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推动高职学生自育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0-11-30 09:43
法制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自育学生党员党员

叶 娟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一、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含义

高职院校党员发展的参与者是指对党员发展具有积极教育功能的组织和个人,根据这一概念,参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的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高校成员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受党的理论和知识教育的影响,进入党组织的大门,因此,高职学生党员不仅是高职院校成员培训的主体,也是该过程的主体。所以本文从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批判性和超越性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有两种表现形式:首先,以马克思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令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并积极参与党组织交代的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行使学生党员的权利;其次,正确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观以及未来的使命和责任;最后,学生党员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传播符合我国发展的正能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上都是大学生主体性中自我意识的重要表现。

(二)批判性

批判性是高职学生党员主体性的重要体现,作为当代的共产主义者,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只有具有批判精神,才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高职学生党员而言,只有具有批判精神,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利用技术更好地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当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才可以得出理性的判断和结论,从而执行党组织的政策和布置的任务。

(三)超越性

超越性体现在对现状的不满意,并且具有强烈希望不断改变现有的状态,超越当前事物并追求未来理想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物质利益,走向未知,不断超越外部约束和自身局限,不断为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的精神。在当代的高职学生党员中,超越性精神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会忘记外界带来的影响,全身心的投入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事业中,这为高职学生党员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途径,也是当代高职学生党员精神的重要表现。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自育能力的发展现状

(一)缺少自学能力

自我教育广义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说的自我批评。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长期以来,成功人士都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但在现代社会中,它并没有被证明具有强大的发展势头,自学是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自学技能,就不能够做到自学成才,也很难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对于高职学生党员来说,如果没有自学的能力,难以掌握党组织传达的准确信息,也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中普遍存在自学能力差的现象,学校与教师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二)价值观偏差导致的自育能力弱

诸如“经济学”和“一切看钱”这样的负面思想会激发学生对于钱的崇拜感,根据愉悦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心理学分析可知:这是学生思想改变的新思路。由于巨大的学校教育和就业压力使学生感到困难,作为高职院校的党员学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在无法完成党组织或教师布置的任务时,学生党员会感到沮丧,感到情绪焦虑,甚至造成行为障碍和意志力减弱的现象。根据对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分析发现:大多数党员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具有懒惰,缺乏独立性,自我保护能力差,而且成瘾性很强的特点。甚至少部分单亲家庭的学生党员无法进行社交活动;此外,中西文化思维的互动与融合,使年轻学生更加现实。因此,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偏差,而价值观的偏差对学生自学自育能力的影响极大。

(三)应试教育环境导致的自育能力差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负面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越来越少,大多数教师将课堂作为完成高考的重要工具,由此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制造工具的主人,学生的理解水平,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都得不到适当的培养和改进。因此,“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应该成为课堂教师的自我意识,必须在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实施。

三、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推动高职学生自育能力提升的研究策略

(一)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提升学生自育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语言,表情,手势,黑板等将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党员自育能力时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法,第一,开展思想政治课程,在课程中,教师要仔细传达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新的政治思想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理念;第二,教师在对党员进行党课教学时,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令学生感受到在党的带领下,我国的快速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学自育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党员的自育能力时,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当学生询问问题时,可以轻松的解答学生的疑惑,从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党员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高自育能力

学生的自我教育潜力非常大,潜在的自学自育能力需要学校的不断发掘和培养。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教师与学校的支持可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力对于学生党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具有足够的创造力,学生才会在学校期间和社会上发挥长处,为我国输送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案来提高学生的自育能力。

要提升学生党员的自信心,部分党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对自己持有怀疑的态度,在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不敢对一些质疑的声音反驳,这样的态度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就很难提高学生党员的创造力,所以,想要提高创造力,提高自学自育能力,提升自信心是基础。适当给其安排一些党内工作,以实践促进步;第二,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高职教育党员非智力因素中的作用,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创新不仅限制了科学知识,也限制了人类创造能力发展中的智力和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

(三)实现自我价值,明确学生党员的使命

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要明确使命,在校期间,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普通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模范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党员的自育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来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自育能力。

第一,学校定期举行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和培训,在讲座和培训中,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将可以鼓励大家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自我价值实现在促进高职学生党员的自育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校的大学上亦然,所以,学校采取举措可以促进学生提升政治思想水平,提升自育能力。第二,学生党员实现社会价值,激发生命活力,当学生党员品味生活厚重之后,会更加崇尚道德精神,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所以,在培养学生党员自育能力时,可以令其在社会中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以学生党员为主体推动学生自育能力的研究策略是必要的。党员是我国的重点培养对象,高职院校采取合适的策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及自育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将会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所以,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党员的主体性含义及现阶段学生自育能力的现状,探究出几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自育能力的几点策略,基于此进一步提高职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使其在实践中更深刻的接受党的锻炼,提高党性、提升思想,充分调动自觉性、工作中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的远大目标。

猜你喜欢
自育学生党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成长对当代大学生自育的启示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自育能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