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儿童活动场地营造
——以苏州市望亭镇为例

2020-11-29 08:48李睿
关键词:娱乐植物区域

李睿

图1 具有丰富色彩以及趣味性的儿童活动设施(《成都麓湖·云朵乐园》张唐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

一、儿童活动场地

(一)儿童活动场地功能及特点

儿童活动场地作为一个处在外部环境的娱乐、活动场所,其功能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为提供儿童活动的场所,其场地条件应相对开阔,便于儿童进行一系列的娱乐、教育活动。其次,为儿童提供户外娱乐活动场地可以让儿童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可以使儿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户外娱乐活动场所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操,同时还可以使儿童对自然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进而形成一个传递知识的外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相对开阔的儿童活动场地,孩子们通过不同的娱乐设施、娱乐项目的活动,使其身体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得到极大的锻炼。户外娱乐活动场所有着调动儿童积极性、培养他们相互帮助的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

儿童活动场地具有一定的启迪特性,它能引导儿童认识自然、促进与大自然环境的融入、锻炼集体意识,并在自然环境中快乐成长以及思考。儿童活动场地不仅为其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作为户外环境应具有相应的趣味性。如是,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可进行互动体验的锻炼。在儿童活动场地功能日趋丰富的同时,色彩的变化仍然成为儿童活动场地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往往色彩明快、具有图案化的场所更具吸引力。儿童活动场地区别于其他景观区域的另一大特点是,儿童活动场地的自然特性较为丰富,可充分利用儿童视觉、嗅觉、触觉敏锐的特点来打造丰富多样的活动场所(图1)。

(二)乡村儿童活动场地建设意义

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不单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更是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无论是为了部分乡村留守儿童问题,还是为了特色名村旅游项目,乡村儿童活动场地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儿童活动场地的建设,可以帮助留守儿童通过娱乐设施促进成长、科学地认识大自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在有亲情、爱心的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其次,外来的儿童到特色乡村参观旅游时能有所体验,能在这里感受真正的大自然,体验真正的乡村文化,在游玩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

图2 具有趣味性的乡村儿童娱乐场地

图3 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场地地理位置及现状

二、乡村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国内外现状

国内乡村特色儿童活动场地起步较晚,目前来看在乡村建设中对此关注较少,即便有建设也多为简单游乐设施,功能较为单一,有的甚至将农副产品采摘等作为儿童活动项目。而且,这些项目大多针对外来旅游的家庭,真正面向当地留守儿童的活动场地少之又少。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儿童活动场地除有基本娱乐设施外,大多以亲子农场模式为主要乡村儿童活动形式,甚至提出了一些亲子农场的租赁模式、整合发展模式、农业创意节庆模式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与农产品采摘、生态教育、趣味乡村娱乐活动等功能的结合,来进行儿童活动场地的景观营造(图2)。

三、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目的及意义

望亭镇(北太湖稻香小镇)地处苏州市西北角。小镇是集休闲旅游、观光度假、采摘体验、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开放式旅游风景区。就小镇内“小小世界”儿童娱乐区而言,不仅要满足本地儿童的娱乐需要,又要兼顾前来旅游观光的小游客的诉求。根据走访调查,该区域可辐射范围之内的3-5 个村庄中仍存在大量的原住居民,且儿童大多以1-7 岁居多。因此,对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能够为当地原住居民提供安全、完善的儿童活动空间。同时,根据现场调研情况来看,还有大量游客会选择在周末到此进行亲子游。因此,对该区域进行规划设计还要考虑为周边游客提供一处寓教于乐以及与大自然互动的亲子农业科普体验场所。设计还要考虑到到此旅游的成年游客,能为他们提供一处放松身心以及感受稻香小镇的地方,可以大幅度提升该区域客流量(图3)。

对儿童活动场地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在娱乐中亲近自然,在娱乐中接受科普知识,并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以及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特别是亲子间互动,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团队协作意识也能在此得到加强。以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场地规划设计为例,该活动场地大致分为入口区域、稻田趣味体验区域、科普区域以及户外活动区域等(图4)。

四、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场地景观设计原则

(一)通用性原则

1.一至五岁儿童

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认知或感知能力的培养。从发展模式来看,该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在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迈入通过触觉、味觉感知世界的成长模式中,并且开始尝试新鲜事物、逐渐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同时会提出一些关于周遭世界的有趣问题。从基本行动来看,此阶段儿童逐渐可以进行很好的攀爬、跳跃等一系列大幅度活动。因此,望亭镇特色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中,应结合该阶段儿童的活动特点,相应增加可以攀爬越过的障碍物以及可供跑跳的活动空间(图5)。

