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2020-11-28 07:40吴清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摘 要:从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分析和挖掘,将思政要素融入教学内容,建立其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框架,研究课程中的思政教学的构思和措施,提出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希望对其他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提供一点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

一、导师制与全程导师制简述

《教育大辞典》中解释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单独指导的一种教育体制,最早由英国的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开展。学生一入学,有关选择课程、准备测试与生活福利方面,都由导师进行指导[1]。

全程导师制是依托所学专业,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给每个入校新生配备导师,在学业学习、科学研究与思想品德素养等方面全程教导学生的一种交流式培养机制[2]。

相对于一般导师制,全程导师制的不同体现在:在时间上,入学就安排合适的导师,教导学生完成全部学业,一直到毕业为止;在内容上,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学习教导,更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辅导,是全面辅导,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进步;在方式上,是全方位的,导师与党团机构和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全面构建了学生思政与教学培养体系的立体结构[3]。

二、全程导师制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1. 严密的制度安排是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成功的前决条件。任何制度获得成功的前决条件是有一个严密的制度设计,而全程导师制的制度安排重点取决于明确教师职责、落实教师责任。试点职业院校通过不断探索、持续完善,明确了专业导师开展全程指导的八个方面,分别是思想品德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学业职业规划引导、学习计划安排、课余科技创新实践指导、实践环节引导、毕业论文辅导、升学就业辅导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品德培养。这八个方面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育人的观念是相符的,完全展现了如何明确教师职责,推行教师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育人的责任。

全程导师制的开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机制和规范,经过认真学习调研,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程导师制推进方案,对开展全程导师制目的、导师任职条件、工作职业、考核与待遇等做明确规定。积极完善工作规程、工作日志、活动调查表及考核档案等材料,在探索实践中逐渐完善管理和量化考核,确保全程导师制开展有章可循、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运行制度。

2. 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点。但凡科学的制度设计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制度落地、落实,职业院校全程导师制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重点也正在于此。有的试点职业院校印发了《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册》,制定了《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体系》,重点考察“三率”(获奖率、升本率、就业率),并将考核结果与导师年终责任津贴直接挂钩。考核指标共涉及思想教育、学业辅导等6大内容30个观测指标,并有一整套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导师自评、导师和学生互评、通过导师工作手册开展过程管理、导师工作成果量化监督,进而使全程导师制确实取得成效。

3.师生互动是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师生双赢的保障。职业院校的全程导师制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师生双赢,这种双赢取决于有效的、近距离的师生互动。“近距离”就是教育的内容要渗透学生、教育的方式要渗透学生、教育的手段要渗入学生。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思政教育内容要有时代性,要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教育方式上要革新原始的课堂模式,同时要完全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手段,拓展网络交流互动的力量。每个全程导师都针对所在组学生建立QQ群或微信群,随时借助网络开展交流互动。导师辅导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课余阅读、收集和查巡文献资料、加入导师的课题讨论,但这些是导师在课堂教学安排中无法按时、有效开展的[4]。

4.新生入学时采用“1+2”培养模式。把握入学时机,开学一个月内,导师组凭借网络平台或讲座等形式介绍每位导师基本情况,再按照专业班级与教研室对应的原则与新生入学成绩差级随机分组原则,在已分组学生和导师之间运用“双向选择”机制,主要对学生开展专业引导、生活指引与个人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在导师配置上,采用“1+2”的培养模式,即一名高职生安排一名在职教师为导师、一名高年级学生党员或学生干部为导生。依据师生比例,每位导师每学年吸引6-10名学生,经过师生沟通磨合,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研究方向的变化,在导师的建议下申请轮换导师,力求学生的个人发展愿景和本科生導师特长相匹配,努力实现因人而异制定培养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地实现培养目标;完成“导师-毕业生-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纵向梯形团队层次。这种纵向梯形团队也是趋向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方式[5]。

三、供应链管理“全程导师制”思政教育总结

学校应完善全程导师制思政教育制度,主动务实推进。首先,建立全程导师的评选任职与培训制度。职业院校全程导师应选择具有高尚人格魅力、优秀教学能力及深厚科研素养的资深教师来担任全程导师,同时吸收具有良好职业教育素质、主动上进的普通教师。部分教师尽管在专业领域造诣颇多,但对于怎样在专业学习中进行思政教育没有想法与行动,思政教育素养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学校对全程导师统一安排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其次,应制定与全程导师制实施相结合的管理办法,既涉及导师的选聘考核,也涉及导师与学生的奖励办法等内容,确定导师的责任和权力,为全程导师制的推行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如把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纳入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当中,补偿导师一定的工资补贴,调动导师积极性;第三,完善监督评价制度,把学生与导师线下及线上见面互动频次与成果当作学生考核标准,纳入学分制,使导师在学生评优等活动中拥有充分的话语权,督导学生参加导师开展的有关活动。最后,还应为导师指导与师生互动提供必要的场所,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如专门建立交流室、会话中心、创新创业工作室等,解决因场地有限、硬件设施缺乏造成导师与学生不能充分、及时交流的困难。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任务还很艰巨,全程导师制下思政教育功能的完全挖掘是促进新时代教书育人百年大计的强大推动力。其思政教育机制的的发挥,不仅可以充分发掘现有素材讲好身边故事,让学生爱听乐听、入脑入心,持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渗透当代青年,而且有效推进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为新形势下打好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攻坚战建立坚实的基础[6]。

参考文献

[1] 黄立新.浅谈教学团队全程导师制的思政教育功能[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硏究,2015,(3).

[2] 杨仁树.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内涵、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17(6).

[3] 孟海帆. 精心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5,26(8).

[4] 刘念,许承光. "1+X"全程导师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8(10).

[5] 吴鹏宇 付璐. 全员育人理念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14).

[6] 曾祥明,曹海月. 本科生导师制的思政教育功能与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考察[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4).

作者简介:吴清(1974.10),江苏无锡,  硕士,单位: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