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整改制度创新破解审计“整改难”

2020-11-28 07:40高海林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创新

摘 要:审计改革一直是内部审计的一大痛点,也是把审计发现的问题转化成审计价值的关键所在,因此审计整改制度需要创新破解。

关键词:审计整改制度;创新;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同志们都有一个广泛的认识:只审计、不整改,等于没审计。审计整改是审计项目的最后收尾,也是把审计发现的问题转化为审计的价值关键所在。

A集团针对企业内部审计问题进行整改时发现,很多问题屡查屡犯,很难彻底整改;很多问题审计发现后,却无法整改。于是,运用“四单递进,单单相扣”的审计整改流程,按“统筹管理、业财协同、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与“五定”的“双核”原则驱动破解“整改难”的问题,让问题从根本解决,有力促進企业健康发展。

一、构建“四单”整改流动机制

A集团风险防控部将“四单”流程应用于审计管理工作中,构建了审计整改流动机制,分别为下单、接单、跟单、结单四个阶段。

(一)下单

在下单阶段,研究制定整改计划,提出审计整改目标、思路及要求。

(二)接单

被调查单位法人代表亲自签发整改问题接收单,郑重承诺整改,认真交底,定期汇报整改进度,并派财务审计主管人员持接收单到风险防控部领取下发的整改通知书及整改清单。

(三)跟单

风险防控部联合集团相关协同部门进行全程跟踪整改,对整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对于重大问题、反复出现的同类问题,要被审计单位分析产生原因。自检自查、举一反三,从源头上解决查出的问题,做好整改落实,确保在规定时间整改完成。对于确因客观原因无法完成整改项目,预计完成日期,持继跟踪整改效果。

(四)结单

对于整改的问题风险防控部及集团相关部门根据对被整改责任单位提供整改报告及资料进行复核。整改结果验收通过后,风险防控部进行整改事项问题销号、归档并结项;未满足整改方案要求或整改计划期内未通过验收的,根据原因视及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重新确定整改时间节点继续跟进。

二、“统筹管理、业审协同、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整改效果

A集团审计整改的一个核心驱动力是由风险防控部门统一管理,联合全集团管理部门进行跟踪保障,提高审计整改的质量和效率,以举一反三为载体,驱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动力,完善自身机构的制度、流程、系统。确保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价值。

(一)统筹管理、业审协同

审计整改工作不是审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被审计单位的独立工作,必须依靠每个集团权属部门的协同工作,才能形成整改合力。A集团审计部门负责统筹管理,建立审计整改小组,充分利用大监督体系及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既讲审计部署、又讲整改落实,既讲任务分工、又讲各方配合,审计部门作为协调部门,上传下达、督查督办、联席会议、后续审计等方式,与各个管理部门、权属企业在工作联动中形成合力,推动审计工作开展。

(二)举一反三、标本兼治

A集团管理部门从多个角度规范被整改单位的流程,以确保被整改单位的内部控制。一是优化流程。依托审计整改会议的平台,针对审计过程中风险的问题,由分管领导召集被审计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整改会议,按照整改会议要求明确整改措施,明确牵头部门、各专业部门督导,被审计单位与集团管理部门共同治理问题企业,将审计问题内化,将整改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奠基石。

(三)升级审计平台,保障整改落实

为了推进审计整改工作,A集团完善和统一了整改问题台账、整改专项报告、整改接收单、整改通知书的格式及内容,创办了十步整改法的整改模式。把审计整改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将重要整改信息纳入审计整改管理平台,将审计问题按各个不同类别进行统一分类,以风险警示图模式展示分布情况,加强了被审计单位的问题整改进度、状态等情况一目了然,便于及时提醒并跟进调查。

三、总结

审计整改问题是一场“拉锯战”,需要审计整改工作权威性,需要使得上级足够重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作出明确部署,并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二是探索审计整改问责机制。将问责机制的定义、应用情况、问责深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努力实现审计整改的新形势,进一步建立机制,从制度上守住“钱袋子”。在推动整改、促进问责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审计成果,发挥审计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金花.经济新常态下基层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和方法探讨[OL].审计署网站——审计之窗.2016-07-19.

作者简介:姓名高海林(1992出生年份-),性别男,汉民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籍贯,职称初级,研究审计方向。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创新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