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管理信息化策略探析

2020-11-27 03:07祁永明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3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信用

祁永明

山西诺通公路养护有限公司 山西晋城 048000

1 当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行业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高速公路的管理与养护的行业水平,受限于多种因素。首先,是硬件方面的不足,各地由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导致进行管理与养护工作所用到的设备装置也不一样,为了“经济原则”而一味地沿袭传统的管护模式和设备,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更是鲜见。其次,是软件方面的缺陷,由于行政管理性质的原因,政府单位将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团队后,为了节约自己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效益,而选择聘请临时工、低水平甚至无任何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作业,这些都或多或少地降低了养护工作的质量[1]。

1.2 缺乏创造性的监管模式

行政管理模式下的高速公路的管理与养护,权属单位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尤其是掌握至关重要的监管权力。虽然各市在养护管理和组织的方式上更加健全,但系统的影响和市场的封闭管理也越来越严重,亟需改善公路养护和提高管理机制的创新。自我监督与管理容易造成职业懈怠,因为“自己人管自己人”,不会有特别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出现养护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门的组织结构因为某些原因而出现人浮于事的困境。管理手段落后。承担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疏于学习,对养护施工规范性要求一知半解,凭经验和习惯办事,检查过程走马观花,安全隐患长期存在。外部各方监督管理机制未形成,缺少统一的监管平台,各方信息互通不够。责任追究软弱。与建筑施工领域责任追究的情况不同,公路养护施工没有统一的行业性责任追究制度,不少地方探索试行的养护施工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往往缺乏处罚手段,威慑效果不明显。

2 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养护施工的策略

2.1 实现施工信息网上发布

在网上审批、网上监管得到充分应用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网上综合管理平台预期还会建设网上发布模块,即3.0版本。路面养护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实施相应的交通导改措施前,在交通锥上设置并打开“互联网路况发布设备”,即可立即将道路施工信息传递给平台,相关信息再同步推送到导航软件中发布提醒,便于高速公路途经车辆提前发现避让,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几率。

2.2 实行施工流程网上审批

养护施工单位只需要经过系统平台注册账号完成准入审核,上传提交养护施工方案、交通组织方案、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材料,经由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初核通过后转路政、交警审批,在完成审批流转后自动生成施工审批表。审批表采用预置电子签章方式自动加盖单位公章,支持自行下载打印。

2.3 实行施工过程网上监管

第一步,而全过程网上监管模块才是强化养护施工安全的保证,这也是网上综合管理平台2.0版本将要实现的目标。养护施工日常监管通过信息采集、信息跟踪、信息反馈网络化操作方式,将有效实现施工计划管理和施工现场管理转化为网上实时监管。施工计划管理包括施工计划月报、次日施工预报、现场施工精报三个方面。施工现场管理包括施工现场检查、施工问题整改两个方面。施工计划月报便于管理各方掌握所辖路段养护施工总数,统筹筛选、合并重复路段和时段的施工项目,条件具备可实行集约化施工。次日施工预报由养护施工单位提前在平台日常监管模块预报本单位次日施工计划,由辖区交警综合警务管理实际负责次日计划审批,并抄送路政、高速公路经营单位[2]。现场施工精报是养护施工单位在开展当日施工作业时,由现场作业人员通过手机APP在平台施工精报模块签到施工起止时间、影响车道数量等现场实时信息。施工现场管理由经过授权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路政、交警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检查时,通过手机APP现场检查模块,对施工现场相关措施、到位情况进行核实,将检查情况拍照上传留痕。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现场检查人员可通过手机APP直接下发整改通知书现场督促整改,整改情况以照片形式上传系统,实现监管过程网上留痕可查、问题隐患发现即时通知、整改情况跟踪反馈。同时,基于平台监管信息共享优势,还可以结合高速公路2公里一处的可视化视频监控设备,实时监控平台内施工计划的执行状况,增强监管合力[3]。

2.4 施工单位信用评级

引入信用评价方法是养护工程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的改革方向,难点在于信用评价缺乏最基础的数据支持,而建设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网上综合管理平台,有效整合各方监管部门合力,规范养护企业内部管理,每项施工记录全程信息化留痕,方便统计分析评价。根据养护企业基础信用信息、履约行为、违规施工数量进行量化评分,给予AA级(信用好)、A级(信用较好)、B级(信用一般)、C级(信用较差)、D级(信用差)5个等级。信用评价结果最直接应用于公路养护工程投标资格的审查,各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将信用评价结果作为门槛条件之一予以参照,从而科学筛选出信誉优良的养护企业,在日常养护动态监督检查中,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信用等级差的养护企业列入黑名单,相关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追究主体责任不落实责任,逐步淘汰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市场[4]。

3 结语

总之,现阶段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为了能够确保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做科学合理的处理。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促进高速公路的管理与养护水平的提升,助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信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施工企业项目招标管理浅析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