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农村扶贫长效机制研究

2020-11-28 07:20陈永强
新丝路(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特性

摘 要: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指明了我们在即将解决绝对贫困之后未来的扶贫工作方向。在后扶贫时代,如何去认定相对贫困、建立有效解决相对贫困的机制,值得我们积极去探索。

关键词:相对贫困;特性;长效机制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解决贫困是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首要大事。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不俗的成绩。截至2019年末,“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累计减少93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至0.6%,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而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为我们未来的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也将全面打赢脱贫攻堅战,在这在绝对贫困即将被消除的决胜之年,提出相对贫困这一概念表明了我国的反贫困战略重点的转移。绝对贫困问题,表现为物质上的极度匮乏,要解决的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2020年就将消除绝对贫困,目前许多省份、地区已经完成了脱贫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就凸显出来。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将是由消除绝对贫困过渡到深化缓解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上来。如何去建立有效解决相对贫困的机制,值得我们积极探索。

一、相对贫困的认定标准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不同,解决难度较大。因为其有以下特性:

1.相对贫困的认定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相对贫困的成因复杂,鉴别管理难度大。相对贫困人口的判定需要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进行比较。其认定标准不一,世界银行认为,收入水平只要低于平均收入的1/3就被视为相对贫困;欧盟则采用中位收入标准,认为只要收入水平位于中位收入的60%之下就统统划入相对贫困的行列。以此可以看出,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不同。要解决的不是客观“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而是带有主观性的“吃不好、穿不美”问题。

2.相对贫困的发展具有动态性

社会在不断发展,社会成员收入不断上升,相对贫困的认定必然也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因为相对贫困的判定是以当时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消费水平等因素来判断的。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消费水平一定的比例,会被视为相对贫困人口。那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创新发展,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那么相对贫困人口的判定也会随之不断的变化。因此尽快确立相对贫困人口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的比例对于相对贫困的认定意义重大。

3.相对贫困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马克思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对贫困的本质是不平等,只要社会有不平等,就有相对贫困,在现实上,不平等是常态,因此相对贫困也将普遍存在。相对贫困人口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500年后我们仍然还会有贫困。为的是让我们认识到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采取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制度体系,使得我们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拉大了贫富差距。根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对贫困人口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所以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重点在于“长效”。

二、农村扶贫面临的新变化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本世纪中叶现代化强国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深入探索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问题,剖析和解决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变化,是继续在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性工作。

1.贫困主体发生了突出的变化

回顾我国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建设、发展历程,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得不完全依靠农业向工业、农村向城市倾斜的工业发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普遍性的农民生活困苦,农村缺衣少食,绝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地区,大量农民面临着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基本生活资料绝对贫困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民对土地依附关系政策的解禁,农村地区相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加上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调整,取消农业税等惠民政策的实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绝对贫困状态基本消除。但是部分农民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大幅度改善相比,其享受的发展成果很少甚至不能分享发展的成果,换句话说,我国的农民的贫困状态由绝对贫困出现了向相对贫困的转变,贫困人口由原来的普遍贫困变为现在的部分人口的相对贫困。

2.贫困的标准发生了突出的变化

我国目前现有扶贫政策的对象主要从收入贫困方面识别为主,也就是说,通过家庭人均收入水平是否低于贫困线这个标准来判定,而收入维度之外的多维贫困,如住房、道路、卫生设施、教育、社会保险等其他客观指标的贫困和福利主观感受的贫困却一直被忽略,这种以收入为主要判断形式的扶贫虽然简单明了,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长期扶贫效果。通过调研可知,在农村,相当一部分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正是因为这部分群体的贫困更多是由于教育、健康等维度的严重贫困引起的,因此如果不从多维度搞好扶贫,其在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等以外维度的贫困就会导致其经济维度的脱贫也不牢固,并且极有可能由于某些负向冲击而重新返贫,严重影响农村的扶贫效果。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农村贫困人口不仅要做到“两不愁”,而且要做到“三保障”,“两不愁”即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3.贫困的发生态势发生了突出的变化

