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应用于移动短视频治理的路径与启示

2020-11-29 22:38
科技传播 2020年7期
关键词:区块机制内容

当前短视频产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内容监管、版权认定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短视频产业中出现的问题,区块链依靠其不可篡改性、加密性、分布式等特征在版权保护、安全生产交易等领域为短视频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路径和发展的方向。

1 区块链技术为短视频治理提供契机

1.1 目前短视频发展存在的困境与乱象

短视频兴起于2011 年,2015 年进入飞速发展阶段,2016 年被认为是短视频发展元年。短视频凭借其平台化社交、精准化传播的特征,获得用户青睐,成为传播的新高地。CNNIC 发布的《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 亿,占网民总体的75.8%。伴随着短视频平台大热,其本身存在的进入门槛低、传播便捷、数据量大等特征也使短视频的发展陷入了诸多困境,非理性传播和版权纠纷等为平台监管带来了极大难度。

短视频产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3 点:

1)监管难度大,传播具有非理性。短视频主要依赖UGC 生产,进入门槛低且分级程度低。在无法对用户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短视频制作与传播的便捷化使海量信息与用户的涌入,造成了监管的极大难度。短视频过度依赖算法推送,完全依赖用户所好进行内容分发,大量未成年人用户主体无障碍地接触低俗、暴力、色情等内容。或是在短视频中宣扬拜金主义、奢侈之风等不良社会风气,不仅有害于社会公序良俗构建,未成年人模仿跟风对伦理道德建设造成极大冲击。

2)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短视频的大部分内容依托于模仿和复制。大量内容依赖用户的浏览博取关注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以低级趣味的模仿来迎合观众,为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的粉丝黏性,盲目追求“热门”,使其产生趋同性。大量的同质化内容一方面造成用户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打击创作者的创作激情,造成短视频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利于其长期良性发展。长此以往,用户对头部信息推荐的算法运作无察觉下会造成深度思考退位,从而沉浸在短视频内容营造的社会假象中,不利于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建设。

3)版权问题突出,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时有发生。而大量模仿雷同视频依靠抄袭创意或者以技术中立的名义对内容进行直接搬运扰乱了市场,同时也造成了版权纠纷,版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而短视频往往因为作品时长短,内容分散造成版权认定困难。除了在版权认定方面存在纠纷,在版权的交易过程中也因用户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权利主体不明确而产生相应经济纠纷。良好的版权秩序不仅有利于保护原创作者的个人劳动价值,同时对于优化短视频质量,维护短视频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总体上来说,移动短视频领域面临着包括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在内的诸多问题。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内容聚合平台,还是一个关系技术、企业、用户等诸多关系的一个连接平台。内容合乎法律道德规定和公序良俗是内容平台的基础要求,除了对内容负责外,短视频平台更需要对平台上的用户以及用户关系进行负责,要符合逻辑预设与社会共识。2018 年以来,我国对短视频的监管已开始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短视频的分散性与传播快速性使得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在更加有效治理短视频问题上,还需要更多技术性的举措,从根本上完善相应措施。

1.2 区块链技术特征及在短视频治理中的思路

区块链属于比特币基层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也被称为分布式记账本,核心技术算法包括加密算法、P2P 传输机制、块链式账本存储机制、共识机制四种核心技术。加密算法简单而言就是指利用算法对原始信息进行转换、保护和翻译的手段。P2P 技术即点对点传播技术,交易沟通信息进行全网公开,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不存在一个中心管理者,是区块链“分布式”“参与式”特性的来源。在没有中心管理者的条件下,区块链又通过一系列的机制设计确保链上信息可靠、可信任,这一系列的机制设计就构成了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块链式账本存储机制指的以区块链为单位,按照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从而连缀成链。块链式的账本结构是区块链“不可篡改性”的来源。

四种核心机制共同构成了区块链的几个突出特征:去中心化特征、参与主体的分布式特征、不可篡改性特征、开放式特征等。这些特点使区块链成为一个透明、诚实、公开的账本。区块链被视为是继互联网技术后,颠覆下一代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在数字代币、物流链和数字资产等方面都有应用[1]。将区块链应用于短视频治理中,除了常见的版权保护应用场景外,还可以凭借在大范围内进行低成本的数据价值的记录与互联流通从而形成激励机制,同时也有利于重建社会信任机制,可以有效内容审核和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短视频治理的路径

2.1 去中心化的机制有利于激励短视频优质内容生产

在短视频领域追求头部流量的现象尤为突出,平台通过各类策划、活动对头部内容进行加热,而热度不高的、作为中部或者尾部的小内容视频被传播渠道所压制,长此以往造成了短视频内容的趋同化。特别是在现实情况中,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价值收益,由点击率、观看量转换为的广告经济收益被平台大量垄断,新的创作活力被抑制,用户无论在内容的接受还是使用上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激发市场真正活力。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主要特征,这既是区块链的技术基础,也是主要思维模式。在典型的区块链结构中,中心节点不复存在,整个网络的构建由无数个地位相同的均衡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连接。这一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中心结构机制,在这也就意味着在短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取消了平台方对于内容生产的限制,充分发挥用户的创造性,鼓励长尾内容生产,使小部头的长尾内容充分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并获得与之作品质量相符合的创作收入。

以“今日必看”平台为例,该平台初始口号是打造“区块链第一短视频”。以Token 激励(代币激励)机制为主要手段,以Token 激励驱动短视频社区生态发展,让平台内容(包括短视频作品与广告)在各类用户间直接流转,并以Token 实现价值传递。在今日必看,用户可以通过创造和观看视频内容或广告及其相关交互行为获得相应的回报,基于社区的合理经济激励,通过区块链的准确记录与即时结算,不仅摆脱了旧的广告模式,而且可以有效激励平台用户的内容生产行为。

