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审计监督服务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建设

2020-11-26 18:27郑高速
商品与质量 2020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单位监督

郑高速

中国计量大学审计处 浙江杭州 310018

1 内部控制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发表了《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必要性》的专题报告,首次对内部控制做出了比较权威的定义。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审计风险》,1999年10月颁布《会计法》明确提出了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不相容职务互相分离作了若干具体规定。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至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才有了比较明确的法规依据。2012年11月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2〕21号),提出了要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1]。

加强内部控制是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可理解为合理保证高校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内部管理运行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保持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管理一般都未能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着治理模式单一、治理结构不够合理,运行机制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2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而开展的审计,其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于组织的管理者,是对内提供服务的,其主要服务内容有:通过对会计资料的审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便于管理者正确地用于决策;揭露单位经济活动中的错弊,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于管理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揭示业务经营活动中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保护单位的资产安全;保证本单位遵守国家的财经法纪,并在相关业务活动中能按照单位既定的目标和政策执行;审查和分析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效益,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促进单位进一步挖掘内部潜力,改进经营管理活动,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内部审计活动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实际上具有监督性和服务性的双重作用,但高校内部审计制度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建立的,从其产生开始在职能定位上往往比较重视监督性,忽视服务性。但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内部审计的发展规律都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必须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服务于高校的发展目标[2]。

3 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服务作用发挥

3.1 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内部审计工作合力

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利用审计联席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审计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协调解决审计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推进审计整改,交流通报重要审计情况;利用审计参与学校内控制度建设领导小组、基建与修缮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协作,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审计联席会议单位间的工作协同。实行审计协查工作机制,在审计项目开展实施前,向组织、纪检、人事、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发送“审计协查委托书”。加强与纪检部门的工作协同,学校内部巡察之前审计先行,并向巡察组递交被巡察单位近几年的内部审计报告。执行审计移送学校纪委制度,完善审计移送程序,落实责任追究。

3.2 落实完善常态化轮审机制,实施审计全覆盖

深入开展各类常规审计业务工作,实施常态化轮审机制和审计全覆盖,不断推进针对重要部门、重点环节的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评价,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促进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性。重点揭示被审计单位在重大经济决策、内控制度建设、专项资金管理、“三公”经费管理、设备采购和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3 做好审计风险点的精准识别,强化防控监督

通过对历年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对发现的普遍性或共同性问题,描述相关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然后编印和分发经费使用常见问题防范清单、干部经济责任风险防范清单等风险防控清单,提升领导干部和教职工的风险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常见问题的发生,同时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主要风险点的排查审计,防范财经风险。

3.4 督促整改,结果公开,促进审计成果有效利用

健全二级单位整改工作机制。将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情况纳入被审计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明确各被审计单位负责人是审计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单位纪委书记对本单位的审计整改工作负监督责任,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督查,推进整改落实。

实行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的通报公告制度及审计整改跟踪回访制度。将审计结果与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分析工作结合起来,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提供依据。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审计建议开展整改情况的专项检查,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促进学校规范管理。

3.5 分类汇编规章制度,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建设

收集整理和梳理国家、省、学校发布的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按财务管理、三公经费、政府采购、科研管理、学科建设和工程管理等类别进行分类汇编,编印分发给学校重点部门和岗位,为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和相关领域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升学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3]。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单位监督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夯实监督之基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