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拐点将至?

2020-11-28 07:31夏青
农经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存栏规模化猪瘟

夏青

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到,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下降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1个百分点,其中禽肉产量增长6.5%,牛肉、羊肉、猪肉产量分别下降1.7%、1.8%、10.8%,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1.7、0.7、8.3个百分点。生猪生产逐步恢复,三季度末,生猪存栏37039万头,同比增长20.7%;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822万头,增长28.0%。

10月21日,农业农村部就2020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回答相关提问时介绍说,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全国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养猪场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很高。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到今年9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已经连续12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8个月增长,特别是今年的6月份和7月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这是生猪生产恢复的两个重要的时间拐点。8月份、9月份增幅进一步扩大,9月底能繁母猪同比增长28%,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0.7%,照这个趋势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陈光华表示,今后一个时期,猪肉供应形势还会越来越好。近期组织专家分析和测算,综合考虑生猪生产恢复情况、猪肉进口、消费需求变化等因素,明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的供应量同比会增长30%左右,价格总体上将低于上年的同期水平,不會再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能够保障过年期间老百姓碗里不缺肉。

产能持续增长

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推动下,今年养殖场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高,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前三季度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为2838万吨,虽然同比下降10.8%,但是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个百分点。

据陈光华介绍,生产方面,今年3月以来生猪出栏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前期新增产能正在陆续释放。进口猪肉也在增加,1至9月进口量为328.6万吨,同比增长132.2%。价格方面,9月以来猪肉价格连续9周下降。

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表示,前三季度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养猪场,复养了1.34万个空栏的规模养殖场。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6%。后期随着能繁母猪增加,生猪存栏量增加,出栏量也会很快增加。供应上去以后,价格将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表示,从周价格来看,截至10月份第4周,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500个集贸市场生猪价格连续12周下跌:从2020年8月份第1周37.24元/公斤跌至10月份第4周29.82元/公斤,累计下跌26%。500个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2020年8月份第4周的56.09元/公斤,连续9周下跌至10月份第4周的47.66元/公斤,累计下跌18.3%。

朱增勇表示,全国商品猪供给实现恢复性增长,是猪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今年前9个月,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为11138.38万头,虽然同比仍然减少了28.3%,但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9月份环比增长9.0%,标志着生猪供给底部回升拐点已出现。

据悉,前三季度全国新建投产了1.25万个规模养猪场,1.34万个空栏规模养猪场复养。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86%。

据监测,今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2个月增长,生猪存栏也连续8个月增长。

“特别是今年6月和7月,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先后实现同比增长,这是生猪生产恢复的两个重要拐点。”陈光华说,8月、9月增幅进一步扩大,“按照这个趋势,我们有信心实现全年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

国家生猪市场首席分析师夏晨丰介绍说,这一轮生猪周期确实已经过了价格高点。从今年产能的数据看,能繁母猪存栏、生猪存栏都已经同比转正,而环比增长更是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开始。猪周期当前已经处在顶部区域,后面整体趋势应该是向下的。能繁母猪是基础生产力,当能繁母猪的存栏数量触底反弹并稳定增长之后,就可以预见到未来生猪存栏、猪肉供应肯定会不断增加。一般能繁母猪存栏增加后9—10个月,市场上的生猪存栏就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和能繁母猪存栏相比,生猪存栏离猪肉供给端更为接近,生猪存栏量的增长说明猪肉的供应将走出底部。当这批生猪未来能够投放到市场的时候,价格肯定会有所下降。“从长期看,这个指标一定可以证明猪周期已经进入下行的状态。”夏晨丰说。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公司探索和推广大棚养猪模式,严格进行基因鉴定保证种源质量,并将部分自育肥场临时改造成种培场,加快种猪培育。同时,积极研究和实践三元母猪回交技术,促进存栏种猪和自产仔猪数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已投入运营的项目产能达到1800万头。

今年以来,农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猪稳产保供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生猪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生猪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9月末,农业银行生猪全产业链贷款余额达到525亿元,比年初增加290亿元,增长123%,其中生猪养殖贷款余额319亿元,比年初增加221亿元,增长225%。信贷支持生猪相关客户数20.24万户,比年初增加15.03万户。

