏法时,需要控制水样的保存温度在4℃左右,防止水质成分改变。使用化学剂法保存,需要针对不同样本,分别添加抑制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式,达到保存目的。如:当采集的水样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时,为防止重金属附着在容器内部上,可在水样中添加为水样体积1%的酸性物质;当采样目的是测得六价铬的含量,可向其中添加适量碱性物质,以上方法可有效提升水质监测的准确性[3]。

3 结语

总之,通过上文对环境监测环节的现场取样要点进行分析,掌握取样的注意事项,便于相关人员掌握取样细节,提高样品选择的科学性,精准分析监测结果,对环境质量科学监测,为改善环境问题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水样容器大气
水样不同处理方式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的影响初探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保存剂在水样采集中的使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光学现象
难以置信的事情
磁性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石墨烯磁性固相萃取测定水样中的6种醛酮化合物
平行水样分配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