图4 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场地设计鸟瞰图

图5 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区户外活动场地概念设计效果图

与此同时,在娱乐设施的色彩选择上,可以根据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的特点,选取红、黄、蓝、绿以及橙色。在设施以及材质上尽量选用环保以及自然材料,可以沙石泥土、水、植物等为主,使儿童进入乡村的同时,融入乡土材料,感受乡土空间之美。植物方面,可在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当载入乡土树种,以丰富区域植物。在此区域可利用大树作攀爬活动之用,利用灌木起到屏障作用,并结合花卉进行季节性景观设置。在道路铺设方面,在此区域应以柔软的地面材质为主,以便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

2.六岁及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青少年在儿童活动场地设计的考虑中往往是被关注最少的人群,此类人群大多不需要父母寸步不离的陪同,且通常会三五成群自动组队进行活动。这一阶段往往会体现出一定的冒险精神以及探索精神。带有几分冒险、刺激的活动往往对他们更加具有吸引力。因此,在儿童活动场地中可适当加入一定的农事体验、自然科普、情景重现等项目。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稻香小镇的“冒险”之旅,另一方面,将农业相关科普知识引入其中,在体验过程中学习不同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习性以及深藏的奥秘等,进一步感受自然地奇妙(图6)。

此时从设计要素角度看,植物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娱乐设施,植物的选择和配植都要适合儿童的尺度和心理,不但要避免有毒、有刺、易发病虫害以及飞絮过多等植物,还应注意考虑到四季有景,使儿童体验四季变化。在道路铺装上,可适当采取图案铺装手段,运用当地卵石、碎石等乡土材料对该区域进行铺装设计。当然,青少年也需要一些相对私密的空间。这种空间的营造可以处理为半遮挡的形式,以营造相对轻松的休闲环境。

3.成年人

对陪同儿童来此的成年人而言,闲暇时需要相应的休息休闲区域。该区域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可利用植物、水体以及高低落差来进行相应隔离与遮挡,为成年人提供一处较为安静的休闲空间。即便是对没有陪同儿童的成年人而言,该区域的设计应仍是一处观赏农业产业、农事活动以及体验乡村风情的休闲场所。因此,这一休闲区域,应远离较为吵闹的儿童活动区域,设置在较为静谧的区域,并有高大植物进行制景,兼做遮挡物(图7)。

(二)安全性原则

图6 望亭镇乡村儿童活动区稻田科普体验场地概念设计效果图

图7 儿童活动区休憩场地概念设计效果图

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在场地的选择上,首先应着重场地的独立性、适用性以及安全性。一方面采取适当围合,且围合边界应具有一定的视线通透性,可以方便地观察儿童活动场地内的儿童,保证儿童不脱离成人视线范围内,便于看护。另一方面尽量远离行车道路,降低发生意外的概率。与此同时,应尽量保证场地所处环境的光照、遮阴以及排水问题。户外运动本身既是亲近自然的,在满足阳光充足的前提下,适当考虑遮阴,以免长时间接受阳光照射出现不适。其次,在植物绿化及地面铺装上,应考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以及环保性。在植物的选择上,绝对避免有毒、带刺、易发生病虫害、飞絮过多以及易分泌黏液或果浆的植物,这类植物易引起划伤、呼吸道不适、误食中毒以及病菌感染等不良于儿童的可能。如,漆树、夹竹桃、蓖麻、玫瑰等植物,在选择上应慎重考虑。在地面材质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保护性、有减震属性、不易起灰尘以及在阳光直射下不易产生眩晕的地面材料。如柏油类硬质铺装,吸水性强、路面平整,可适用于儿童骑车以及滑滑板等的需求。除此之外,沙子、塑胶等较为松散以及有一定弹性的材料适用于活动器械下面。最后,在儿童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选择上,应符合儿童尺度,方便儿童用身体感知尺度,让孩子在游玩的同时,还可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周围设置休息座椅以及导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供成人休息交流,另一方面起到警示、提醒以及安全教育等作用。

(三)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基于望亭镇区位优势,在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中应尽量选用乡土材料。对景观小品的选用上也可采用一些太阳能、风能等。在场地的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土方量的开采,结合实际地形进行相应设计,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原有植物、原有水系以及原有道路设施等。在原有稻田基础上进行水系治理整合,将水系引入区域内部,并结合大面积草坪进行雨水收集,以便进行稻田、植物的灌溉引流。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镇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整体规划设计逐渐趋于完善,从地域文化体现、生活方式匹配度、功能空间完善性均得以响应发展。望亭镇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特色小镇建设的同时,儿童活动场地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乡村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娱乐植物区域
分割区域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区域发展篇
娱乐眼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