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的形成与演进

2020-11-28 07:40姚娜王本兴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姚娜 王本兴

摘 要:人与住宅,作为农村必不可少的核心元素,近年来,农村成为越来越多“候鸟式”农民的居住地,越来越多满是烟火气的农村演化成为稀疏零落的“空心村”。本文梳理了“空心村”的内涵特征,并围绕人口外流与宅基地闲置两个因素入手,分析“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并且对“空心村”的治理进行思考。

关键词:非正规经济;人口外流;宅基地闲置

一、“空心村”的内涵及特征

“空心村”通常被学者们从经济和地理两个角度进行解读,学者王进军和张业是较早从经济学角度解释的,认为这是一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耕地荒芜、人力资源匮乏、资金流向城市的现象。在地理学中也被称为“农村聚落空心化”“乡村聚落空心化”“住宅空心化”“空洞村”等,其本质是城乡转型的一个演化过程,主要表现在“人走屋空”,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向外围扩展,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等方面[4],本文主要关注点在于“人走屋空”方面。

二、“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1、农村人口外流与“空心村”。经济层面。随着非正规经济(低报酬、低稳定性、低或无福利、没有国家劳工法律保护的就业图景)在我国的高速发展,2亿多农民工因此成为非正规经济就业的主体,非正规经济创造了诸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赋予农民非农就业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收入,相比农民从土地中可获得的报酬,非正规经济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2]。具体来说,农村收入较低、缺乏发展机会、城乡收入差异较大成为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推力,此外,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生活水平较好也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口外流,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外流[7]。

制度层面。城乡二元结构在“农村空心化”“空心村”的研究中是一个普遍的讨论主题,我国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是“农村空心化”产生和加剧的制度根源[5],学界往往把城乡二元结构视为农民难以融入城镇的“结构性约束”,把“半工半耕”视为国家有意识的制度安排加固的“不合理劳动力再生产模式[8],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农民可以借用这一结构提供的 “规则和资源”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获得收入最大化,从而为他们提供了向城镇流动的经济基础。这是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城市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的同时,农村仍然对农民实行保护,城乡二元结构构成农民家庭通过代际分工方式汲取城乡经济资源的制度基础[3]。

总的来说,农村发展落后,无法更好的满足农民的需求,而城市为农民提高收入,追求更高的品质生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二者共同构成了农村人口外流的推力和拉力,是农村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

2、农村宅基地闲置与“空心村”。宅基地闲置是“空心村”形成的一个重要表征,也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宅基地闲置的分析,对探究“空心村”的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农民的建房意愿与传统观念对造成宅基地闲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农村宅基地闲置主要有建新不拆旧闲置、继承宅基地闲置、批而不建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4种类型,其闲置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一户一宅”政策落实不到位、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虚位、宅基地流转限制[9];从农民自身来说,农民工回乡建房受到建房成本、建房能力、住房需求以及政策因素等方面影响,而且从现实反映来看,农民工回乡建房的行为可能是非理性的,因为这种行为使农民在城乡之间都遭遇问题,比如在城市,农民为了储蓄压缩开支导致其居住条件恶劣,在农村,住房利用效率偏低甚至闲置空置[10],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农民“进城打工、回乡建房”,因为农民工回乡建房不仅能够满足改善家庭当前居住条件的需要,而且住房在农村也是消费攀比的主要对象,是财富、才干和社会地位的象征[11]。长期来看,建房也可以看做一种长期投资,作为农民年迈时的生活依靠和财产积累,也就是说农民回乡建房行为同时包含了住房需求动机、炫耀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10];另外,在农村熟人社会这么一个传统背景下,农村土地和房子成为农民难以割舍的要素,农民对农村深深的乡土情怀致也是使农民工回乡建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且从外部因素来看,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民建房给与了重要的支持,也是农民工建房的一大吸引力。

总结来说,“空心村”是农村人口流动与农村宅基地数量相矛盾的产物,是农村人口的外流与农村房屋住宅建设相互影响的结果。

三、“空心村”的影响

“空心村”的形成虽然一定程度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空心村”极大阻碍了农村的的现代化发展。

其一,农村自主发展力量薄弱,留守问题加剧。随着农村年富力强素质好的青壮年的外流,农村生产停滞不前、农村建设的力量减少,农村社会也缺少活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留守的老人生活收入来源不稳定性上升,精神生活单调,养老问题面临威胁,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的质量下降,对亲情观念意识逐渐淡化[12]。

其二,农村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村建设散乱。由于耕地的季节性抛荒,,农资源的不到充分利用,给农业生产的技术的更新和进步带来巨大挑战,农业发展受到巨大的冲击;村民自主选择房屋建设地点,造成布局散乱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基础建设的难度,废弃的老旧房屋,严重影响村庄的居住环境,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13]。

其三,农村文化传承缺失、断裂,农村优秀文化逐渐衰落。外流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后对城市文明更 具有认同感,并积极向城市文化靠拢,其后代更是很少能够体会和感受农村的文化习俗,更别提能够传承一些农村的优秀文化了[13],除此之外,他们也很少能够受到农村“熟人社会”之间的那种邻里情谊的熏陶,对传统农村的认知了解越来越少,对农村的眷恋也渐渐消失了,对农村的认同感自然也就降低了。

四、“空心村”的治理

关于“空心村”的治理,学者们从不同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案,包括从经济层面调整农业结构,实现農业生产技术进步、最终达到乡村兴旺目标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的吸引力;制度方面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创新治理模式等增强农村治理能力;社会方面完善增强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的硬件基础;文化方面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农民传统观念来挖掘农村人力资源优势。

总之,“空心村”问题加剧,随着而来的是传统村落消失的数量的增加及消失速度的加快,如何有效了解、认识、治理“空心村”,如何让农村走上自主发展路径,最终留住能够寄托“乡愁”的农村,将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 黄宗智. 中国被忽视的非正规经济:现实与理论[J]. 开放时代,2009,(02):51-73.

[3] 夏柱智,贺雪峰. 半工半耕与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J]. 中国社会科学,2017,(12):117-137+207-208

[4] 解彩霞. 现代化·个体化·空壳化:一个当代中国西北村庄的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14

[5] 刘彦随.耕地资源潜力重在空心村整治[J].科学时报,2009 (2).

[6] 刘彦随,龙花楼,陈玉福等.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7] 于水,姜凯帆,孙永福. 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42-49.

[8]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88页。

[9] 魏晖,巩前文. 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类型及分类治理对策[J].世界农业,2020,(10):13-19+135

[10] 胡建坤,田秀娟. 农民工回乡建房行为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12,33(12):53-60+111.

[11] 姜长云. 中国农村住房消费需求研究[J]. 调研世界,1999,(10):21-24+20.

[12] 刘兵兵. 海林市空心村问题及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3] 肖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村“空心化”治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