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理论视觉下简·爱性格分析及启示

2020-11-28 07:45郭元元黄媛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超越自卑启示

郭元元 黄媛媛

内容摘要: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出身卑微、自幼父母去世、寄人篱下,各种生活环境使她自卑,但她自强自立,在自卑中超越自我,最终获得幸福。本文通过阿德勒理论视觉分析简·爱性格,并启示现代女性自立自强,克服自卑,超越自我。

关键词:简·爱 自卑 超越 现代女性 启示

英国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作品《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出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出生后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舅家里。舅舅去世后,简受尽了舅母和表兄表姐的歧视和虐待,简因为与舅母的对抗而被送进了孤儿院。孤儿院的生活条件极差,教规严厉,简·爱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童年的生活经历和身世外貌使简有严重的自卑情结,但是简勇于克服自卑,坚持自己的信念,自立自强,因法语、钢琴、画画等优异成年后成为菲尔德庄园的家庭教师,并与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相爱并获得了幸福。

1.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构成

1.1生活意义理论。阿德勒认为生活的意义是基于友情、婚姻及职业,一个人只有对生活意义有正确的理解,才能生活地幸福。一个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不愉快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孕育出错误的生活意义,在童年时期遭遇疾病或在先天因素影响下致使身体的某些器官出现缺陷的孩子更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产生自卑心理;被宠坏和被忽视的儿童都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

1.2自卑与补偿理论。阿德勒指出当人们因患器官的疾病而导致这些器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较其他器官“低劣”,由于环境给予的压力这些天生缺陷会导致个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从而产生出自卑感。当人们出现自卑感时,他们会通过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力量来补偿这种缺陷他们可能会努力将生理缺陷转变为自身優势,也可能会承认自身缺陷,进而通过发展其他机能来补偿有缺陷的机能。继生理研究之后阿德勒又转向对心理自卑的研究,阿德勒认为人们自幼因为生理和心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幼儿在不得不依赖成人的过程中,自卑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他认为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正是在自卑感的影响下,人们不断地寻求补偿、超越自卑并实现自我。自卑情结是当人们无法解决他所应付或面临的问题时产生的无力感。有自卑情结的人们通过与社会的合作,不断地了解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来克服自卑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自卑感促使人们克服自卑、突破自我,促使人们人格的发展。

1.3生活风格理论。人们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是生活风格。自卑感对个人生活风格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错误的生活方式导致错误的认知,从而产生自卑感,要克服自卑就要端正生活风格,形成正确的生活理念。在阿德勒看来,生活风格有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以及社会利益型,人们只有端正生活态度,脱离统治、索取、回避,积极参与社会合作,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自卑才能真正超越自我。

1.4社会兴趣理论。“社会兴趣是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的需求”。人们基于对社会的兴趣而主动与他人合作、主动帮助他人、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人们基于不同的社会分工,在参与社会活动中逐渐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产生自信获得幸福。如果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不能与他人合作,对社会没有兴趣时他就会产生自卑感。

1.5创造性自我理论。创造性自我理论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来培养形成自己人格的能力。人可以有意识地主动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和命运,而不是被动地屈服于过去的经验。遗传和环境是人格塑造的前提条件,人们可以自主地有选择性的对待生活中遇到的经验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简·爱的自卑性格

自卑的人认为自己在各方面不如别人,自卑的人总是消极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这使他们做事缺乏信心,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简·爱是自卑的,童年时她总喜欢把自己藏在舅妈家的窗帘里面看书;简·爱总是评价自己“贫穷、矮小、不美”;简·爱面对来桑菲尔德府的英格拉姆小姐和她的同伴们时把自己躲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以便她能看见别人,别人却看不见她;当圣·约翰向她提出结婚请求时,她的想法甚至低到了尘埃里;当罗切斯特先生因大火导致失明时,简在哀伤之中带着狂喜,因为他看不到她了,没有了财富和外貌的限制,她终于自信地回到了罗切斯特先生身边。

