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老师”的民族情怀

2020-11-28 14:33姜红
兵团工运 2020年10期
关键词:努尔援疆助学

□姜红

在一师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有一位来自浙江的援疆汉族教师,却化名为“艾力”,维吾尔族学生亲切地称呼他“艾老师”,这又有一段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郑文兵,一个典型的江浙汉子,他心系新疆,从东海之滨来到大西北新疆,地域的差异、民族风情的差异、语言沟通交流的差异,让他着实有了几多收获,几多感慨。2007年初,郑文兵作为浙江省第五批援疆教师来到和田地区民丰县二中任副校长,10年后,他又作为浙江省第九批援疆教师,来到了第一师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普通教师。

郑文兵老师亲切地称谓新疆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热爱新疆,在援疆期间的日日夜夜里,他把自己设身处地融入到与少数民族家长及学子的和睦相处,为拉近与少数民族家长及学子的心理距离,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艾力”(寓意为“爱你”的意思),一声“艾老师”的称呼,语言称谓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把郑文兵老师和学生家长及学生融合成了“一家人”。

一次,郑老师从阿拉尔赶到和田墨玉县一学生家家访,当他看到这位学生的父亲因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爷爷也坐在轮椅上,母亲早年去世,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全家人的生活来源基本上依靠叔叔种地及打零工挣钱养家糊口,这样的家境完全出乎郑老师的意料。郑老师走进这个学生家,发现家里居住的房屋是竹篱笆用泥巴糊抹的墙,家中竟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郑老师的心情很沉重,泪眼模糊了,他默默地拿出自己的月工资资助这名学生上学......

今年国庆节前夕,郑老师得知维吾尔族“学生”凯丽比努尔·巴图尔家境贫困,她的妈妈带着两个还未入学的弟弟,一边种地一边打零工维持生活,就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凯丽比努尔,然而性格要强的凯丽比努尔不愿意接受郑老师的资助,但在郑老师的再三劝说下,凯丽比努尔才勉强接受了郑老师的帮助。

郑老师在第二次援疆教学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我的微笑心愿”助学活动,29名少数民族学生,得到郑老师筹集的五万元捐助款。三次援疆,郑文兵老师先后为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筹集捐款近40万元,先后为2000名学生、儿童捐款捐物。

2017年暑假回到浙江老家,他在《温岭日报》和亲朋好友的支持下,为职校23名学生和塔里木大学六名贫困大学生募集五万元助学款。不仅如此,郑老师还组织开展了“我爱学国语”的捐书活动,为500名少数民族学生捐赠图书4000余册。

郑文兵,一位浙江援疆教师的捐困助学民族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他抒发情怀,写下了这样优美的诗句:我的声音穿越河西走廊/我的血液在塔里木河流淌/秋风扫过的目光/绝不会后悔/无论我的脸庞/将如何饱经风霜/我的足迹走过昆仑之岗/我的事业在大漠中宽广/这是个无悔的地方……

猜你喜欢
努尔援疆助学
他用大爱改变孩子一生命运——周堃于井冈山助学记
援疆的夜晚
努尔和时光书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简单助学:照亮困境儿童前进的路
最笨公主的间谍人生(下)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