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抽油泵结构和制造质量对防砂效果的影响

2020-11-27 06:40罗鹏飞
商品与质量 2020年51期
关键词:防砂砂粒柱塞

罗鹏飞

辽河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 辽宁盘锦 124010

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油井中后期出砂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砂引起的泵杆失效是生产的主要原因。对出砂机理和防砂措施的研究很多,但对入井后出砂和防砂灾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研究油井泵的砂卡、砂害机理时,往往将泵及其部件视为一个理想的整体,而很少考虑部件结构和制造质量对砂损形成的影响。通过对辽河油田100 多口出砂井的堵砂分析,发现出砂井存在硬化层薄、基体硬度低、短节变形和伸长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油井泵堵塞的形成过程,并讨论之间的关系的结构和制造质量油井泵部件和防砂性能,以提高防砂抽油泵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减少砂损坏。

1 抽油泵砂卡机理

1.1 砂卡的原因

在举升过程中,原油和排液砂会沉积,较小的会进入到泵筒和柱塞间隙。当砂粒径接近泵筒与柱塞之间的间隙时,砂粒会接触摩擦。摩擦力会增加,当正压力足够大时,摩擦副表面会磨损,有时甚至会将砂粒嵌入摩擦副表面以减小挠度,当摩擦副的摩擦力大于制砂时,动力会在柱塞中产生。柱塞与泵筒径向间隙不均匀,轴向间隙分布不均匀。由于柱塞与泵筒的局部间隙是随机的,柱塞在泵筒内沿泵筒偏心方向滑动。因此,进入间隙的细砂粒也可能与摩擦副接触,造成摩擦或砂卡[1]。

1.2 抽油泵间隙变化

抽油泵的工作间隙随系统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在上升行程中,柱塞上端和下端之间存在压差,即靠近柱塞上端的泵筒内部压力大于柱塞下端的内部压力,因此泵筒上端的膨胀大于下端的膨胀柱塞。柱塞与泵筒的最大间隙远大于泵的初始间隙δ0。当沙子进入间隙时,它将移动到 “V” 形的底部。如果此时砂粒不能通过底部间隙向下流动,它将在带有柱塞的摩擦副上滑动。由于泵筒体自下而上收缩,砂土的正压力会逐渐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砂粒对摩擦副表面的损伤也加剧,导致摩擦副表面磨损,甚至形成卡砂。因此,泵在冲程时更容易发生卡砂。

1.3 间隙中的砂粒来源

在大多数油井中,防砂措施可显著减少进入油管的砂量,并使其小于一定尺寸。油管中的大部分砂随井液上升到地面。研究表明,几乎所有井液都能携带直径≤0.22mm 的砂体。只有那些重量超过浮力和向下阻力的颗粒才会沉降。

2 抽油泵结构和质量对砂卡的影响

2.1 变形对粘砂的影响

抽油泵泵筒体一般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而成,轧制后不进行退火处理。材料中存在一些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在制造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消除。另外,泵筒在制造过程中一般是调直的,这会增加泵筒的局部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在老化或地下高温后会释放出来。应力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材料的变形上。泵筒体的变形量超过了计算液柱压力引起的径向变化量。由于变形,泵筒体的圆度和直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泵筒体的横截面变成了不规则的椭圆,轴向成了 “s” 形,上下起伏。使泵筒与柱塞的表面接触成为分散点接触。此时,虽然理论上泵筒与柱塞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但泵筒是凸形的起始点的间隙大大减小,增加了夹砂的可能性,更容易形成砂塞。同时变形泵筒对柱塞的正压力增大,摩擦阻力增大,卡泵概率大大增加[2]。

2.2 泵筒硬化层的厚度和基体的硬度对砂卡有影响

泵筒与柱塞的接触面不仅是摩擦副,也是密封副。泵筒和柱塞应硬化。目前泵筒有两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铬和碳氮共氧化。为了保证泵的使用寿命,标准GB/t18607 规定了泵芯的硬化层和基体的性能。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对于大多数砂卡现象,硬化层的硬度和厚度以及基体的硬度都不符合标准。由于砂的硬度比硬化层高得多,与泵缸接触后很容易进入淬火层,加速泵缸腐蚀磨损,导致泵失效。柱塞表面硬化层的硬度不令人满意,容易形成砂卡。

2.3 防砂槽的作用

为了降低砂粒进入间隙产生摩擦力矩的风险,设计了沿柱塞表面圆周的环形槽。当砂粒移到转轮位置时,特别是砂粒处于正压下时,很容易进入转轮。槽液中的沙粒不是静止的。在间隙内油流的冲击下,它们总是随油流而移动。一旦出现合适的真空,它们就会回到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沙粒在裂隙中的堆积更有可能是沙尘浓度之间的间隔,从而形成富砂区。同时,砂粒浓度增大,局部磨损加剧,使砂卡极易形成。当槽中砂粒积累接近满槽时,沙粒无法完全进入,从而形成尖角,尖角由于有稳固根基。泵筒体会被划伤、划伤,固定到位,往复运动,划伤速度很快。当泵筒体硬化层被切割划伤或露出软质基体时,砂粒更容易附着或嵌入泵座中,使泵迅速失效。这种直线划伤在大多数卡砂泵中都能发现,证明存在与泵筒位置相对固定的砂粒。

2.4 加长短接的防砂作用

国外的油井泵,泵筒两端采用加长短接头连接,用于连接泵筒和两端油泵部件,以防止更换这些部件时频繁拆卸泵筒螺纹和损坏泵筒重要部件。一般来说,加长短接头的内径略大于泵筒的内径。根据泵的直径和结构的不同,直径一般为0.8-6mm。在出砂井中,柱塞进入加长短节后,泵筒与柱塞之间的间隙会突然变大,间隙和柱塞防砂槽中的砂粒会被释放[3]。柱塞重新进入泵筒后,大部分砂粒将留在油流中。因此,柱塞进入加长短节的时间越长,砂粒越干净越明显。然而,我国生产的常规抽油泵并没有充分发挥加长短接的防砂效果。泵筒与两端的抽油泵部件直接连接,去掉两端加长的短接。这样,柱塞和间隙中的砂粒就不会被 “清除”。

3 结语

泵的制造缺陷直接导致泵的寿命短。提高原材料质量,消除残余应力最大值,严格控制硬化层厚度和基体硬度,是减少堵塞和泵送的重要措施。泵的结构是决定喷砂井泵性能的主要因素。不要盲目使用槽塞。槽式活塞适用于无砂井或低砂井,但不适用于含砂量高的井。泵的结构、长度、间距、冲程、硬化方式和加长短连接长度的选择和设计应根据井的具体情况,并考虑井的特殊性。

猜你喜欢
防砂砂粒柱塞
智能柱塞瞬时运行速度研究与应用
柴油机喷油器的拆装与检验
下降管蓄热器中沙漠砂流动性数值分析
大港油田防砂技术现状及展望
油藏蒸汽吞吐防砂完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主动出击
通轴式双排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影响因素
用于粒子分离器的砂粒反弹特性实验研究
锦45块蒸汽驱压裂引效技术试验与推广
喷油泵重要配合件技术状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