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变革研究*

2020-11-29 07:07严莉
科技与创新 2020年16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教务院校

严莉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的管理也逐渐趋向于信息化管理,而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掌握,挖掘数据中各种潜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因素,为日常教学管理和人才培育提供数据,对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如何针对校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进行变革和研究,并顺应当前时代的趋势,为社会育人引领新的主路线,同时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这是高职院校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现在的热词,大数据时代当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当中,而大数据时代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大数据时代涉及到的数据类型较为烦琐复杂,它既包括一些网络上的图片和视频地理信息等,同时也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和生态环境等专业领域,在金融和军事行业也有它的存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无处不在,而这些海量信息当中真正有价值的却很难被人们在第一时间发现,通过大数据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将这些信息快速转化为数据的形式,实现对这些广泛信息的提纯,能够将信息的重点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前物联网时代引擎搜索和各类技术手段不断推进,如何降低这些海量信息的价值密度,使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算法准确地定位到世人们找到真正对自身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是大数据存在的根本目的。

2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务管理的意义

当然在该背景下对信息管理也会有一些干扰信息存在,这些烦琐复杂且无用的信息如何能够被排除掉,使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凸显在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面前?还需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理性对待大数据带给人们的便利,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自身的归纳和总结得出新的结论。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来说,它是一项很好的技术,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该项技术,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将对信息化的高效建设提供更好的数据背景作为支撑,势必能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建设提供更高质量的管理。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实现自身的进步,并使得学校的日常工作管理和各个环节上的细节性问题能够得到充分的把控,就要适应这个大数据时代,将大数据时代充分转化为自身的优势,从而实现历史性蜕变。

3 当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3.1 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

当前各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仍然处于低数字阶段,依旧采取人力操作、纸质保管的方式。虽然教务管理也有系统支持,但仅仅是数字的输入和导出,导出的数据还要进行人工加工,并没有做到利用大数据来进行全面的智能分析。因为无法运用大数据进行工作指导,大数据的积极意义就得不到充分体现。另外,各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分工较为明确,各个部门涉及的职责也不同。虽然职责分明,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没有重叠性,这些潜在的重叠性就给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旦有问题出现,可能会出现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使得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率低。

3.2 系统独立,资源分离

当前学校的消费方和各个系统之间都有各自独立的认证方法,学校对其管理不能做到统一。进而对这些资源的配置无法合理均匀地分配,它们之间各自所占有的资源也无法做到共享。在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下,学校没有对学生使用的学习软件进行统一管理,一个学生在手机上要下载多个学习软件,而并不是学习一门科目只用一个软件,有的科目甚至占用三四个软件。而学生只有一部手机,个别学生可拥有一部手机和一个电脑,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转换设备,这就给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麻烦,在这样的紧张局势下,如果无法进行大数据管理或者是对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统一规整,那么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3 管理漏洞众多,无法做到对学生的监督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时,如果学校工作人员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对学生内部实际存在的状况不能做到充分了解,会使这些烦琐复杂的系统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反而起到负面的作用,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大数据背景下,如果对信息平台的维护不到位,使整个监控系统漏洞百出,不能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学校解决和掌握的只是片面性的问题,无法解决学生内部问题的根源所在。高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在大学学习生涯将要结束的时候,他们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当前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因此学院和班级需要统计的数目也烦琐,众多学校传统的硬件设备和管理体系无法适应这些庞大的数据信息量,从而难免会出现数据被遗漏掉的现象。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众多的工作还需要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给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4 如何实现高校教务系统管理的信息化

4.1 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引进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教务系统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他们的专业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务系统管理的质量,因此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也可以为这些相关的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培训工作,丰富其理论知识竞合而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拥有充分的经验,在工作过程中面临学校统计的大量信息,一旦有突发状况的出现,他们已经在第一时间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这些问题被逐渐放大而给学校和学生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

4.2 提供硬件支持

技术设备的引进对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人工技术无法实现教务系统管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果能够引进这些高新技术设备,则能够实现对各项工作和数据的收集。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涉及到的数据众多,落后的设备可能无法承载这样大量的数据信息,一旦数据库发生崩塌或者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漏洞,就极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进高新技术设备,既能够提高整体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稳定性,确保这些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同时由这些技术设备所得出的数据和建议更具参考价值,助力高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稳定地运行和开展,通过这些技术设备分析得出的意见更为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学校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他们在大学学习生涯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学校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烦恼和问题。

4.3 建立大数据校内、校外共享平台

各部门在构建管理系统平台时,应充分调研,合理统筹,统一规划,实现各系统的对接和互访;大力投入外网的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共享各个学校之间的数据信息;尽量减少学生需要学习的软件,合理使用并统筹学生学习的网络资源。

4.4 健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务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教务处及时做好信息反馈,把信息反馈给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反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做好学业预警;反馈给学校管理层,进一步整改教学管理系统。

5 结束语

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务管理,相较于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来说是一项重大革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工既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管理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加速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进度,有助于开发与利用各种数据,提升管理效率,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和师生的学习工作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教务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坐标测量机在发动机质量控制中的系统管理研究
ZAWTIKA DEVELOPMENT输气管道项目交通管理
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问题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