长期以来,我国关注的扶贫关注的焦点都是已经存在的贫困人口事实存在和规模上,对于研究农村农民在不同时期脱贫、陷贫或持续贫困等贫困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关注较少。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成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动力,而且也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推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各种使脱贫农民返贫的因素一直存在,比如因病返贫现象大量发生;自然灾害和经济波动性对农民收入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农村低收入人口本来就经济基础薄弱,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会有很大一部分重新进入贫困或者更加贫困。从这个角度上看,贫困必然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长期存在,为此感觉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研究更加准确地瞄准贫困人口,更准确的关注农村贫困人口的变化过程也是目前出现扶贫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扶贫工作,我们建立健全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在现行的贫困标准下,在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之后,意味着绝对贫困的人口已经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相对贫困的人口。尤其是一些脱贫人口已经实脱贫,但事实上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脱贫能力,一旦他们遭遇严重疾病或者像今年的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他们很可能会返贫。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这既是新时代做好扶贫工作的总抓手,也是在“后脱贫时代”解决农民贫困、农村破败和农业不强的关键因素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为降低已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我们必须依据相对贫困的特性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1.强化党的领导,形成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的机制

“农村要想富,全靠党支部”。在农村建立坚强的党的堡垒,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是已经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成熟模式,党的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责任重大,要当作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来抓,而当前农村部分党的基層党组织班子软弱涣散,发挥不了带头人的作用,甚至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基层组织形同虚设,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我们只有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党支部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畅通信息、政策和资金渠道,引导广大农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形成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社会扶贫参与平台,为贫困村治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作用,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机制。

2.建立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监测机制

对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世界各国大多采用平均收入百分比的方式来划定相对贫困线。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照这种方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国家标准。再根据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制定各地的相对贫困地方标准。一般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来认定贫困人口。事实上,部分省份已经有了自己的省级贫困标准设定,例如山东省就将2020年的省定贫困线设置为4500元,比全国标准要高出不少。地方相对贫困标准的设定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既要根据全国经济发展情况划出全国的贫困标准,地方标准又要体现本地经济发展水平,能随时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本地的相对贫困人口能够共享当地经济发展成果。对相对贫困人口还要进行动态监测。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根据设定相对贫困标准进行再识别和评估,逐步形成一个指标统一、项目设计规范、使用高效的相对贫困动态监测管理体系。要继续优化我们现行的建档立卡制度,通过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科学技术来支撑扶贫工作,构建相对贫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用来监测和分析贫困人口的动态变化,对识别出的贫困地区和人口进行分类登记和动态管理,实行贫困户动态的调整机制。

3.推进公共服务均等,解决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返贫的社会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相对贫困人口完成兜底保障。对于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只依靠单一救助式的社会救助体系无法解决,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来为我们解决相对贫困人口问题的兜底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就是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利用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来为解决相对贫困提供全方位支持。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就暴露出许多贫困地区的公共医疗服务相对滞后的问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未达到。可见对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仍然需要继续完善。应以政府的民政部门为统领,协调市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慈善机构等都参与到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中来。要确保相对贫困群体能够长期稳定的享受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这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脱贫意义重大。

4.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建立制止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脱贫机制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要树立贫困群众脱贫的信心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没有志气就不会制定前进的目标,没有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以及技术的提升就不会有脱贫致富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广大农村农民的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落后是制约相对贫困群体减贫的关键瓶颈之一,要解决农村农民贫困的根源问题,缓解和缩小城乡差距,就要注重教育资源的合力分配,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保障水平,逐步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到更高的、更有质量的教育,还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农村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致富能力,逐步创造基础条件使贫困群体具备自我脱贫的信心和能力。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在新时代,即将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中所讲,我们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脱贫”,现在只能说是起步。相对贫困的治理比绝对贫困的治理难度更大、时间更长、任务更艰巨。但脱贫各种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工作,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在解决了绝对贫困之后,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逐步解决相对贫困,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章文光.疫情下加快思考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20-03-11,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9-11-6

[3]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39

作者简介:

陈永强(1972--)男,汉族,山东聊城人,哲学学士,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哲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特性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浅析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理论的指导意义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改革以来中国贫困指数的测度与分析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