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性与德行关系的再思考

2020-11-28 07:40马梓箐
西部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性关系

马梓箐

摘 要:在中西方的伦理学中,德性与德行一直是一对有联系的概念。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质,德行则是指人的外在品行,德性要通过德行来表现,德行又是德性的反映。重新思考德性与德行的关系,对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尼各马克伦理学;德性;德行;关系

《尼各马科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经典之作,在书中,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德性与德行之间的联系,对中西方近现代伦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何为德性

(一)德性的内涵。德性是古希腊伦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功能,之后德性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逐步地演变成指任何人、生命物或者器物具有的优点。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灵魂的状态有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必是其中之一。”在这三者中,能力是自然赋予的,而德性不是自然所赋予的。人们并不会某种情况下去称赞或谴责能力,而是去称赞德性和谴责恶。感情是指愤怒、嫉妒、怜悯等一些情感,同样人们也不会去称赞或谴责感情;德性是出于主动的选择,而感情显然不是出于主动。由此可见,德性不是能力,也不是感情,那么只剩下品质了。但我们不能单说德性是品质,还要说明德行到底是怎样的品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说到,“每种德性都既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例如,牧羊犬的德性就是使牧羊犬本身的状态好,又可以使得它可以牧羊;那么人的德性就应该是使得这个人本身状态“好”,又使得这个人能够圆满完成日常活动的品质。

(二)具体的德性。1.勇敢。亚里士多德认为,“勇敢是恐惧与信心方面的适度”。人们对坏的事物都是有恐惧心理的,这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所有人对同一件可怕的事物有同样等级的可怕心理,人们承受事物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人在极限状态下爆发出来的勇气是不可估量的,勇敢的人在面对一样的处境时也是足够勇敢的。所以,勇敢的人在遇到那些可怕的事物的时候虽然会感到恐惧,但他有信心去战胜这些事物,这也就是德性的目的所在。2.慷慨。慷慨并不是简单地给另一个人财物,对财物使用最佳且具有处理财物的的人,才是具有慷慨这一德性的人。德性的行为给人的感觉是愉悦的或者是不带痛苦的,所以慷慨的人会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别人财物,比如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环境下,来给予适当的人一定适当数量的财物。慷慨的人也不会去索取,因为德性的目的是行善而不是接受善的对待。3.友善。在生活中,有些人是谄媚的,别人说什么都会赞同,人云亦云;而有些人则相反,别人说话他们什么都反对。显然这些品质是要手到谴责的,那种居中的品质才是受称赞的,也就是友善。一个人具有友善品质的人,会以合适的方式赞同所该赞同的,反对所该反对的。友善的人做事情适度,对于地位高的人和普通人,熟人和不太熟识的人以及其他区别的人们,都会以不同却合适那些人的方式同他们交往,给他们舒适的感觉。

二、何为德行

(一)德行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这种合乎德性的行为并不是因为它们具有某种具体的德性,例如友善或者勇敢,这个人他还必须要出于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包括:首先,这个人他必须对行为所处的环境是有意识的;其次,他的行为必须是出于选择的;最后,他必须是出于一种稳定品质而去选择行为的。所以,一个被称为友善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做出了友善的行为,而是像友善的人一样做出了友善的行为。所以道德行为是出于选择的,是事先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决定的,是一种自由的行为。

(二)德行的选择。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行为分为出于意愿和违反意愿两种,在这个基础上他又提出违反意愿的行为是被迫的或出于无知的这个观点。因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台风、暴雨、地震等不可抗力或他人威胁,是被迫的行为。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是因为恐惧某件事情或出于某种目的,这种行为是出于意愿还是违反意愿就会有争论了。“出于无知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出于意愿,然而它们只是在引起了痛苦和悔恨时才是违反了意愿的。”因为当一个人因为无知而做了某件事,他也没有因此感到后悔和内疚,就不能认为他的这个行为是出于意愿的。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痛苦,也不能说他违反意愿的。所以,违反意愿的行为是出于被迫或出于无知的,那么出于意愿的行为就是行为者在了解行为的所处环境和性质做出的选择。

三、德性与德行的关系

(一)德性与德行的一致性。在一致性这个方面,德性与德行是相通的。虽然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两种,但是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这种划分是为了更方便研究人的德性,根据获得途径不同而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或者德性与德行,而不是真的因为存在着这两种相反的德性去划分的。

德性是“得于内”的,是指一种人的品质,这种品质主要表现在人主动去追求善的行为上。德行是“显于外”的,是指人因为某种目的而出于选择的道德活动。我们不是先成为有德性的人再去做合乎德性的事情,而是做了合乎德性的事情后我们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德性的养成是德行逐渐内化的结果。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人变得勇敢,有人变得懦弱。只有做有德性的事情才能成为有德性的人,而成为有德性的人之后又能更好地促使我们去做有德性的事情。

(二)德性与德行的非一致性。在德性与德行之间,有的学者就提出它们之间可能会有的八种存在关系:知善之当行而行、知善之当行而不行、知不善之不当行而不行、知不善之不当行而行、不知善之当行而行、不知善之当行而不行、不知不善之不当行而行、不知善之不当行而不行。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会受到自身德性水平的差异、行为所处环境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德性与德行两者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甚至冲突的现象。这种不一致的現象首先表现在并非只有有德性的人才会有道德的行为,一些坏人之人也会在一些特殊的情景下也会有一些善的举动,一个恶贯满盈的人也会可怜别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不能因为他一时的善举,就判定他是个好人,是个有德性的人,而是要考察他的善举是否与他的内在的品质相符合。另外,德性与德行的不一致还表现在,在某种情景下在有德性的人身上也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一个有德性、善良的人在受到强制或者受他人蒙蔽的情况下,也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但是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并非出于他自愿,有可能这些行为是出于其他目的,不是想做坏事,所以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应该被谅解。

结 语

亚里士多德提过,我们探讨德性是什么,不是为了理解其定义是什么,而是为了能够成为有德性的人,不然我们的努力就白白浪费了。对德性只停留在了解的阶段是不够的,我们要做到投入实践才能够使得我们变得更好。实践也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关键,道德品质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思想,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培养德性、践履德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超兵.德性与德行的关系——论《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德性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02):53-56.

[2] 萨·巴特尔.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5).

[3] 谭智秀,张艳婉.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道德德行的养成及其根据[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30-31.

[4] 孙琳.亚里士多德的德行思想及现实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07-208.

[5] 李文峰.论德行与德性之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04):19-21.

猜你喜欢
德性关系
论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勇敢德性的培育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现代德性伦理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