3.阿德勒理论视觉下简·爱自卑的原因及自我超越

3.1生活意义。阿德勒从社会关系、职业及婚姻阐述生活的意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简·爱在舅妈家受尽了虐待,虽然寄人篱下,她依然选择了反抗,她渴求平等的关系,她自尊自爱。在罗沃德孤儿院期间,她面对海伦的依来顺受颇为生气,她向海伦诉说里德太太的不好,海伦告诉她生命短暂不能记仇蓄恨,海伦对她性格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年轻善良的坦博尔小姐做她的老师,坦博尔小姐对待学生善良温和的态度成为简教学的榜样。在职业方面,简成了阿戴尔的家庭教师,她知识贮备丰富,深受阿黛尔的喜爱;当简在一所小学校任教时,她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简感受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平等与尊重,职业幸福感获得了满足。在婚姻方面,她追求平等,面对圣·约翰的求婚,她知道虽然他很优秀很帅,还是坚决地拒绝了他;面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感情,当她得知他有夫人时选择离开,直到若干年后罗切斯特先生因大火失明,简才重新回到他的身边。

3.2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简·爱面对表兄们的欺侮,她喜欢读书通过读书补偿着她的自卑;当圣·约翰向她提出结婚请求时,她直接拒绝了优秀、帅气、高大的他;面对罗切斯特先生她说虽然她贫穷、相貌平平,但她有感情,她说如果上帝赋予她财富和美貌,她会让他难于离开她,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精神是平等的,由此可见,简·爱在因财富和外貌而自卑,又通过精神独立而自信并超越自我;后来罗切斯特先生因大火失明,简在哀伤中竟然带着狂喜,没有了财富和外貌的限制,她终于自信地回到了罗切斯特先生身边。

3.3生活风格。生活风格指不同的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并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生活风格的形成起源于生命早期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命早期的人生经历。在生命早期,家庭因素是决定生活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简出身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感染疾病相继去世后,她被送到舅舅家里。舅舅去世后,她受到了舅妈和表兄表姐的虐待。贫穷的家庭环境、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不太漂亮的外貌使简形成了自卑的性格,简通过藏在窗帘里读书、反抗表兄和舅妈的虐待来补偿缺陷、克服自卑,最终被舅妈送往罗伍德学校。学校的处境并不比在舅妈家强多少,她们缺衣少食,还经常受到学校老师的责罚,简结结交的好朋友海伦因病去世了,后来她最喜欢的坦普尔老师也搬走了。在青春期阶段,稍大同学的欺负、老师们的责罚和学校里的规章制度都增加了简·爱的自卑,坦普尔老师的离开使简·爱开始创造性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她写信求职并获得了理想的家庭教师的工作。

3.4社会兴趣。简·爱感兴趣的是读书,在舅媽家她最喜欢的就是躲在窗帘下读书;在罗沃德孤儿院期间她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这使她可以自主求职并成为家庭教师;因为她爱读书,她与圣·约翰精神契合,也因此得到了圣·约翰的求婚;在桑菲尔德当老师时依旧喜欢读书,她精神独立,敢于与现实挑战,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简·爱喜欢与人合作,她与海伦成为朋友,她与坦普尔老师成为伙伴,她与桑菲尔德的仆人和主人成为朋友,她在桑菲尔德当老师时得到了学生、仆人、主人的认可,并最终获得了幸福。

3.5创造性自我。简·爱面对舅妈及表兄表姐的虐待时,她没有因为贝茜的指责和威胁而屈服,她敢于反抗;简·爱在初入罗伍德学校时,敢于主动与海伦交谈,她说海伦面对别人的欺侮不动声色是不对的;当坦普尔老师搬走时,她敢于主动地打破常规,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她通过就职广告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家庭教师的工作;面对圣·约翰的求婚,她自主地选择了拒绝;当得知罗切斯特先生已结婚时她选择了离开,当罗切斯特先生因大火而失明时她又选择回到了罗切斯特先生身边。

4.启示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简·爱因身世和外貌而自卑,但她超越自卑勇于向糟糕的生活环境挑战,面对舅妈表兄表姐的欺侮,她敢于反抗,并一直坚持读书;在罗伍德学校时,虽然缺衣少食,但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刻苦学习,毕业后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钢琴、绘画都很优异,正是这些使她赢得了别人的尊敬,获得了真正的自信。不幸的童年经历和学校生活使简·爱的内心一直有自卑情结,自卑情结影响着她的整个人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她的性格,影响了她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她的爱情观的形成,但是简·爱在自卑中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强自立,不断地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现代女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何晓奕.简·爱:在自卑中追寻涅槃[J].大众文艺,2018,12:22

[2]李东辉.自卑与超越——阿德勒理论视野下的周星驰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8):24-28

[3]杭琪.阿德勒理论视角下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研究与分析[J].社会视野,2020,(3):158

(作者介绍:郭元元,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黄媛媛,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超越自卑启示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跨界与超越
论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文化定型的利用与超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