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施工过程中扛梁更换技术浅析

2020-11-26 18:27王登熙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立杆杉木勘测

王登熙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1 古建筑构造中梁类构件的分类

古建筑大部分都是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形式,梁架结构的构架形式最常见的是穿斗式、抬梁式、抬梁穿斗结合式。梁类构件因建筑形式的不同、构造不同、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不同的细部造型等,有多种不同的做法名称,主要包括:七架梁、五架梁、月(顶)梁、三步梁等[1]。

本文以一座三进古建筑院落,一进主座敞厅更换扛梁施工过程进行浅析,该一进院落由前回廊、主座大厅组成,大厅面阔五间(明三暗五),进深九柱,前部为面阔三间的敞厅及两侧厢房,敞明间后厅部分带阁楼,敞厅明间采用扛梁搭步造的抬梁形式。

2 更换扛梁施工

2.1 古院落现状

现存古院落本体多处存在明显残损,尤其部分结构构件残损病害对古建筑本身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且古建筑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加之近年来人为的破坏,随意拆改和白蚁蛀食及真菌腐蚀的影响,古建筑体的残损速度加剧,致使木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受到严重的糟朽、开裂,存在明显结构隐患。

2.2 施工勘测目的及内容

勘测为保障古建筑整体修缮提供了原始资料,更好地详细记录了解古建筑的建筑形制与风格、传统建筑手法与工艺。也是对古建筑保存状态,残损部位及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记录。勘测内容包括: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尺寸;结构的整体支承和变位情况;木材的材质状况;承重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状况;主要节点连接的状态;测量木材腐朽虫蛀变质的部位程度和范围;测量对构件受力有影响的木节斜纹和干缩裂缝的部位和尺寸,在整个施工控制测量过程中,将误差严格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以内,始终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边工作边校核”的原则。

2.3 施工依据与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结合《古建筑木结够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对古建筑进行修缮时应保存以下内容:保持原来的形制、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保持原来的建筑材料、保持原来的工艺技术。

2.4 勘测结果分析及更换对策

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柱脚糟朽、长期失修等原因导致梁架倾斜,直径380mm扛梁构件也伴有松散、移位、拔榫、断裂等现象,采用打牮拨正方法对梁架进行纠偏。在校正前,要将横向连系构件的接头的榫卯清理干净,接头部位有加固的物件也要暂时拆卸。施工前将加固的梁、柱周围支撑牢固,以减少梁、柱的负载。采用钢管整体加固支撑架对主座所有木构架回顶支撑[2]。

钢管整体加固支撑架搭设(使用φ48.3*3.6钢管):面宽立杆间距为900mm,进深立杆间距为900mm,扫地杆离地不高于300mm,立杆步距为1200mm,四面设置剪刀撑。

(1)搭设前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有锈蚀、薄壁、弯曲裂变的杆件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准采用。

点击绘图,设定x轴代表V、y轴代表pH,得出一组V—pH数据点,点击设置,取消上述实验(2)中只画离散点,得到0.1mol/L盐酸滴定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2(a)。根据实验(3)中实验数据得到0.01mol/L盐酸滴定0.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2(b)。

(2)应设登高设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

(3)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4)为确保钢管整体加固支撑架的稳固,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

2.5 木材的使用要求

据勘测木构件均为杉木制作,故更换选用杉木制作,新配杉木应选用生长期长的杉木,这种杉木长在山腰,日照时间短,生长周期慢,自身性能较好。采用的木材缺陷值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相关规范的选材标准。由于扛梁直径大,要求高,因此需提前备料,集中堆积在备料棚内自然风干,且主要承重构件用料风干时间不能少于60天。含水率不应大于25%,(可采取按表层检测的方法,木材表面20毫米处的含水率不应大于16%)。新木构件的加工制作要求:梁表面光滑顺直,梁中线、平水线等线条顺直,梁身无明显瑕疵,线条顺畅[3]。

2.6 更换扛梁

更换之前对木构件进行全面的白蚂蚁整治,并对新换构件进行防腐处理。

(1)先打牮拨正完成,再施工木构件更换。

(2)对施工部位进行原始状况的影像采集记录。

(3)对原扛梁、枋、瓜柱的高度位置测量并记录。

(4)支撑点应采用柔性材料对木构件保护。

(5)采用千斤顶抬升扛梁上部梁、枋、檩条等木构件;必要时需拆卸局部构件,编号落架。

(6)用手工葫芦对扛梁两端屋架进行开扇,做好各个木构件榫卯长度勘测与检修,并记录。

(7)并将横向连系构件的接头榫卯清理干净,接头部位有加固的物件也要暂时拆卸。

(8)用手工葫芦再进行断裂扛梁拆除。

(9)采用手工葫芦更换扛梁,扛梁采用本地杉木(需年轮30年以上)对断裂扛梁按原尺寸补配。

(10)构件在归安前要检查新换的构件的尺寸,确保与原构件的尺寸要一致。归安的顺序和拆卸更换的顺序刚好相反。

(11)更换过程中,全程跟踪拍摄记录影像资料。

3 结语

古建筑是探索与认知、传承与挖掘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古建筑保护,可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某个时代某个地方某个事件的见证者。因为,它们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我国古建筑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技艺上达到同期时代领先世界的水平,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极其卓越而光辉的成就,希望古建筑能够在源远流长的岁月长河中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立杆杉木勘测
《城市勘测》理事单位名录
地基冻胀条件下碗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RTK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Web的工程勘测数字化采集系统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混交方式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影响研究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浅谈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
不同比例凋落物的分解动态变化研究
国有林场杉木中龄林材积结构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