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020-11-28 07:40王双双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化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必然性;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极大特殊性对理论发展的特殊需要。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原来典型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社会性质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中国革命只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既不同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同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更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中国社会和中國革命的这种极大的特殊性使得中国的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在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从来没有提出过的新问题。因而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加以中国化使其变形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历史地提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从毛泽东1930年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到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熟谙和对中国国情的深刻了解。

其次它昭示了我党对异域文化相互交融这一发展规律的自觉体认。经典性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文化的土壤。因此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从文化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它在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相互选择的过程。不同文化系统在各自演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步性由此造成了不同文化之间在历时性展开过程中的时间落差从而形成了异域文化之间的势位差。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史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是近代文明充分发展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它标志着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划时代的确立,是近代文明孕育出来的时代性最强的先进文化。青年毛泽东和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艰难的文化选择中都把文化的时代性置于首位,毅然选择了处在时代最前沿的马克思主义。而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应,并在文化领域中取得了指导地位的时候,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便开始由时代性转向了民族性方面。因此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提出了“中国化”问题,完全合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逻辑。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异域文化相互交融一般规律的自觉体认和纯熟应用。

再次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加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中国化”问题提出以前,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和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为中国无产阶级所认识和掌握,并日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分析中国革命的实际。早在20年代就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然而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这些光辉思想当时并没有在全党占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重存在,对中国革命的主观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路线错误,几乎丧送了中国革命。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抗战开始后如何在中国革命的实际中进一步广泛应用马克思主义,并在应用和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其中,中国化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之所以需要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契合中国需要。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就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无法前行。但这种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中国化的。只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方向,才可能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原则,它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作用,必须与它的对象密切结合。如果脱离了中国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就会教条化、抽象化。毛泽东同志曾风趣地说过,“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比狗屎还不如,狗屎还能肥田,教条主义一点用也没有。”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中取得巨大成就,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实践成果——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的最好评价。

中国是世界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多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出版物最多的国家,也是在实践中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国家。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最宽广的舞台和创造性发展的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阐明了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两条实际根据:中国实际、时代特征。坚持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统一,实际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的统一。深刻理解这个统一,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真理的具体性。世界上没有抽象真理,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在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不论搞革命还是搞建设,都只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当然,在中国更不同于其他各国,因为中国在国情上更具有特殊性。

参考文献

[1] 陶德麟,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北京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3] 丁俊萍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作者简介:王双双(1992-),女,回族,籍贯:宁夏,硕士学历,单位:宁夏大学,研究方向:人类学/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中国化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