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2020-11-28 07:40王艺浓冯冲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科竞赛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王艺浓 冯冲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本文以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探析学科竞赛引领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引言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竞赛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学科竞赛具有探索性、创新性和科学性,能够激发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极大地帮助大学生们提高的意志力、进取心、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2]。针对山东工商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计划,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依托科学竞赛,建立学科竞赛指导机制,加强以学科竞赛为主的第二课堂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融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学科竞赛融入实践教学体系

(一)学科竞赛引导、指导机制体系构建。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多数工科院校都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扩展专业视野,以达到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3]。我们的“分年级指导,各年级参与”的学科竞赛指导机制是通过第二课堂鼓励和培养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基于本科四年课程体系的承接关系,结合各类学科竞赛要求的专业基础素养和课程知识构建的。

刚接触专业课的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通过学习数学、c语言等课程可以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大二学生可以参加类似于“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学到在团队中如何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处理作用的能力、有效的共同能力。大三学生可以通过比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从中提高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大四学生已经具备足够的知识面,可以综合运用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来进行实验工程实践的能力。我们针对各类学科竞赛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分年级进行指导和鼓励,由专任教师指导。

(二)学科竞赛融入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提高学科竞赛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按照不同的学科竞赛要求,学院委派专业教师担任学生专业社团指导教师担任学生专业社团指导教师,定期开竞赛经验交流、竞赛问题讨论等活动,总结竞赛经验、交流竞赛心得体会。教学能力包括专业素养和教师实施具体教学活动的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实践不仅来源于第一课堂教学,还来源于包括学科竞赛在内的第二课堂。在课堂实践体系的优化建设中,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第二课堂中的学科竞赛活动的建设和开展,融合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第二课堂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

(三)多学科开放性实验室共享平台。开放性实验室既能适应企业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提供平台。但学科竞赛的主题及要求是随着经济和社会需求发展而变化的,有的学科竞赛涉及学科的交叉融合。

为了更好地以开放性实验室支撑学科竞赛活动开展,促进学科竞赛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院与相关学院协同,建立多学科开放性实验室共享平台,开放性实验室与其他交叉学科专业共享,以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共享平台包含:自动化专业—深蓝实验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迅雷实验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实验室。

三、过程管理

(一)学生组织架构建设。学科竞赛过程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学生组织架构建设。各个学院虽然对学科竞赛均给予鼓励和支持,但学科竞赛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志愿者服务:教师通常是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开展。因此,建设学生团队及管理组织,加强学科竞赛的学生自我管理就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多接触、了解学生,从中物色愿意承担责任、有号召力、有组织才能的学生担任团长、小组长,挑选那些技术强、肯钻研的学生担任技术骨干,甚至需要乐于助人、热心团队活动的学生负责团队的后勤保障。总之,物色到合适的人、建立学生组织架构是过程管理的起点,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学生组织架构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周会制度。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周会制度,每周例会是团队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周会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①每周工作总结与安排;②技术分享交流。前者可以督促團队成员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后者可以切实提高成员专业能力和水平。这两方面都可以激发学习和工作动力,鼓励团队成员克服困难、钻研技术。根据团队的阶段性工作任务,例会可以是团队全体会议,也可以是小组会议。当准备面向全校的讲座或组织重要的竞赛时,活动之前的几周例会通常是全体会议,以便团队成员清楚自己的角色及队友的工作进度;其他时间的例会以小组会议为主,主要内容是有预先准备的技术分享和讨论。

(三)经费保障。为了保障学科竞赛的日常支出和参赛经费,通过以下多渠道筹集经费:根据竞赛通知要求向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申请参赛经费;从学院实验、实习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费用购买竞赛用小型仪器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等;通过校友和企业资助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积极申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申请到的经费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开展学科竞赛时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

(四)完善学科竞赛奖励机制。为了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奖励机制的作用,学校不光要进行物质奖励,还需要进行精神奖励,主要奖励对象就是学生和指导教师。学生在学科竞赛中是主体,教师在学生竞赛中是指导者,对此都需要有不同的奖励机制,这样的奖励机制的好处是可以调动参加人员的积极性。

对于获奖的学生可以按照获奖级别增加相应的创新学分并且获得对应的实质性奖励,学生还可以将学科竞赛获奖作品当作毕业论文使用: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需要根据获奖等级加入到绩效考核中,评优秀教师和增加奖金。在这样的奖励机制下,学生和教师踊跃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

四、结语

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学科竞赛,建立学科竞赛引导、指导机制,加强以学科竞赛为主的第二课堂建设,强化第二课堂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将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途径之一融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丰富了校园文化。今后将进一步探索提升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效途径,同时开拓大学生视野,也为大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提供经验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薛艳茹,刘敏,赵彤,尹秀玲,李琦.依托学科竞赛 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6):170-173.

[2] 林书兵,张倩苇.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09):103-110+117.

[3] 李斌.当前形势下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02):134-137.

作者简介:王艺浓(1992—),男,汉族,山东蓬莱,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冯冲(1981—),男,汉族,河北邯郸,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单位:山东工商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科竞赛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