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日常监督理念方式提高派驻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治理效能

2020-11-28 07:40何琳玲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摘 要:如何将主动性、过程性、精准性、开放性落实在日常监督中,发挥派驻纪检监察机关的最高效能,是构建高效、权威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求。本文从上述诸方面进行了阐述,将其归于监督首责、精准监督加以以点带面的监督全覆盖、融合监督的理念和方式里,以期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效能。

关键词:主动监督;精准监督;监督合力;监督治理效能

深化日常监督理念方式创新,推进“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粗放监督向精准监督、关门监督向开门监督”转变,是纪检监察机关做实做深做细日常监督、构建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的基本要求。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应紧密联系实际,在创新监督理念方式上下功夫,不断构建纪检监察、巡察、法务、审计、财会等监督力量相互协调的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治理效能。

事实上,非日常的诸如突击性的监督工作,毋庸置疑地有着突破性的效应,但那是一种有条件的、非常态的状态。而日常工作才是持久的、长效的,理应引起更高程度的重视和投入。只有日常工作做好了、做全面了、做细致了,从而形成机制的、方法的、作风的、态度的工作状态、工作形式和工作方法,那么,我们的监督工作才会是扎实和高效的,才能有力地为我们的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一、主动监督突出政治监督首责

纪检监察机关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本质上是政治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要始终坚持做到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通过督促被派驻单位党组织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民主生活会、党建工作暨党风廉政会等方式,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中央纪委和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以及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当前尤其要强化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督促各级党组织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以约谈提醒、督导检查、严肃问责等措施,强化派驻监督职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被派驻单位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带动其他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落地。

要将政治监督落在实处,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达到相应的认识高度,牢固树立政治第一的意识、观念和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则坚决做到讲政治、讲原则,不能有任何角度、任何程度的“宽容”和松懈;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通融”和妥协。

二、精准监督紧盯“关键少数”推进监督全覆盖

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第一职责,关键是要做到“精准”。精准,既是效应性的,也是示范性的。抓好精準监督,有着提纲挈领的效能。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工作重点,才能做到更有力、更有用、更有效,才能更好地带动全面工作。

派驻纪检监察组要紧密结合被派驻单位的行业特点,围绕“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的决策和执行,紧盯“关键少数”,强化靶向监督思维和靶向监督实践,探索和实施对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监督的有效举措,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同时还要瞄准“风险”岗位、“风险”事务,进行重点性、针对性监督,并结合健全廉政档案和群众口碑说明机制,特别严把选人用人关,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情形的发生,在重要环节、关键环节上下功夫。

精准监督必须严格处理好紧盯“关键少数”与监察全覆盖的关系,要做到以点带面,不留死角、不遗漏洞、不放细微,同时要聚焦生产经营核心业务,深化与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统筹联动,强化分支机构监管,深化监督全覆盖。

三、融合监督构建权威高效监督体系

建立多向联动机制,把各种监督有机贯通融合,形成互补互促的监督体系,是纪检监察机关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有效做法和手段。

多向联动机制,需要发挥纪检监察的主导作用和功能,并全面做好合作、协调、统筹工作,才能形成有效合力,有效地解决问题。

派驻纪检监察组要不断深化纪检监察和内部巡察,健全和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审计、财务、法务等专业部门的探头作用,延伸监督触角、整合监督力量,以纪检监察和巡察监督带动审计、财务、法务等专业监督,健全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监督体系。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紧盯重大投资和建设项目,对项目论证、决策、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从严惩处国有企业存在的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持续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四风”,尤其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严格整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切切实实地解决“四风”隐形变异等问题。

四、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

要做好监督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机制的形成和运行、任务的落实和完成,都得靠人来实现。因此,建设一支始终坚持理想信念,遵守政治纪律,思想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的队伍,是达成我们工作目标的关键。

其一讲政治、讲纪律、讲原则、讲团结、讲敬业是队伍建设的首要条件,也是队伍过硬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抓好、抓实、抓到底。其二着力夯实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这亦是监督工作的专业基础和前提。要加强队伍的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队伍的理论修养和知识素养。其三着力提高队伍的专业胜任能力。这是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才能做到放矢有的,才能够处理好相应的问题。其四充分挖掘队伍的行业专长能力。纪检监察工作者对某一行业、某种岗位了解程度、熟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效地展开工作,越有利于准确地抓住问题,亦是达成实事求是的可靠性的一种保证。因此,要加强队伍的专业培训和业务学习,根据人员专业背景进行优化配置,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要使日常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和推动各项事业的健康进步和发展,纪检监察首先应该做好的是日常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长期深入地进行包括防范教育、防范宣传等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于实际工作中则必须将主动监督、精准监督、融合监督作为我们工作的理念并形成工作机制,成为我们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同时严格打造好纪检监察队伍,保障监督工作的有效展开和推进。

参考文献

[1] 石伟通.如何在基层工作中履行好监督职能. 青春岁月. 知网空间.2018.21

[2] 胡汉军.履行第一职责,强化日常监督 [j]支部建设. 山西 太原.2019.12

[3] 刘清.“四个注重”抓实日常监督 [j]当代江西.江西南昌.2019.5

[4] 大连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敬业、精业、作风过硬”的内审团队.中国内部审计[J]北京.2018.7

[5] 张锋.不要把审计技能丢了.中国内部审计[J]北京.2018.12

作者简介:何琳玲 四川成都 会计师 从事监察审计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