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导师制”背景下教师内生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20-11-28 07:45徐怡敏
基础教育参考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内生导师制导学

徐怡敏

教师的内生发展,强调以教师的自愿、主动的追求来促进教师的自觉发展。它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学校需要为教师的内生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多年来,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致力于借助“导师制”平台来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

学校的“导师制”历经十余年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2007年开始的“导师制”试验阶段、2011年全面实施导师制阶段和2013年开启的3年“导师合作制”阶段。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运作,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导学框架、导学课程与实践策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特需产品”,让教师的内生发展有了簇新舞台和长足动力。

继2013年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导师合作制”之后,学校于2017年基于新一轮课题“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自觉发展的行动研究”开启了后“导师制”的研究,以教师的自觉发展促进其内生发展,探索学校在新时代教育变革下引导教师内生发展的新路径。

一、突破常态化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自觉行动

后“导师制”背景下,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引发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性变革,致力于探索建构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学范式,是学校突破教师常态化教学行为的重要着力点。

一是通过教师线上线下讨论及充分酝酿,完善了教学行为,产生了新的“四环节十六字”(以下简称“4·16”)。即:备课环节的“析、集、谋、编”、授课环节的“导、叙、变、结”,还有反馈环节的“选、测、评、省”和辅导环节的“谈、疏、拓、融”各四个字。学校组织教师持续开展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行为“4·16”的研讨与实践,每个教研组或备课组或教师都有突破的关键“字”和特色,从多个层面落实推进;通过各教研组或备课组的磨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对教学行为“4·16”进行深入研讨与实践,并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创新运用,帮助教师发现、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持续推进了教与学行为的更新、完善与突破。

二是致力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学校运用不断升级的AMEQP“网上阅卷系统”“质量分析系统”和“学生学习诊断系统”,实现了网上阅卷与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动态跟踪教学管理,观察诊断教学问题,提供科学改进策略;通过翼生涯教学管理平台,为导师提供导学的记录平台、生涯规划资源与信息、生涯测评工具和专业性指导;通过学科类的信息平台,获取每一位学生在微课、贴吧和个性化作业方面的综合使用信息。

二、开展学术季交流研讨,促进教师精准发展

对教育实践的学术化诠释、归纳、提炼、表达和分享,是学校教育优质、均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最近三年来,学校开展了“学术季”交流研讨活动,引导教师主动追求学术精进。学术季围绕教研活动专题研讨及综述、公开课案例、课题论文或者案例及专家推荐意见开展专题研修,提升教师对“学术”内涵的研与学。学校还以各学科开展“学科节”为前置预热一年一届学术季,特别鼓励教研组开展此项活动。这为教师的内生发展找准了精准发力点。

2019年的学术季是由学校高一语文备课组举办的,围绕高中语文新编教材,邀请了全国高中新统编教材编委会委员何杰教授与学校高中语文教师刘宏燕,面向全区中学语文教师,上了一堂《我与地坛》“同课异构”公开课,让大家既领略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之美,也看到了不同视角下的解析。课后,大家通过“课后辨析”“论坛再析”和“主旨解析”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其中,在“论坛再析”上,学校语文组教师分别交流了论文《单元教学设计与思考》《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谈部编教材的学习测评转变》和《任务群下的学习资源融合》。参加学术季的教师们收获满满。

三、开辟个性化发展通道,形成教师“自育”机制

学校实施的“导师制”打破了年级和班级的固有形态,让学生根据某一方面的喜好自主选择导师组建微型学习团队。导师个体承担导教、导学任务,需要兼顾团队中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既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也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

十多年“导师制”的实践为导师之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特需和跨团队研修创造了条件。从教师到导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给教师们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导什么,如何导,怎样才能导得学生喜爱且有收获,这些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都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导学生的特点进行探索和思考。在多年的探索和思考中,教师积极应对导学带来的新问题,从观念到行为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要求,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互动生成的教师个性化发展“自育”机制。

四、开展教育反思行动,生发教师“多元”思维

2017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开展了教育反思行动,以寻找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提高教师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激发教师的“多元”思维,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

一是通过分组主题讨论研修的方式开展反思行动。例如,“高考背景下,导师内涵、角色定位和职责内涵变化”的讨论,“结合反思行动,在导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方法和设想”的分享等。此外,通过学校翼生涯教学管理平台,教师们可以查阅大量导学资源和资料包,包括视频、课例、教案、生涯教材等;也可以通过“上传—分享—研习”的方式开展自我反思、相互学习,切实提升内生发展的行动力。

二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行动。其一,寒暑假中,在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过程中反思和优化导学策略和方法。其二,撰写“导学故事”“导学案例”“导学反思”等,对已开展的导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其三,将导学课的内容及时上传网络平台,进行分享交流。其四,以指导高中学生撰写三年规划、进行研究性课题实践等任务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行动和自我发展。

三年来,学校通过这样一系列“反思行动”,营造了“全員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并使教师的内生发展有了着力点。以“反思行动”促进教师“内生发展”成为了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新亮点。

今后,学校在继续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将着重构建具有突破性的教师内生发展评价序列或指标体系,通过追踪、反馈、总结、评价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案例,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内生发展评价量化标准,并将其作为丰富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来思考和研究,以不断促进教师的内生发展,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内生导师制导学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立人: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植入式广告的新创意
民办高职获得生机的必由之路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