据介绍,农业银行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着力加大信贷投放,深入推进生猪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第一时间明确“年出栏超5000头猪场”“500家出栏超3万头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等重点支持名单,组织各地分支行逐户开展对接,积极支持生猪养殖农户补栏增养,加强对生猪饲料、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相关产业支持,确保生猪生产和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同时,专门出台“支持生猪产业发展19条专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支持生猪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豬企扩产

3月5日,新希望公告,决定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建设10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43.59亿元。

6月29日,正邦科技发布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80亿元,约32.19亿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前,正邦科技在2019年年报中提到,2020年公司生猪出栏量将保持较快增长,出栏规模预计为900—1100万头。

天邦股份在7月8日披露,拟投资23.85亿元建造(含改造)西式母猪场、公猪站等合计26个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形成12.42万头母猪产能。10月16日,天邦股份称拟投资7.9亿元建造(含改造)西式母猪场4个,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形成5.48万头母猪产能。

牧原股份则年内多次发布设立子公司公告表示,已陆续在北京市房山区、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等多地区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9月13日,牧原股份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等。其中,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将达88.6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额达51亿元,将投资23个生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接近68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总投资22.8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额达19亿元。

9月17日,新希望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继续加大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拟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年出栏4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四川凉山州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河北石家庄年出栏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上述项目投资额共计18.26亿元。另外,公司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市精武种猪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100%股权。

10月20日,正大集团、三亚万宝实业有限公司、三亚惠民村镇银行在位于澄迈县老城开发区的正大(海南)农牧有限公司会议室签订了海南50万头生猪项目合作协议。本次合作主要内容是,三亚万宝实业在已有生猪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拥有农场土地和自有资金的优势,按照正大集团的技术标准,建设50万头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正大集团按约接管经营整个养殖场,将从种猪、育苗、育肥等全产业链引进正大集团的先进技术和规程进行运营,力争在三亚建设一座集种猪优育、养殖技术先进、动物保健优异、污水处理达标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循环养殖业的标杆基地。

温氏股份则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成立种猪事业部。

此外,大北农、傲农生物等也纷纷发布公告,提出将新建猪场、收购企业,继续加码生猪养殖业务。除了上述生猪养殖行业的企业在快速扩大产能外,部分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等也加入到“养猪大军”中。

规模化趋强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畜牧业在加快升级,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一半,达到了53%,生猪生产恢复好于预期。

毋庸置疑,此轮猪周期以来,生猪养殖的市场格局发生着明显变化——规模化养殖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比不断攀升,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因素后,这一变化的节奏进一步加快。

近十余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比例逐步上升。受前期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比例进一步提高。

根据招商银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化(500头以上出栏)占比,2007年为26%,随后逐年递增至2017年的46%。

2016年4月,农业农村部在《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 (2016—2020年)》明确提出“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场户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主要任务,且提出到2020年,我国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要达到52%。根据2019年9月出台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到2022年应达到58%左右,到2025年达到65%以上。

夏晨丰认为,由于前期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现在对规模化企业来说正是发展的好时机。因为猪肉市场供给缺口较大,目前政策也在积极引导规模化发展,而中小散户又不太敢进来。

此外,当前环保要求趋严、仔猪价格处于高位等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小散户养殖生猪的成本和风险,所以是规模化企业扩展市场的较好时机。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国生猪养殖仍处于规模化进程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到2017年虽已升至46%,但参考美国成熟市场规模养殖 (1000头以上)出栏占比可达到90%以上,从中长期来看仍有很大的空间。

规模化养殖占主导地位后能否摆脱猪周期呢?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多轮猪周期,其中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但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

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市场供应偏紧,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也被业界认为是进入了一轮新的猪周期。

猪周期循环轨迹一般为: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而背后的根源是在市场消费总量较为平稳的情况下,由于猪肉供给量的起伏造成市场供需不平衡,最终导致猪肉价格的波动。

随着规模化养殖逐步占据生猪养殖市场的主导地位,与广大散户相比,大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市场信息更透明,养殖规模也会更加稳定,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很多散户因猪肉价格波动快速进入或离开而造成生猪出栏或存栏量较大起伏。

那么,随着规模化不断提升,会不会意味着未来猪周期会出现什么变化,甚至会因此而消失呢?

