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SWOT分析

2020-11-28 03:27隋仁凤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隋仁凤

(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北京 10003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虽然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但人民币在国际化职能中发挥的作用与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占比不相称。世界有声音质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甚至有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指手画脚,严重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所以探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十分必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及研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

简单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走出国门,具备自由兑换、国际储备、跨境贸易合同计价并结算、在国际投融资发挥投资及价值四大职能,能被国际上所公认后,方可理解为国际货币。

(二)相关研究

国外一些专家较早地探讨了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相关课题,研究理论相对成熟。西方学者主要从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开始研究,归纳了国际货币的特性及货币国际化对本国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典型代表有:Bergstern(1975)、Wincoop(2002)、蒙代尔(2003)等。国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从货币国际化的一般条件和规律出发,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发展历程和长远设想。典型代表有:姜波克(1999)、李建军和田光宁(2003)等。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不少学者和专家都持积极、乐观态度,但影响因素很多,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三、人民币国际化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基于内部和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如:内部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及外部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等,通过调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各项因素,并从系统分析的思想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

(一)优势S(Strengths)分析

1.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币国际化

2014年4月,总理李克强在博鳌论坛年会上提出了沪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当年11月正式实施。2016年12月深港通实施,年末有407家境外机构被获准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这些机制的实施为国外机构投资人民币金融资产开辟了通道,金融投资市场进一步开放。到2018年4月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为止,中国已建成12个自贸区,包括上海、天津、福建、成都等,主要发挥其区位和金融等比较优势,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提高自由贸易效率,加速人民币流动。

2.中国具有较强的世界政治地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政局稳定,通过积极地开放政策,不断创新外交理论,倡导“一带一路”,促进中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治理国际事务中去,一条以大国为中心的外交道路实践逐步被世人所了解和认可,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统计到2018年8月,与中国建立邦交的国家178个;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定期联系的有160多个国家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带领全国脱贫致富的同时,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经济增长稳定

据统计,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在2002-2018年的17年间对全球经济增长超过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贡献率约为30%。其中:2013~2016年四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7.2%,比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的2.1%、1.2%和1.1%高3-7倍,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1)中国经济增长符合发展预期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近一季度统计日期国内生产总值232,264.9亿元,同比增长6.4%;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全年居民消费指数上涨2.1%;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同比增长9.7%。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充足,符合预期。

(2)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8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规模5.11万亿元,同比增加0.75万亿元,增长17.2%。其中,以人民币交易的商品和服务跨境贸易额分别为3.66万亿元、1.4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0.39万亿元和0.36万亿元,分别增长11.9%和34.0%。

4.中国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营商环境被认可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间,成就斐然,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工业体系完整、生产能力旺盛;资源配置逐渐以市场为决策;国有企业改革权力下放、企业自主扩张;广泛对外开放,营商环境获得一贯好评。

5.金融监管有效,风险总体可控

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本国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至全球。在此期间中国金融监管经受住了重大考验,危机对中国金融机构影响较小。中国居安思危,2018年4月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金融宏观指导,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辅助的中国金融监管的新模式。旨在更加优化监管资源的分配,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征的监管框架,规避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6.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金融科技优势

当前,中国在数字货币、移动支付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三方支付系统如支付宝、微信等创新科技金融发展迅猛,国际清算支付体系迎来升级换代。

(二)劣势W(Weaknesses)分析

1.中国国内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问题急需解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不再;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对外进出口贸易不可持续,当前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供给侧等配套的改革红利落地尚需要时间。故中国在改革、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经济发展容易出现短期波动现象。

2.中国金融监管持审慎态度

(1)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完全自由兑换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汇兑安排与汇兑限制年报》披露,在中国7大类资本项目交易中,37项已实现可兑换、基本可兑换、部分可兑换,占所有交易项目92.5%,余7.5%尚不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利率高度市场化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2)人民币跨境流通需要进一步改善

随着人民币境外支付比例和储备增加,境外沉淀相应增加,人民币回流需求旺盛。我国为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及人民币套利和投机的跨境流动风险,在政策层面对回流进行了约束,这阻碍了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化进一步改革。

(3)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 System),2015年10月第一阶段投产,基本能满足跨境贸易、投资及融资业务的人民币结算。2018年5月,第二阶段上线,更好地满足了世界用户的人民币业务体验。但该系统在信息技术安全、金融监管、经济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宣贯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三)机会O(Opportunities)分析

1.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攀升凸显国际货币职能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RMBinternationalizationindex),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编制的,从货币在国际贸易的结算、投资、储备等市场份额的变化,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贸易进行过程记录分析,从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等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已经国际化的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具有横向可比性,能够客观反映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本指标从2012年发布,至2017年6年间的数据分别是:0.87、1.70、2.47、3.6、2.16、3.13,其中:在2015年达到最高,2016年出现反复,2017年末止跌强势反弹,国际化指数呈向好态势。

2.中国主导的国际组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银行

据澎湃新闻2019年1月29日报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自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已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各商业银行,主要投向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六个地区13个国家的交通、能源、城市规划等基础设施,很好地解决了沿线国家的就业问题,也促进了沿线社会的稳定。

(2)线路基金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有数据称,丝路基金于2014年至2017年一季度已签约15个项目,总投资额约为60亿美元。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宣布中国为丝路基金增加人民币资金1000亿元,非传统方式的运用美元支持,此举无疑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契机。

3.新的经济增长支持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未来经济预测中,看好中国的长期发展。基线预测中2018年中国GDP将增长6.6%,报告中指出中国若能坚定的加强市场化机制改革,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重心,虽然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会放缓,但长远来看,未来增长更强劲,更持久。假定在“积极主动”情景中,改革取得更快进展,中国从投资到消费的再平衡进程将加快。[本段引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7月26日《透过六张图看中国的经济前景》]

4.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中的比例居世界第五位

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8月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占比与上月相比,上升0.08%至2.12%,在国际支付中保持在第五大地位,与排名第六位的港币1.74%的占比多0.38%,与排名靠前一位的日元占比相差1.31%,与占比排首位的美元39.69%的占比相差37.57%,美元的国际地位具有绝对的优势。[http://rmb.xinhua08.com/]

5.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比例大幅增加

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揽子货币,货币篮子由美、欧、日、英镑、人民币构成,其中人民币在SDR的比重为10.92%,位居第二,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另据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三季度,人民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升至1.80%,与2017年四季度的1.23%相比增长0.57%。[http://app.xinhua08.com/tags.php?tag=%E5%A4%AE%E8%A1%8C]年末,有超过60个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世界储备货币职能显现。

(四)威胁T(Treats)分析

1.金融系统性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莫测,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了世界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息等货币紧缩政策冲击着国际金融稳定,中国必须正确面对发达国家类似负面政策溢出效应。

2.中国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力及金融体系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经济持续性发展的结构性、体制等深层次问题仍较突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仍存在许多困难。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后,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缺口问题,也值得深思和警惕。

3.人民币国际化易受到外部干扰

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造币税垄断模式被打破。目前国际货币会对自身利益会增加更好保护,也会干扰其他主权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四、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2012年中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直接用人民币结算,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启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被许多国家所接受为支付和结算货币,甚至成为东南亚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硬通货,货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健全的金融体系、安全高效信息系统等支持。

(二)展望

展望未来,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支付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视为储备货币,人民币金融产品投资备受世界关注。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