将所有用户直接纳入广告交易的环节中,通过代币奖励的方式让有价值的内容被发现。以“今日必看”为代表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短视频内容质量,实现多方红利。类似奖励机制的“火牛”短视频平台也曾在市场上掀起水花,但后被认定为是“伪区块链机制”的带有非法集资性质的平台。因此,“短视频+区块链”的组合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前期优质内容的来源、奖励机制下用户黏性如何保证等问题。

2.2 溯源式的版权保护与智能合约有利于短视频内容保护

一直以来,短视频由于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版权纠纷时有发生。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在2017 年设立了视音频版权登记平台,但现实情况中传统版权登记的审理周期太长,不完全符合短视频快速传播的要求,因此版权登记在短视频领域普及度较低。加上短视频传播范围广,实际侵权行为中取证存证也存在一定难度。

区块链的哈希算法与时间戳为短视频数字版权认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哈希算法将信息特征转换为特定的字符串,通过比较数据库中的字符串相似程度来达到版权认证的目的[2]。另一方面,时间戳是在作品上传中进行记录的一种“时间记录器”,用户对于作品的上传、修改、使用等行为都会以时间戳的形式进行记录。这两项技术使得在短视频作品的版权认定中,在作品上传中既可以快速实现对比、登记的过程,对于侵权行为的确权、取证具有重要意义,时间戳成为重要的电子证据。

区块链技术不仅可以记录用户发布作品的重要信息内容,同时由算法生成智能合约。一直以来,在短视频领域UGC 的内容传播渠道与内容生产者相互分离,大量的网络视频内容平台对于自身的作品版权信息具有最终解释权,在版权的交易过程中因用户与平台、平台与平台之间的权利主体不明确而常产生相应经济纠纷。区块链智能合约功能使得短视频平台不再是所有版权信息的“所有者”,身份角色从“裁判员+运动员”变成了“运动员”的单一角色,区块链使信息实现公开透明化,使得平台无法通过信息不对称来赚取差价,从而帮助创作者和平台管理版权合同与收入分配,厘清版权义务行为。

百度智能云在2019 年5 月发布了区块链音视频版权保护解决方案,通过区块链+媒体DNA 两大能力,重新定义版权保护方式。整个解决方案覆盖三大场景:版权确权、版权交易和版权维护。整个方案里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版权存证、维权、交易等过程,保证了各方权益不受损害,实现了对短视频领域版权产业链全过程的存储与记录。

2.3 多节点特性提高短视频内容审查效率

目前短视频的主要审核依靠的是“机器+人工”内容审核机制,机器算法虽然可以识别出部分违规内容信息,但在场景判定,道德判断、语言包含情感理解等方面尚未成熟,也被称为是“弱智能”的审核,效率低下。而在内容分发过程中,“弱智能”下的内容推荐分发不仅形成信息茧房,一味地迎合推送更造成了信息传播的非理性。因此,在短期内短视频的分发审核都不能摆脱人工审核这一环节。此外,2019 年1 月颁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指出,网络短视频平台还应当建立总编辑内容管理负责制度,并实行节目内容先审后播制度,原则上审核人员人数应当在本平台每天新增播出短视频条数的千分之一以上,这也意味着短视频平台将面临大的人工审核成本与压力。

对此在具体实践中,区块链的内容审查功能尚未应用到短视频领域,但很多学者已经提出了区块链在数字信息审计方面的效用。如唐衍军和陶建蓉[3]提出了区块链用于数据审计的方法,张炜和董晓莉[4]则提出了区块链建立协作保存网络环境可提高审计效率的可信性认证模式。结合区块链应用于信息审计领域的理论即应用,面对短视频信息审查问题,也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与多节点特性提出对策性解决措施。

一方面,区块链可以帮助建立一个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利用共识机制,可以在短视频内容和行为审查方面建立统一的规则秩序,任何进入某平台的行为都应当遵守这一秩序,将舆论引导、社会责任内容写入相应代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短视频内容生产传播的非理性,从而加强社会效益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机制。

另一方面,结合区块链的多节点特性,可以建立信息内容审查链,引入用户审核机制作为具体解决措施。平台用户提交的信息内容由区块链平台校验节点检验并出具发布意见,只有足够数量的校验节点表达意见后,内容才会获得准入传播资格,平台会保留初始内容与节点检验记录作为溯源证据支撑,也因此使审查结果具有公正性。

另外,区块链还可以降低网络外部性形成的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在构建区块链中,首要任务就是构建相应行业的社区结构,形成多个节点互联的网络。这一步骤在短视频平台前期构建中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社区,在后期以社群为单位的短视频产品推出和社交互动板块的而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建立在整个行业基础上的区块链可以起到团结产能,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联合全行业的审核处理机制,能够在较大范围内以统一流程和标准为基础提升效率。

3 结语

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技术,本身也面临着不少挑战。自身算法缺陷,数字货币难以立案、跨领域人才的缺失、产业支持能力不足的问题都在制约着区块链在短视频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而从技术中立的角度来看,更大的顾虑来源于使用过程中的道德判断。目前在区块链的具体落地应用中还为建立起统一的章程与道德判断准则,版权交易中的授权范围、最终解释权等方面还没有进行解释说明,在智能合约中的责任主体的判断也是一个重要的缺口。区块链所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意味着对应领域的法律与规定急需完善。

总的来说,尽管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应用经验还不足,但区块链技术仍是当前可以解决短视频领域困境的重要技术之一,区块链所具有的技术特点在互联网短视频领域发展中可以提供更多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区块机制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读懂区块链
主要内容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