对此,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认为,中国的猪周期不可能消失。市场上猪肉价格与生猪产能相互影响,会周而复始地变化。中国的生猪养殖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目前并没有垄断或者寡头的现象。虽然美国、欧洲等市场规模化养殖比例较高,但它们仍然有猪周期,只是波动得相对更为平稳,没有国内市场这么剧烈。

冯永辉解释说,中国的生猪市场目前还处在快速转型期,所以市场在发挥配置资源功能的时候,传递出的信号对生产者的刺激也比较剧烈,并带来较大的产能变化。而在生猪养殖规模化进一步发展之后,依然会存在猪周期,只不过是周期的波动幅度会减小,周期的时间也会被拉长,可能会从现在的三四年一个周期变成七八年一个周期。

夏晨丰也持有类似的观点,并认为从近两轮猪周期中已经呈现出一种倾向,即猪周期的长度变长。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中小散养户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生产,由此导致周期快速开始和结束。而当规模化养殖提升以后,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占比超过一半后,由于自身投资比较大,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强,即使在周期下行过程中出现了亏损,规模化养殖可以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这样周期的时间与之前相比就会更长一些。

“即使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企业之间依然会有竞争,而且所有企业一定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一定会有行为去影响生产过程,市场的供应就不会保持平稳,而是必然会出现波动性。”夏晨丰表示,基于此,即便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猪周期还会存在,不会消失。

强化疫情防控

秋冬季是动物疫病多发时期,如何做好防控、确保来之不易的生猪生产恢复势头是关键所在。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今年以来共有9个省份报告发生19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8起,野猪疫情1起。随着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措施逐步落实落地,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提高,养殖、调运、屠宰等环节风险得到了有效管控。

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印发《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化解非洲猪瘟发生风险,促進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确保猪肉等重要副食品有效供给。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全国非洲猪瘟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植,污染面较大,疫情点状发生的态势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随着秋冬季气温降低,清洗消毒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加上种猪、仔猪调运频繁,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如果防疫措施不到位,不排除出现区域流行的情况,影响甚至阻断生猪生产加快恢复的进程。”陈光华说。

为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受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委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提出五项技术措施,供广大养殖场户参考。

一是做好非洲猪瘟等关键疾病的防控。要做好防控工作,首先要加强异常猪只的监控;其次要做好猪场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进出场区的频率;第三,做好常见多发病的防控。

二是做好猪舍防寒保暖保温与通风是气温骤变季节猪场管理的关键。

三是严格执行科学的消毒程序。主要消毒环节包括人员消毒、车辆消毒、物资消毒、环境消毒、猪舍消毒、饮水消毒、废弃物消毒。

四是适当调整日粮配方,做好日常饲养管理。首先要适当提高猪营养摄入量;其次要尽量饲喂干粉料,或采用湿热水拌料饲喂;第三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哺乳仔猪的管理。与此同时,要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在气温较低时,饲料中精料供给量应比平时增加15%。

五是做好种猪培育,实施自繁自育。自繁自育有利于防止带入外来疫源,如果确实需要引种,应事先做好相关疫病检测工作,防止购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

据了解,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推动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完善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增强早期监测、发现、报告和处置能力;继续与市场监管、林草、海关等部门密切配合,强化信息共享和措施联动,切实抓好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确保疫情不反弹,为实现生猪生产恢复目标提供有力的防疫保障。同时,农业农村部将督促指导各地严格养殖、调运、屠宰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监管。坚持开展入场采样监测,结合11月份开展的秋防检查,督促各地落实防控措施。加快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力争年底前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无疫小区,带动养殖场户提升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风险与挑战

在生猪产能逐步恢复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不能忽视。

饲料与防疫是生猪养殖的上游,决定了生猪养殖的成本和效益。一般情况下,标准化规模养猪场防疫成本不超过养殖总成本的2%,而饲料成本占比达到60%。不过,非洲猪瘟发生以来,规模养殖场普遍加强消杀工作、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防疫成本随之增加。

