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重构”策略分析

2020-11-28 07:45王荟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重构直线图形

王荟

教材重构思想源自学材再构的理念,其中心内容是“重组教材内容”,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再单纯地依赖教材,而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教材作为参考,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为教学依据,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教学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导,是给学生传授新知识的关键.教师需要有专业的学科基础,认真备课、及时授课、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和考察.另外,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在基础教学内容上关注教学方式的适当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自学的习惯,敢于思考,面对问题积极与同学和师长沟通,接受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其理学思维,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对数学的兴趣度和掌握程度.

二、圆的教材设计点

1.内容丰富

圆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曲线几何图形,对之后的几何学进修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圆”这一章中需学习的旧知识不多,多是要重新开始学习的新知识,一共有40多个新概念和定理,如圆心角、弧等,课程内容丰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很多.

2.教学要求高

因为“圆”是最关键的基础知识,所以教材对这章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八大学习目标,且分散为40个小目标,比如熟练掌握切线的概念、垂径定理的证明.在这些方面教学目标配备着不同的动词,表明不一的学习务求,分为结果型目标和过程型目标两大类.所需大概掌握的知识点有8个,理解的有17个,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使用的有6个.所以,相比其他单元,“圆”这一章中的学习要求更多.

3.知识跨度更大

在“圆”的基础知识中牵连着直线性质和曲线内容.所以,对这一章的学习可以分为直线图形——曲线图形——立体图形,教学内容的深入和新层级知识内容的出现让教学容量不断增加,知识的跨度也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突破自身原有的学习思维,把已有知识和经验加以深化,能连接到教学内容中,尽量缩小知识内容跨度的断层感.

三、教材重设实行方法分析

1.重建网络,递进教学

第一,将教材知识网络重新进行梳理.初中数学学习很多都是在直线和圆组成的复合几何图形中开展的,学生接触到的新知识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所以,可以借助学习直线几何图形的教学思路进行,把其引导到教学中.比如,原先的第一节课只是对圆的概念和定理进行介绍,目的性不强,我们可以将这一专题划分为四个部分,即点与圆、直线与圆、角与圆和多边形与圆.学生也可联系之前所学的直线图像的思路,即点到线、线到角、角到多边形的学习过程,进而实现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

2.内容充足,实现同步

将这一章的内容使用网络结构加以划分可以确保学生系统、科学地学习,教师在后续需把所学的内容加以重组.为了保证学生所學内容是完善的,重组时不能对内容进行删改.例如,在学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中可以把圆心、半径和直径结合起来,一同组成点与圆的专题讲学,让原先的教材编程模块化,从而避免原有教材中点和圆关系探究分离的问题出现,让学生对前后所学知识的关联性有更深的理解.

3.语言重组

人教版的初中数学课本经过修订和完善,其中的文字和图片、公式都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有很强的使用性.但当教材重组后原先的表达和逻辑必然有所改变,所以需要对教材做出一定的调节和修整,从而补充原教材.例如,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圆的重构思路分成点与圆、直线与圆、角与圆和多边形与圆四个模块.在教学中一些知识点可以进行后放,比如“弦”的性质与概念教学可以与直线与圆结合起来,重组为直线与圆相交时会产生两个交点,之前的部分就是弦;而在学习“圆”的对称性教学时教师要体现出直线与圆的版块属性,可以基于原教材圆的轴对称性定义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直径所处的直线都可以作为圆的对称轴.在重构后我们可以换成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可以当成圆的对称轴,从而将“直线”突出,将“直径”减弱.

重构教材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将参考价值不大的内容减弱,加强重点内容,引领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将不同知识进行链接,从而提升其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重构直线图形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画直线
两条直线 变变变
画直线
分图形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找图形
图形配对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