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2020-11-27 17:33郭松林瞿殷雷
舰船科学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船舶设计管理者船舶

郭松林,瞿殷雷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2150)

0 引言

船舶制造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乎着我国造船强国目标的实现。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加速,船舶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化船舶制造的质量管理,有助于加强船舶制造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从而促进船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1]。

1 船舶制造质量管理现状

现阶段,通过多年的积极摸索及不断发展,我国船舶制造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在参考日、韩船舶制造企业有益做法的前提下,质量管理已有较大幅度的进步。其一,在船舶制造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已存在于船舶制造的所有过程,已构建起以“全员参加、持续优化”为主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设计、生产、运营以及售后等环节;其二,所有船舶制造企业每年都需要经过复审,取得有关船级社给予的认证,已构建起相对健全的质量管理机制及配套措施。即使这样,在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依然还有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船舶制造质量影响巨大,严重阻碍了船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相较于在质量管理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国内船舶制造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缺少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并未树立起准确的质量管理理念,造成管理需求不符合船舶制造的具体情况,制造工艺无法满足标准要求;即使质量管理已构建起对应的管理体系,然而成本控制理念较为薄弱;信息传输内容及渠道的规范性较差,造成质量不达标,大大削弱了我国船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2 船舶制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设计因素的影响

根据船舶的具体用途以及船东的现实要求,对于船舶的尺寸、类型、吨位以及航区等,按照已有的船舶制造检验流程、规则、要求等,设计单位提供的合理设计图纸及方案等是船舶制造必不可少的基础。合理的设计图纸及方案受设计工作者的思想理念、责任观念、技术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意识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2.2 船舶制造企业因素的影响

船舶制造企业的场地设施环境、职员技术水平、质量管理制度的构建与执行、制造工艺技术等对于船舶制造的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船舶制造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船舶制造企业合理统筹生产进程,科学配置制造设施、人员以及场地等,不但要从总体上掌控好船舶制造的全环节,同时还应把握好所有的细节;不仅应凸显核心部分,还应进行过程调控,根据事先制定的制造方案、工艺需求协调推进项目进程,保障船舶制造质量[2]。

3 加强船舶制造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船舶设计管理

为了能够确保船舶制造的质量,保证后期使用不会出现问题,则应不断强化船舶设计管理。为了实现对应的工作目标,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施工者所反馈的信息开展设计,在碰到存在疑问的问题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的原则。并且,在船舶设计的具体环节,需要及时对质量保证反馈表进行分解及分析,进而大大加强船舶设计的效率及质量。

3.2 积极转变质量管理理念

从现代化企业质量管理层面而言,质量管理理念事实上就是企业内部的工作者对于产品的质量所形成的心理认知及对生产行为的评判指标。所以,从船舶制造企业角度来看,要想有效强化对船舶制造的质量管理,妥善处理目前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当积极转变企业所有职员的质

量管理理念。从船舶制造企业管理人员角度来看,应全面掌握质量管理工作,充分意识到船舶制造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为质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且,还应从长久目标出发,明确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质量管理,让所有部门、所有职员对质量管理引起高度关注。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应当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强化对质量的关注度,将质量管理贯彻于具体的管理过程,同时确定所有部门对应的质量管理职责,使得各个部门间相互合作以更好地完成质量管理工作。除此以外,船舶现场制造人员同样应转变质量管理理念,此部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对质量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船舶制造厂家应当将质量管理和职员绩效相互关联,经过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与质量指标、成熟的质量检验机制以加强船舶现场制造者的质量理念,确保其可以完全根据质量要求来完成船舶的制造。

3.3 建立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1)设计阶段:船舶设计是确保船舶制造质量的重要基础。船舶设计的精度、尺寸等参数的精准性,对于船舶后期制造环节的进程及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更是船舶制造质量管理的根源所在,因此对于船舶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2)采购阶段:在船舶整个制造过程所运用到的各类材料、设施以及零部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关乎着船舶的总体质量。所以,船东与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在物资采购以前开展多轮沟通、协商,对于采办由运用及技术2 个不同的层面对其实施质量管理,接着由船舶制造企业加以采购,船东成立专门的监造组在现场进行监管。3)制造阶段:船舶制造工序繁杂、持续时间久,所以制造过程是质量管理的重点所在。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主要由准备和制造2 个部分构成。其中,制造过程中的许多因素或许会导致质量方面的问题,例如:各个流程间的不协调性、制造设施出现问题、技术人员水平千差万别等等。4)交接阶段:在船舶交接过程中,需要经过试验对船舶设施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唯有在全部设施调试结束以后,同时在实现有关单位及船东的要求以后才能够进行交接。在此环节,开展的试验调试主要包含海上试航、系泊试验以及倾斜试验等等。5)售后阶段:售后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船舶制造企业的名誉,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有助于企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船舶制造企业提供的售后服务主要包含及时追踪现状、确保船舶有比较可靠的性能、船上所有设备稳定运行、及时处理船舶问题等。

3.4 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质量管理者是船舶制造质量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能力直接关乎着船舶制造的质量;而对于现阶段船舶制造厂家质量管理者整体素养相对较低的问题,企业就应当由人才培养出发,增强质量管理者的专业能力,符合质量管理的要求。一方面,在船舶制造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针对船舶设计、制造等所有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需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所以船舶制造企业务必需对现场质量管理者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定期安排各个工作岗位的职员学习、了解船舶制造的工艺程序、技术需求等相关内容,确保可以及时、精准的挖掘出船舶制造环节出现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船舶制造的日常工作环节对现场质量管理者开展相应的思想教育,提倡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创建起健全的工作体系、监管制度、激励机制等,进而对现场质量管理者的行为加以高效的约束,让其有端正的工作态度,确保质量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

3.5 合理使用PDCA 循环法

将船舶制造的全周期视作整体性的“PDCA 循环管理”,每个部门所负责的对应工作只是整体的组成部分,而各个制造流程又是部门工作的构成部分,逐层分解,从而将船舶制造企业每个部门、每道程序的作业紧密结合,多次循环、相互推动,进行统一的筹划、管理。逐渐构建起长效运作体系,促进船舶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在PDCA 的多次循环中达到稳定加强。合理使用PDCA 循环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船舶制造质量管理的效率[3]。

4 结语

当前船舶制造质量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所以可采取强化船舶设计管理、积极转变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全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合理使用PDCA 循环法等措施,不断加强对船舶制造质量的管理。

猜你喜欢
船舶设计管理者船舶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大数据分析的船舶航迹拟合研究
船舶稳性控制系统研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窗口和镜子
船舶设计阶段提高钢材利用率的方法探讨
并行工程在船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范华清
运用CAD技术辅助船舶制造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