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饲料分为预混料、浓缩料和全价料。预混料=维生素+矿物质+载体,浓缩料=预混料+蛋白质饲料,全价料=预混料+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预混料与浓缩料都是半成品饲料,不能单独饲喂动物,只有全价料才是配合饲料的最终产品,能够直接使用。根据营养学特性,饲料又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粗饲料、青绿饲料等八大类。以玉米为代表的能量饲料和以豆粕为代表的蛋白质饲料用量最大,二者价格的波动决定着养殖成本的变化。

今年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玉米临储库存拍卖完毕,15次拍卖均为高溢价成交。大豆种植补贴力度远大于玉米,每亩在200元以上,农民选择轮作,还可以获得额外补贴150元/亩,故2020年东北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较2019年明显下降。加之陆续遭遇冷空气以及台风“巴威”“美莎克”和“海神”,部分农田出现内涝、作物倒伏甚至折损现象,局地灾情严重。一方面,倒伏导致玉米籽粒容重降低、霉变风险提高,优质玉米比例下降;另一方面,大面积倒伏增大玉米收割难度,收割用时延长,新粮上市延迟。利多因素强化了农户和贸易商的看涨心理,虽然部分农户满意当前价格,但持有“卖跌不卖涨”的想法,现在玉米市场处于有价无市状态。玉米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且近期一直窄幅徘徊,预计11月中旬开始,新季玉米就要集中上市,对期货价格起到平抑作用,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三季度以来,进口大豆大量到港,油厂压榨量连创新高,短期豆粕供给充足。根据cofeed的数据,截至10月30日当周,因部分油厂停机检修或豆粕胀库停机,整体开机率为59.79%,较前一周下降3.4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沿海油厂周度压榨量为209.34万吨,环比下降4.72%。不过,未来两周,压榨量预计逐步回升。下游豆粕提货积极,但库存绝对值高于历史同期水平,短期内豆粕价格预计在3100元/吨一线振荡,而远期受生猪存栏周期性增长的拉动,加之拉尼娜天气激发外盘反弹潜力,上方存在较大想象空间。

作为连接养殖和消费的纽带,屠宰场具有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非洲猪瘟暴发以来,猪源从散养户到规模场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屠宰場的议价能力,高猪价叠加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白条肉消费需求,屠宰场开工率持续下滑。不过,2021年起,全国将逐步禁止活猪调运。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取得屠宰A证的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而取得B证的小型定点屠宰场的产品,仅限于在本乡镇以下的市场销售,这意味着只有定点屠企有资格展开猪肉跨省调运,其议价话语权与开工率有望提升。

农产品传统的分析逻辑中,需求往往高度依赖供给变化。除非居民偏好有显著改变,否则需求端不作为分析重点。我国居民长久以来饮食习惯固化,动物蛋白来源结构稳定,猪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约为60%。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肉类消费量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需求端重要性的提升。2020年上半年,疫情令外出就餐需求受到明显冲击,全国生猪均价最低跌至27元/公斤,累计跌幅近30%。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企业复工、学校开学,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餐饮收入环比增长10.3%,同比下跌6.1%,加速恢复至往年正常水平,生猪价格再次反弹。

业内分析认为,后期生猪出栏量将稳步增加,但四季度猪价并不悲观,一是三元母猪占比仍然偏高,限制了生猪产能的扩张;二是年底处于季节性消费旺季,预计猪价将在30—40元/公斤的区间内高位振荡。

各大养殖集团上半年补栏积极,下半年又有大量规模养猪场投入建设,随着存栏结构的改善和母猪产能的扩张,2021年一季度开始,生猪产业将逐渐迈入产能释放期,届时,猪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猜你喜欢
存栏规模化猪瘟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解读我国猪瘟的流行现状及控制与净化措施
日本猪瘟疫情未见缓和,将首次对野猪使用疫苗
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北京市生猪存栏量首次低于百万头
发展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国发生猪瘟
9月我国生猪存栏继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