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11-30 09:43谷艺萌
法制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音视频案例思政

谷艺萌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落实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等要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春风化雨、入脑入心。”[1]《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思政建设结合本人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嵌入思政元素,从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思政教育的优势

《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作为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以介绍非线性编辑软件AdobePremiere为核心内容,通过软件讲解、案例分析、实践练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视频编辑的兴趣和热情,掌握数字音视频资源的采集、处理及编辑方法,该课程具有将思想政治元素贯穿于课堂的独特优势。

(一)新媒体技术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吸引力

2019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7.59亿,占网民整体的88.8%。《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的内容正是聚焦于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各种视频,研究它们的剪辑方式和制作逻辑,该课程的实用性吸引着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作为网络视频的高频用户,学生对音视频编辑技术兴趣浓厚,课程投入度高。

(二)案例教学易于融入思政元素

《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主要以案例分析和案例操作为主要授课方法,通过给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音视频作品,引导学生制作出相同或相似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案例的选择是融入思政元素的绝佳途径。例如,通过分析国家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的剪辑思路与方法,学生既掌握了音视频编辑的知识点,又领略到通过每个人的奋斗成就的中国奇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实践教学加强巩固德育素养

《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通过大量实践对理论知识加强巩固,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德育素养也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课堂分析人民日报围绕“军人依法优先”主题制作公益短视频《谁是站到最后的人》的剪辑思路,让学生以“立身行己”为主题制作学校版本的《谁是站到最后的人》,通过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制作,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还能激励学生“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1]。

二、《数字视频编辑》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课程思政”就是以课程作为重要渠道,以隐性的方式进行的一种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和原则与各门具体课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2]《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思政的建设充分结合了课程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媒体技术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做好育人育德教育,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

(一)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目标:理论知识方面,学生应了解数字音视频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解建国以来音视频编辑技术的变化与发展历史,让学生看到我国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课程技术学习方面,通过教师讲解分析案例,学生模仿案例剪辑制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音视频剪辑技术,通过案例讲解与剪辑,让学生不仅学习到案例中的剪辑技术,同时案例内容也潜移默化进行学生德育素养培养;课程实践方面,教师在实践方案设计中将思政元素与知识点无缝结合,带领并指导学生完成教师制定的实践方案与任务,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物无声的融入实践教学。

教学方法: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实践为主理论辅助,采用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本门课程将教材《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8经典教程》化章节为项目,以三大项目驱动教学,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教育,完成教学实施。

1.项目一:数字音视频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方案:在本项目教学过程中,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思想,通过介绍我国音视频发展的历史,让学生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

案例示范:国家形象宣传片《Hi,I’m China》。该形象宣传片运用对比的镜头,将中国发展前后60多年的状态进行对比,一面是落后破旧的中国,一面是繁华发展的中国,诠释着中国一步步艰辛的发展历程,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思政教育方面,以音视频发展史作为课程导入,延伸到国家发展史,以小见大,让学生看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艰辛探索,启发学生自强不息,做好力所能及之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项目二:视频资源的获取及编辑

课程思政方案:在本项目教学过程中,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思想,学生通过学习优秀视频剪辑案例,掌握视频剪辑技能,同时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案例示范:新浪文化原创出品的《大国匠人·遇见非遗》。该案例是系列短视频,一共八集,每集用5分钟左右时长讲述一个非遗手工艺技艺,每一集都使用了丰富的视频剪辑技术,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思政教育方面,8个非遗手工艺制作系列短视频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这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匠人的坚持精神和文化自信,明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3.项目三:音频资源的获取与编辑

课程思政方案:在本项目教学过程中,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通过案例分析,掌握音频处理技术,同时认识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而且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案例示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行》系列节目——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案例中各外国学者谈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在这些国外学者的眼中,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富足,“中国梦”充满无限可能。

思政教育方面:案例中的采访内容让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梦,从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已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三)教学考核

针对三大项目,本门课程分别设置三个考核项目:(1)班级或学校形象宣传片制作。制作展示班级风貌或学校风采的形象宣传片,锻炼学生视频剪辑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的情怀。(2)西安文化系列短视频制作。制作以“西安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短视频,锻炼学生音视频合成处理技术,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文化中传递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新闻采访类广播节目制作。与《新闻采访与写作》联合授课,完成以“致敬每一位前行着的中国人”为采访主题的广播节目,锻炼学生音频处理能力,同时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砥砺前行。

三、结论

《数字音视频编辑》课程思政改革实质是将显性的媒体技术学习与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本门课程思政的实践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但是未来课程还需要深化改革,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

猜你喜欢
音视频案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思政课“需求侧”
3KB深圳市一禾音视频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WIFI音视频信号传输的关键问题探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高速公路整合移动音视频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