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屠格涅夫作品里的悲剧爱情

2020-11-28 07:45巴晓岩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屠格涅夫悲剧爱情

内容摘要:俄国文豪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有许多爱情故事。大部分爱情故事有着共同的特征,即短暂的爱情,女强男弱的格局以及悲剧的结尾。这些特点既映射出俄国民众和俄国文坛的爱情观、幸福观,又体现出俄罗斯人的女性崇拜,同时又掺杂着作家本身的情感困惑的影子。

关键词:屠格涅夫 悲剧 爱情

屠格涅夫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是反对农奴制的斗士,其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仍然被很多当代读者所喜爱。因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描绘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使他的作品跨越时间和文化的阻隔,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在这些爱情故事里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短暂的爱情,女强男弱的格局以及悲剧的结尾。本文将探讨屠氏作品中的悲剧爱情及成因。

一.爱情的短暂

在屠格涅夫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大量的作品中包含爱情故事,无论是被誉为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如《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还是其他中篇小说如《阿霞》,《初恋》等,都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多是短暂的爱情,悲剧结尾。

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爱的时间很短暂,最短的发生在几个星期里,(《春潮》中艾玛和萨宁的爱情维持了一个星期,)或者发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贵族之家》中,男女主人公相识在春天,分手在冬季。《罗亭》中,故事发生在整个夏天)每一段爱情都发生在主人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男主人公以自己独特的聪明才智,俊美优雅,或者真诚勇敢,触动了女主人公的芳心,使她产生了无限欣赏,爱慕。但是在他们相互表白甚至结婚之后,很快就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致命地影响到二人之间的爱情。有的阻力来自于家庭,(《罗亭》中娜塔里娅的母亲,《贵族之家》中的妻子,《初恋》中的父亲。《烟》中的情敌)有的阻力来自于国家,(《前夜》中战争的原因),使有情人难成眷属。

屠格涅夫非常擅长迅速推进情节,双方确定感情之后,往往立刻面临分手。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从一个情感的最甜蜜的巅峰顷刻跌入谷底;对于读者来说,则是在一个情节的高潮中迎来另一个高潮,巨大的转变令人猝不及防。作者以此充分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迅速并深刻地融入作品,体验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激发出强烈的或批判,或同情的主观感受。所以屠格涅夫的作品每每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苏联著名的革命家卡列宁说:“几乎屠格涅夫的每一部新作品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以及文学圈子的各种评价。”[1]读者这种强烈的反应与作品中短暂的爱情在高潮中戛然而止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样的情节既符合了读者对爱情的理解,又促使读者产生足够的怜惜之情。

其实,短暂的爱情在俄国社会有着深刻的意识基础。俄罗斯文学不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认为那是庸俗,认为世上没有永远的幸福,只有幸福瞬间的闪光。在现实中,至今为止,俄罗斯人仍然认可一种观点:即没有永恒的爱情。俄罗斯社会学家进行的民调显示,53%的俄罗斯人表示,在当代社会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爱情。[2]当代俄罗斯的学者甚至用科学证明了永恒的爱情是不存在的。可以说,一直以来俄罗斯人的爱情观过于悲观。同样,俄罗斯人的幸福观也充满了普遍的悲观情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舒适的生活里没有幸福,只有经历苦难之后才能体验到幸福。[3]

俄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关于爱情与幸福的观点无疑会影响到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虽出身于贵族家庭,童年里却没有一个温暖的家庭生活,父亲因为贪慕田产而娶了比他年纪還大的女地主,父母之间没有爱情,家庭里没有温暖,缺爱的童年影响了屠格涅夫爱的能力,成年后情路多艰,以一个情夫的身份终结一生。屠格涅夫认为“爱情是锁链,是沉重的锁链。”

所以,屠格涅夫个人的情感经历加剧了他个人的短暂爱情观。他作品中的昙花一现的爱情正是他个人爱情观的重要体现。

二.女强男弱的格局

屠格涅夫爱情故事里的另一个特征,是女强男弱的格局。在爱情面临阻碍的时候,女性选择的是坚强,而男性,选择的是被动接受,无可奈何。

《罗亭》中的爱情,被女方的母亲扼杀在摇篮里。女主人公娜塔里娅,被其母阻挠之后,决定了放弃过去的一切,选择跟罗亭在一起。而罗亭选择的是屈服和远遁他乡。

《贵族之家》中的丽莎在得知了拉夫列斯基的妻子并没有死,丽莎决定放弃这份感情,逃避到修道院了此残生。她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又维护了自己作为虔诚的基督徒的牺牲自我的心。而拉夫列斯基,除了表达自己对妻子归来的厌恶愤怒,对丽莎决定的不解和否定,就再没有了措施,没有为爱情做任何努力。

