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烟草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28 07:40阙南萍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烟草管理

摘 要: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媒体作为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其影响已全面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烟草行业因政企合一、国家经营的特殊背景,引发百姓、网民的广泛关注。一次正面宣传能给行业形象增色不少,同样一条负面的网络报道足以给行业抹黑。笔者针对目前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难点及不足,认为应当从“完善制度、加强岗位人员培训、健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强正面宣传”等方面串起完整的网络舆情管理链条,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及行业的良好形象,避免舆论危机。

关键词:烟草;专卖;管理;网络舆情

一、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每一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形成了一个言论的“自由市潮”。在人民网的“观点频道”和“强国论坛”、新华网的“新华言论”和“发展论坛”等各大网站的新闻跟帖中,网民们每天都会就当下的热点或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且对问题的讨论比较深入,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这些来自各网站的媒体言论与论坛(BBS)及新闻跟帖中的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甚至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影响。

近年来烟草相关舆论报道不断,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洪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曝光,接踵而至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卢平被查,旋即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众多网民的关注。由此可见,网络舆情作为当今民情民意的集中反映,其巨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为对社会上重大事态发展的影响,也日益渗透到政治层面。如何对这些网络舆情加以有效的管理已迫在眉睫,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目前我国网络舆情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主体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目前网络舆情的管理仅仅停留在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基础上,已无法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网络发展的需要。由于当前我国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起步不久,管理主体缺位等原因导致管理机制仍不完善。而网络舆情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这就迫切要求明确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充实网络舆情的研究理论,尽快完善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二)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不完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网络成为一个自由宣泄的空间,某些情绪化的意见很容易导致侵权行为、违法行为的产生。目前我国尚未有一部明文规定的法制出台,各项现有制度都还有待完善,法律规章也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清晰明确,有关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总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普及进程。

二、烟草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难点及不足的原因分析

烟草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一是烟草作为国家垄断的特殊行业,多年来一直是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二是烟草执行中央垂直管理,人多面广,受舆论媒体的关注面较广;三是行业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夠完善,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外部因素应归结于:一是全面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社会舆论对烟草行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环境影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新兴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二是受烟草产品分等级营销所带来的社会关注,如网络频频热议的各地公职人员深陷“天价烟”围攻,“天价烟”成为民众发泄对官员腐败不满的一个推手。

三、加强烟草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应“多管齐下”

(一)坚持积极的网络舆情导向,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

加强网络舆论行为的规范与引导是推动行业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烟草行业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究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适时构建网络舆论监督的议事日程,影响受众讨论的议题,引导舆论发展的方向,设定舆论范围,调整受众的情绪。要积极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举办“烟草知识普及”、“服务消费者”“真假烟鉴别竞赛”“卷烟品吸”等主题活动,主动邀请媒体走进烟草,加强信息公开,让媒体真正了解烟草行业的工作性质,争取媒体支持,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加强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员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

随着网络舆情工作逐渐成为宣传工作的重要战场,很多行业都设立了舆情监督员或网络评论员岗位,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研判和引导。网络评论员每日要定时浏览网络信息,明确重点浏览对象,主要为在本地或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论坛和贴吧。对一些负面言论,还要及时协调相关媒体,公开发表客观公正的意见,从不同角度澄清负面不实言论,积极参与网上跟帖和讨论,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

(三)完善行业网络舆情自我监督制度,掌握管理主动权

一是建立和完善行业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媒体和百姓的监督,既可以发挥舆论力量监督行业的工作,又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二是建立“网上信访”制度,收集民声建议。各级烟草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使人民可以通过网络的渠道,发表意见、建议。三是建立和完善违法追究制度。网络舆论监督在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大量的虚假信息,甚至有人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这些负面的影响降低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可信度与权威性,烟草行业应根据国家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管,对网络失实或者歪曲报道要坚决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权益。

(四)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置舆论突发事件

烟草舆论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负面报道或不实报道引发,可能或已经对烟草形象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及时处理的事件。笔者认为要及时处置烟草行业突发网络舆情要制定:日常舆情监测制度、及时高效处理制度、通报制度、和限时办理制度。当舆论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做到一是不回避,第一时间面对媒体和受众,以免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及中伤;二是讲究议程策略,用自己的议程引导舆论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三是保证主流媒体畅通,尽可能影响更多受众的媒体获悉,如新华社、各类省报、主要评论网站等;四是建立发言人制度,确保“一口对外”。

(五)做好正面宣传的集中报道,提升行业美誉度

烟草行业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引领行业文化,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扶危济困、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大对种烟客户的扶持,每年投入几十亿元进行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烟农增收致富。今后需加强正面宣传,进一步彰显“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风采,从而提升行业的社会形象。

四、结束语

烟草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回避、无需回避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管理的好可能对提升行业形象、推动行业发展、争取理解与支持起到意外的收获。同样,一次次烟草行业的网络舆情危机也可能将全行业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行业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坚持正面的舆情导向、加强舆情自我监督、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及积极应对,才能赢得尊重和支持,才能保证行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阙南萍(1987—),女,汉族,江西南昌市人,本科,研究方向:烟草专卖内管方向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烟草管理
烟草产品展厅设计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营销管理
一地烟草,半世孤独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