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分析

2020-11-26 18:27于宁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土料护坡防渗墙

于宁

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德州 253100

1 堤防建设的必要性

德州地区处在黄河中下游,汛期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时间短,降水集中,导致河道高水位长时间运行,,堤防安全的稳定关系到河道上下游、左右岸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环境的生态平衡,因此在河道整治时应以防洪为主要目的,并兼顾引水要求、桥梁的安全要求等。德州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历史上境内曾有两次黄河大迁徙,上千次决口,造就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由于泛道与流速所致,加之风力堆积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等特点,德州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7.5毫米,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降水量的时间分配以7月最多,境内河流,均肩负着防洪、排涝功能。结合德州现状,提高堤防防御标准与施工质量,能够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1]。

2 堤防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风险高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资源的开发建设工程遍布全国,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重大而且多方面的,有些不利影响一旦发生往往就已经无法挽救,必须“防患于未然”这其中堤防工程施工属于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涉及的人员多。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安全事故。例如,在堤防施工中,对于结构施工质量不满足工程要求,存在结构性裂缝,可能会导致汛期发生洪涝危险。

2.2 生态破坏

一些河道堤防在设计时由于标准低,很难发挥防洪作用,同时也没有对生态平衡进行全面考虑。很多河道堤防在设计时将弯曲的河道进行取直以此降低施工量,河床被填平使河道截面形成规则的几何梯形或者矩形。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水陆之间的生态联结,大大降低了水的自净能力,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我们必须有全局和长远观点,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工程影响,要强协调人水关系及生态河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水利概念。

2.3 堤坝工程中的渗透破坏问题

堤坝建设过程中,都有着十分明确的设计准则和规划,大多数时候,在水利工程堤坝工程的下部,必须要由岩石结构构成,而岩石结构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因为长期受到水流等相关因素的侵蚀或者冲刷,会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岩石内部颗粒改变的问题,自身的结构受到极大的损伤,由此产生多种多样的损坏问题。堤坝由于长时间在水流的冲刷作用下,其抗剪强度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如果遭遇到强水流,有可能使其内部产生比较严重的裂缝,加之岩体下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堤坝出现严重的险情,对于整体工程的稳定性都造成很大的影响[2]。

3 河道堤防施工技术

3.1 施工材料选择

在堤防施工过程中,土料、石料是其中的主要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量较大,为了获取更多的效益,提高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整体质量,技术人员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要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以节省材料运输时间和施工材料成本投入,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整体效率。

3.2 严格控制技术应用

堤防建设中,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提升堤防建设的质量,从而促进工程整体结构的提升。具体而言,施工人员需进行以下两个层面的具体把控。①当前环境下,堤防防渗施工的技术不断丰富,要实现堤防防渗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人员应在目前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防渗墙规范应用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防渗建设内容,进行帷幕灌浆防渗、劈裂灌浆防渗、自凝灰浆防渗墙、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等技术的深层次应用。譬如,就帷幕灌浆防渗法而言,施工人员应注重灌浆浆液配比的合理控制,确保其在满足国家堤防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凝胶性,可以与堤防基地合理有效地融合。在帷幕灌浆过程中,还要注重孔口封闭灌浆、纯压式灌浆法等多种方式的应用,有效提升堤防防渗施工质量。②具体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进行高标准的施工图纸设计,在做好堤基表层清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土石压实、岸坡坡率、防渗质量等内容的具体把控,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

3.3 土方回填

对于堤防工程的横断面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需要对地表进行处理,当符合填筑施工要求以后,才可以进行填筑作业。为了确保回填土的强度满足要求,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可以通过试验段的方式,确定分层回填的厚度,一般分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0mm左右,并采取适宜的压实作业方式,从而确保填筑堤身具有充足的承载能力。同时,在土方回填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土料填铺施工,在土料的摊铺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完成土料的摊铺,在卸料时需要采用进站法的方式,即需要汽车停留在较为平整的地面完成土料的卸料工作,然后再利用推土机进行平整作业。且推土机作业的方向需要与堤坝轴线的方向平行,摊铺的厚度确定需要结合试验确定,条件不允许时,则可以借鉴同类型工程、同地质类别的摊铺厚度。第二,土料压实,在完成土料的摊铺作业以后,需要利用压力机对土料进行充分的压实,压力机的吨位、辗压次数需要进行试验确定。必要时,需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适当的增加辗压的次数。在压力机辗压方向需要进行搭接压实施工,搭接压实的宽度需要控制0.5m以上。

3.4 边坡养护技术

植被护坡的植物根系有利于加固土壤,有助于提高河道堤防护岸的稳定性,在护岸外形成对水流的冲击抵抗层,有效地缓解水流对护岸的冲蚀,确保河道堤防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强对栽种一年以内植物的养护,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边坡防护要求,利用科学的养护方式发挥植物的护坡作用。另外,在护坡养护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维持护坡平整、完好无损,发现土石松动、损坏时需要及时进行修补。同时,还需要疏通护坡的排水沟和排水孔,及时修复被破坏的混凝土护坡伸缩缝,寒冷地区在春季化冻后要检查护坡。另外,为了预防寒冷地区护坡遭受冰冻、冰压力的破坏,可采用不冻槽等措施,避免护坡与冰盖层直接接触而破坏[3]。

3.5 工程中堤坝加固技术

(1)堤坝防渗墙。针对水利工程中堤坝建设而言,要从根本上有效做好防渗技术的选用和实践,在具体的堤坝施工环节,要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有效选用防渗墙,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堤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特别是要着重针对容易出现堤坝滑坡的部位,首先要深入细致的针对具体位置进行仔细观察和检测,然后着重分析其具体情况,并结合分析的结果,针对相关问题采取更及时有效的解决策略。在有效使用堤坝防渗墙的过程中,要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堤坝自身的防渗效果,这对于整体堤坝的安全稳定都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2)堤坝灌浆防渗法。要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堤坝的安全性稳定性,对堤坝进行切实有效的灌浆防渗的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灌浆防渗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低压速凝式灌浆法和高压填充式灌浆法。在实际的施工环节,要有针对性的结合堤坝的具体特点和自身的个性化特征,选择相对应的更科学合理的灌浆防渗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灌浆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与此同时,在有效使用灌浆防渗方法的具体环节要针对施工效果进行全面深入的控制和监测,针对堤坝可能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把握,并及时有效的发现相关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解决和处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堤坝性能和质量有更大程度的提升。

4 结语

防止汛期洪水危害,保障供水引水安全是河道管理的最终目的,而河道堤防施工是保证堤防运行安全最基础的手段。因此在堤防整治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防洪规划进行设计施工,重视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把控。针对关键环节的施工,需要工艺比选,确定最佳的施工工艺,保障堤防施工质量。同时要兼顾着两岸的生态环境,维护河道两岸的生态平衡。总之,通过堤防整治、绿化等措施,要使河道不仅具有防洪、排涝、灌溉等最基本的功能,同时也要形成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构想。

猜你喜欢
土料护坡防渗墙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探析
生态护坡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究
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对土坝防渗效果的模拟研究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堤防护岸施工
某面板堆石坝防渗墙内力与变形特性研究
混凝土防渗墙在水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述混凝土护坡心得
膨胀土改良试验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