而在《烟》中,未婚夫李特维诺夫遇到交际花的初恋女友后,抛弃了将要结婚的达吉雅娜,最后却被女友抛弃。当他再一次转向达吉雅娜的时候,达吉雅娜选择原谅他,并淡定地表示“即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女主人公在自己受到巨大的伤害后仍然保持着仁慈与宽容,令人唏嘘。

女强男弱的格局,其实一直存在于俄国社会的文学创作中。在俄国社会的精神文化中,存在着女性崇拜,一直将女性的精神世界视为高于男性的精神世界,女性是男性灵魂的拯救者。这是俄罗斯女性通过一千多年来的无穷的付出和牺牲换来的最高赞美。女性在文学作品中一直都是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笃信上帝。而这些特征,正是她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模样。俄罗斯从10世纪以来,多年战争,俄罗斯女性一直以自己并不结实的身躯,承受种种战争的重荷,支撑起俄罗斯民族强盛的脊梁。

女性崇拜的存在也是俄罗斯男性群体诚实,仁厚的写照,是他们对女性的敬意的表达。尽管现实生活中,俄罗斯男人懒惰,酗酒,大男子主义,喜欢夸夸其谈,甘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相对于俄罗斯女性而言,男人更加脆弱、鲁莽、逃避,以至于文学中出现了批判男性的“多余人”系列形象。但是男性群体对于女性的认可却充分体现到文学作品中,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最灿烂的时代里,几乎每一部优秀作品都有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故事里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比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普希金《奥涅金》中的塔吉杨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索尼娅等。

对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女强男弱格局,还可以通过与国内文学的对比得到更好的理解。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中,被读者广泛熟知的女性形象,很多是负面形象。比如《水浒》中的潘金莲,《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们在作品中都不是以女主人公的身份出现的。中国古代是真正的男权社会,连文学作品中都没有给女性留下一席之地。而屠格涅夫遵从了俄国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民族精神,不断地塑造出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们隐忍,宽容,自我牺牲,间接构成了女强男弱的格局。

三.悲剧结尾

屠格涅夫认为:所有幸福的爱情,就像不幸福的爱情一样,当你为之献出全部,就是悲剧。[4]在这种爱情观影响下,屠格涅夫的爱情故事均以悲剧结束。

在《罗亭》中,娜塔莉娅最后嫁给了爱慕她的男人,平静地生活着,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罗亭则四处漂泊,一事无成,最后牺牲在巴黎的巷战里,打破了他自己语言巨人的格局,他成了行动的巨人,却是用牺牲作为代价。

《贵族之家》中的丽莎进了修道院,永远远离了她的爱情,“一个温和的天使飞走了”。只留下拉夫列斯基独自慨叹“你好,孤独的晚年!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

《春潮》中的萨宁在贵妇的诱惑下终于成了她的玩物,匍匐在她的脚下。“依然是屈辱,依然是一个奴仆的悲惨的苦痛,他不许妒嫉,不许申诉,而最终像穿旧的衣服一样被一脚踢开”。杰玛在恋人离开之后,选择了出国嫁人。所幸的是这个坚强的女孩一直坚信,他们的相遇是幸福的,开朗大度的个性也帮助她有一個好命,婚后她的生活富有而美满。

在屠格涅夫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里,爱情永远是悲剧。作家在《往来书信》中,借一个人物之口这样说过:“在爱情中一个人是奴隶,另一个人是主人。”在女强男弱的格局下,男人们遇到困境之后选择放弃和堕落,爱情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屠格涅夫在自己的作品中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他内心关于爱情的概括,就像屠格涅夫本人在生命尽头,曾写下的献给情妇波琳娜的一行诗:你摘走了我生命中所有的花朵,可你却不到我墓前看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屠格涅夫带给读者的悲剧爱情故事,让读者看到了优秀的俄罗斯女性的文学形象,更感受到了俄罗斯人民,特别是俄罗斯女性的优秀品格。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对俄罗斯人的爱情观,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Тургенев в оцен- ке русской критики  [EB/OL] http://turgenev-lit.ru/turgenev/ kritika-o-turgeneve/v-russkoj-kritike- sbornik/boneckij-turgenev-v-ocenke.htm

[2]俄罗斯人的爱情婚姻观 [EB/OL] https://ru.hujiang.com/new/p415617/2012 -08-20

[3]РУССКИЕ ПИСАТЕ- ЛИ — О СЧАСТЬЕ  [EB/OL] http://xn--e1aaed4aell9gxa.xn--p1ai/in dex.php/591-russkie-pisateli-o-schaste

[4]Тургенев: корот- ко и мудро о жизни, о женщинах и любви.   [EB/OL] http://www.haiam.ru/mudrye-mysli-o-zhizni-6.html

(作者介绍:巴晓岩,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俄罗斯文学)

猜你喜欢
屠格涅夫悲剧爱情
伟大的悲剧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说空话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解读爱情
诚实的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