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同收和晾地饿虫在大棚防虫中的运用

2020-11-27 01:31高建明曹凤勤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虫防虫网塑料大棚

高建明,曹凤勤,陈河龙,张世清,易克贤*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1;2.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1)

塑料大棚除了保温作用以外,还可通过屏蔽雨水防病;防虫网棚可分散、减缓暴雨对菜苗和菜地土壤的打击力度,使溅到植株上的带菌泥水减少,也能起到防病的作用。因此,近些年,我国塑料大棚和防虫网棚的面积不断扩大。但笔者在调研几个省的蔬菜大棚时却发现,有些农户的大棚使用方法不科学,没有真正起到防虫的效果。笔者针对大棚蔬菜栽培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1 研究背景

1.1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设施蔬菜有时又叫大棚蔬菜,是指种在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里的蔬菜,可以避免低温、高温暴雨、强光照射等的危害,不但解决冬春和夏秋“两个淡季”蔬菜生产的技术难题,还可使单产大幅提升。据农业部门的数据,早在2016年,我国设施蔬菜约370万hm2(5550万亩),今年预计达到6158万亩左右。

1.2 设施蔬菜虫害发生日益严重

设施内高温、高湿、封闭、连茬种植的特点,给各种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每667m2农药施用量为大田作物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形成农药面源污染的重要方面,也是蔬菜农残超标的控制关键点。尤其是跳甲、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潜叶蝇等小型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同时传播病毒。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种植面积的迅速增加,导致农作物有害生物越冬区域逐年北扩,出现南虫北移现象,并且害虫发生期提前,危害时间延长。

1.3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一系列问题

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主要手段,我国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在过去3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单位面积使用量数倍于西方发达国家。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除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还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毒豇豆”、“毒韭菜”、“毒生姜”等不仅让消费者谈药色变,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二是大量杀死非靶标生物,造成有益生物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农药通过径流、渗漏、飘移等流失,污染土壤和水环境,影响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害虫抗药性增长越来越快,形成害虫越打越多、药效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以烟蓟马为例,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烟蓟马已对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和螺虫乙酯等新型选择性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抗性最高超过了21000倍。项目申请人每次到菜地调研时,种植户经常问有没有新药推荐,说明害虫防治越来越难。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1.4 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绿色农药防控技术。农业防控技术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健身栽培技术、水旱轮作技术、生态调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包括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色板诱控技术、杀虫灯诱杀技术、高温闷棚技术、火焰高温消毒杀虫技术等;生物防控技术主要包括利用天敌、生物源农药、性信息素诱杀和迷向技术;再就是绿色农药防控技术,主要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

中国农业科学院张友军团队在防治重要害虫韭菜迟眼蕈蚊方面取得了成功,发明的“日晒高温覆膜”技术用法简单、效果好,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的来讲,我国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比例偏低。

1.5 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比例偏低的原因

主要是成本高、见效慢、技术使用要求高。而我国从事蔬菜种植业的农民群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度较低。而绿色防控技术含量一般较高,农民较难掌握,与化学防治相比处于劣势。

1.6 大棚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在海南、山东、宁夏、河南等几个省调研塑料大棚、防虫网棚使用情况时,发现除了冬季,许多因棚里虫多而敞开使用,起不到防虫作用(图1)。询问种植户敞开的原因,菜农认为害虫及虫卵在土壤里,大棚起不到防虫作用,不如敞开通风。菜农的说法显然不对,因为绝大多数害虫都是把卵产在植株上,仅有极少数的害虫把卵产在土里。笔者分析棚内虫多的原因,一是收完菜后很快又播种,萌芽出土的小苗又成了虫子的食物;二是棚的面积比较大,农户每天的采收量有限,只能隔几天播几垄,发生虫害、需要打药时,为了节约,农户一般不会把棚里的菜全部打一遍,通常只会给虫多的菜打药,过几天虫子又从其它菜上迁回来。由于棚内虫多,许多大棚蔬菜种植户干脆将棚敞开、以便通风。

2 大棚使用改进

基于上述分析,以及考虑到吃是一切虫子生存的根本,我们提出了大棚防虫八字法——同种齐收、晾地饿虫。即在几天内,采完棚里所有的菜,在犁地前后将蔬菜残体、杂草清出棚,减少病虫源,晾地一段时间,其间去除新生杂草,使棚里虫子因缺少食物而死亡,而后再播种(见图2)。

因为是棚里的菜全部收完后,一起犁地、晾地饿虫,为了不使先采菜的地闲置太久,就需要将已有的面积大的棚、用防虫网隔小,几天内能采收完棚里所有的菜。

大棚隔小的简单做法是,在棚里拉塑钢线或绳子,用夹子将防虫网夹在塑钢线上,防虫网下面用土压住,留一侧不压土,便于进出各小棚。

晾地的目的是通过饥饿等使棚内的虫子死亡,不同害虫对饥饿的耐受性不同,菜农朋友可以把虫子装进防虫网袋、或瓶子里(瓶口旋松透气),看能活多久,从而粗略估计以后的晾地饿虫时间。我们的实验表明,跳甲在饿3天后,就死亡80%左右,5天后饿死90%左右,7天后就基本死完了。

3 按照新用法种菜的效果

图3是我们开展的实验,左边是全国通行的不封闭用法,右边的犁地后、晾地饿虫7天,明显比左边的长得好。新用法的叶子上几乎没有斑潜蝇和锈病,传统用法上有。新用法每茬豇豆增产48%,豆角上没有虫眼、卖相好。

我们使用新技术还种过水果黄瓜、茄子、小白菜、菜心等多种瓜菜,都取得了很好的防虫、增产效果。

我们在推广过程中,菜农经常会问,即使饿死了虫子,土里还有虫卵。其实,绝大多数害虫都是把卵产在茎叶上,清园时已把大多数虫子、虫卵带出棚了,少量落入土里的虫卵、虫子,犁地时会被埋入土里,这或许是按照新用法种植的叶菜上、几乎没有虫眼的原因。

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塑料大棚里的菜采完后,可将薄膜卷起几天冻死虫子,再放下播种;春夏温度上升时,塑料大棚的棚口、四周或整体换上防虫网。

猜你喜欢
防虫防虫网塑料大棚
河南省钢骨架塑料大棚拱架结构标准化设计研究*
非对称保温塑料大棚内主动通风式酿热补气系统应用初探
基于光谱指数的流域尺度农业塑料大棚制图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你家的防虫网选对了吗
防虫网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一种专门针对蓟马的防虫网被开发出来
塑料大棚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