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拼音稿件中拼音的处理方式

2020-11-28 07:40阳爱梅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摘 要:拼音稿件中几乎全书都标注了拼音,而拼音的情况十分复杂,但只要我们足够细心,接触得多了,就能发现拼音的处理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儿化音的处理方式、“一”“不”的变调规则、哪些情况应标注轻声。

关键词:拼音处理;轻声;变调;儿化音

所谓拼音稿件,指的是几乎全书都标注拼音的稿件,这里我主要指的是拼音教辅。如今全国各地统一使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拼音教辅自然首先应该与部编语文教材保持一致,其次则应与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相关国家标准一致。

下面我具体谈谈拼音各方面细节的处理方式。

1.部编语文教材将“谁”统一注音为“shuí”,处理得简单明了。我们的拼音教辅无疑也应这样处理。

2.就AABB式词语来说,部编语文教材分为两种情况:AABB式拟声词中,第二个字念轻声,例如“叽叽喳喳”“淅淅沙沙”“哩哩啦啦”;普通的AABB式词语,四个字都念本音,例如“安安静静”“平平安安”“欢欢喜喜”。毫无疑问,我们的拼音教辅应该照此处理。

3.在部编语文教材中,“一”和“不”按照变调规则来处理。显然,我们的拼音教辅也应该这样。

(1)“一”的本调是一声。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表示数数时都读一声,例如“第一”“一年级”“示例一”“一(3)班”“六一”“十一”“……之一”。“一”的变调情况主要包括:①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都念四声,这样的情况最多,例如“一种”“一般”“一成不变”“贵一些”;②在四声字前读二声,例如“一次”“一下子”“一事无成”“去一趟”;③夹在重叠式动词中间时读轻声,例如“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

(2)“不”的本调是四声。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用在非四声字前都读四声,例如“不好”“喝不着”“数不清”“不,他不知道”。在四声字前“不”要改念二声,例如“不对”“不信”“拔不动”“是不是”。“不”只在极少量的词语中念轻声,例如“对不起”。

4.对儿化音的处理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部编语文教材对词语末尾和词语中间的“儿”是不注音的,只在前一個字的音节末尾增加“r”,也就是自然儿化,避免读成两个音节。例如:“这儿”“哪儿”“一块儿”“一会儿”“快点儿”“雨点儿”“小哥儿俩”……

但在儿歌等抒情色彩浓的文体中,为了韵律和美感的需要,词语中的“儿”会单独念成“ér”。例如:“热情的话儿说不完”(《欢迎台湾小朋友》),“月儿弯弯挂蓝天”(《月儿弯弯》),“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荷叶圆圆》),“麦苗儿多嫩,桑叶儿正肥”(《田家四季歌》)……

5.部编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有规律可循的应该标注轻声的情况包括下面几种。

(1)双音节重叠式动词中第二字念轻声。例如:“读读”“说说”“弯弯腰”“透透气”……

(2)双音节重叠式名词中第二字念轻声。例如:“爷爷”“妈妈”“哥哥”“舅舅”“宝宝”“框框”……

(3)语气助词念轻声。语气助词包括:了、么、啊、呀、哇、哪、啦、喽、吗、嘛、哟、呗、吧、呢……例如:“拔呀拔”“他等啊,等啊”“他一定会回来的。”“你知道吗?”“小鸟念错啦!”

(4)结构助词“的”“地”“得”念轻声。例如:“我的,你的,美丽的……”“轻轻地跳,高兴地笑……”“跑得快,说得好,拿得动,冷得发抖……”

(5)动态助词“着”“了”“过”念轻声。例如:“她笑着对我说”“讨论并通过了”“被水淹过”“在那儿住过”“做过许多好事”……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作为动态助词时,“过”才念轻声。在许多情况下,“过”放在动词之后而不读轻声,例如“接过一只象脚鼓”“有风轻轻吹过”“做对了,走过桥”“她回过头看了看”。

(6)许多词语后缀念轻声。例如:“这么,那么,怎么,什么,多么,要么……”“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孩子们……”“鼻子,胡子,桌子,椅子,房子,燕子,孩子,辫子,儿子……”“石头,木头,里头,后头,枕头,跟头,念头,锄头……”我们需要特别留心的是,有些字看似后缀,其实有很实在的意思,不读轻声。例如:“男子”“女子”“弟子”“夫子”“分子”“瓜子”“君子”中的“子”表示人、种子等意思,“子”读第三声;“女儿”“男儿”中的“儿”指的是小孩子或年轻的人,“儿”读第二声;“龙头”“眉头”“工头”中的“头”都有很实在的意思,“头”读第二声。

(7)其他零散的要读轻声的情况。主要包括:

“早上”“晚上”中的“上”读轻声。

“这个,那个,哪个,一个劲儿”中的“个”读轻声,但是“每个,一个,几个,整个,当个皮球,下个不停,吃个够……”中的“个”都不读轻声。

“要是”整体上作为连词表示如果、如果是,则其中的“是”读轻声。例如:“要是你还不起床,今天上学就要迟到了。”“要是别人,这件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要是”中的“是”作谓语则读第四声。

“还是”整体上作为副词或连词时,其中的“是”读轻声。例如:“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还是”中的“是”作谓语则读第四声。例如:“她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作家,还是一个歌唱家。”

6.古诗中拼音的处理方式。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在古诗中出现时往往还未发展成合成词,所以其中的字都不读轻声。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shǎo)。”“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tóu)。”

拼音稿件中几乎全书都标注了拼音,而拼音的情况如此复杂,作为审读者,我们需要格外细致和耐心。

参考文献

[1] 边春光;出版社编辑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出版;1986年02期

[1] 邵益文;;对书稿审读的诸点认识[A];论稿件的审读和加工——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选[C];1998年

[1] 欧阳志荣,《关于提高当前教辅图书质量的几点思考》[J].《出版广角》,2011(1):52-53

作者简介:阳爱梅(1979—),女,汉族,湖北荆州市人,编辑中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及法学双学位,单位:崇文书局教育产品研发部,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