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站职权规范化研究*
——以南京、西安两地警务站为例

2020-11-30 09:43石名玉
法制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街面警力警员

苏 进 石名玉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多变,“对敌斗争日益突出、人民内部矛盾越发复杂,社会新型犯罪手段、类型不断增加”,公安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压力重大,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创新内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充实基层执法警力,提高公安基层工作水平,适应当前治安形势并掌握主动权,这是当前公安机关警力下沉的重要推力①。

警务站这一新型巡防模式最初是由石家庄公安于2011年率先设立且施行,建立之初就是为了促进警力下沉。南京、西安、西藏、新疆等地先后也开始施行具有本省特色的警务站模式。由于警务站这一模式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实行时间不长,并没有做到全国性的普及和推广,无论是在体制还是职责上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二、南京、西安两地警务站职权现状对比

(一)执法主体

1.机构归属

南京警务站隶属于巡特警大队,巡特警大队与派出所共同隶属于南京市公安分局。

而西安警务站与当地的巡特警共同隶属于派出所,派出所又直接归西安市公安分局管理。

2.警力配备

南京警务站:

南京市警务站由于各区财政收入不同,并没有统一的警力配置标准,一般以各区实际社会治安控制状况和财政实力来确定各区警务站警力的配备。如鼓楼区的鼓楼警务站,地处市中心,配备20名民警和47名辅警。每天有7名民警值班,一人在前台担任接线员工作,另外6人分组在辖区骑车巡逻,两人一组,一民警一辅警,分三路在辖区进行全方位的巡逻。

西安警务站:

西安市在三环以内建立68个警务站,配备民警共828名,辅警828名,这些警力包括重新整合的派出所警力,也有从市局机关综合部门、特警支队、新分配军转干部中抽调。警务站警力按照一、二级标准配备,一级警务站配备警力不少于32名,二级警务站不少于24名,站内民警和辅警均会参加集中培训,合格上岗。

(二)执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为民警执法提供了定罪量刑上的具体依据,使公安执法有法可依,公正透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盘查规范》等法律为民警提供了程序上的法律依据,使公安执法程序公开公正,减少冤假错案。

(三)执法目的

两地警务站执法目的相同:

1.便利便民。警务站的存在相当于一个便民服务点,站内民警能帮助附近居民办理一些基本业务,让居民省时省力,在家门口就将问题解决。

2.加强社会面控制。在辖区范围内帮助居民解决简单的纠纷矛盾,在辖区内巡逻观察,对可疑人员进行盘问调查,防止犯罪发生,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3.反恐防暴。在重点区域建立警务站,最大限度的屯警街面,对恐怖分子造成威慑,成为反恐维稳的桥头堡。

(四)执法内容

南京警务站:

南京警务站建站的主要任务有四个。一是维稳处突,当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出现,在最快的时间出警处警,及时制止事态的扩大;二是办理便民服务,如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户口办理、变更籍贯等业务均可在警务站进行办理;三是开展固定的街面巡逻,做到预防犯罪的发生;四是有效缓解派出所压力,警务站处理一部分警情,为派出所的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过滤。此外,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24小时自助加签港澳台通行证职能。

西安警务站:

西安警务站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反恐防暴,强化巡逻防控,处突防暴;二是巡逻防控,维护治安秩序;三是接处警,针对街面的违法犯罪,及时进行解决。

警务站需要负责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民警可以通过平台呼叫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统一调配附近的警力赶往现场,多个警务站之间联动合作,快速处置突发状况,警务站负责对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简单的现场情况进行处理,而涉及刑事的案件或较为复杂的纠纷,由警务站民警进行先期处置并按规定与所属派出所交接。

(五)执法效果

南京警务站:

南京警务站这一创新举措自实行以来,形成了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新局面,各辖区内街面见警率显著提高,处理警情能力更加高效,派出所出警压力明显改善。南京市依托31个警务服务站、8个警务查报站及33个公安检查站,基本实现了“10分钟城内围追,15分钟出城堵截,30分钟外围封控‘关城门’”巡防布局。现在,有五个警务站采取“四班二运转”模式,各警组间无缝对接,在辖区内开展24小时巡逻观察,加大对可疑车辆、人员、物品的盘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西安警务站:

2014年12月31日,西安市局在三环内建设了68个警务站,直接接受群众110报警,同时采用巡逻和接警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街面的见警率,警务站平均出警时间从10分钟缩短到7分钟,最快时1至2分。第二年,68个警务站已受理各类警情1.8万余起。在临近年关的案件高发时期,全市刑事警情总量却同比下降24.3%;两抢案件同比下降27.4%、入室盗窃类案件同比下降29.3%、涉车类盗窃案件同比下降30.1%、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同比下降7.0%。

三、警务站职权规范化路径

(一)提高执法主体素质

1.提高警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警务站应关注警员素质教育,重视警员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以及法律敏感度的培养与提升,从而提高警员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提升警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以及社会公信力。同时,还可以进行执法业务培训,制定详细完整的工作规范,时刻关注警员工作情况,端正其工作态度,约束规范其行为。此外,对于从事公安工作的人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以及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经常面对着社会阴暗面,很容易遭受人身安全的威胁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减弱。警务站工作是基层工作,更加容易接触到危险,必须注重警员的身心健康,加强锻炼和及时的心理辅导,为警员更好地从事警务工作保障护航。

(二)统一执法目的

1.加强社会治安控制。警务站的建站目的是为了增加基层执法力量。当街面上出现矛盾冲突时,争取在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秩序的维护以及事态的控制,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稳定。

2.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公安机关同样要转变职能,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警务站的初衷就是便利便民,进行执法时应注重人性化执法,接受群众的困难求助和紧急报警。

3.减少派出所压力,平衡两者权力。警务站的运转与执法工作的进行与基层派出所有很大勾连,基层派出所案件多,警力少,压力大,警务站处理一部分警情为派出所的工作进行有效过滤,减少派出所工作压力。平时同在基层工作的两个机构,也能平衡两者权力。

(三)规范执法内容

警务站要立足基层,明确工作目标和职责任务。

1.辖区治安巡逻

2.“110”接处警

3.受理群众户籍业务

4.临时交通秩序维护

5.掌握动态舆情

6.接受群众求助

7.法制宣传

8.维稳备警处突等

最终形成警务联动,完善共享信息资源系统和勤务模式,形成联勤、联动的反应机制。

(四)优化执法考核

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提高警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健全和完善警员技能业务知识考核和评比制度,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与业务技能考试,对警员日常工作表现进行考核,设立奖惩机制,以此改善部分警员工作散漫、业务能力不过关的情况,激发警员的工作激情和活力,提高公安知识技能和水平。

注释:

①《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已经中央审议通过[N].人民日报.何智勇.我国公安机关警力下沉改革研究——以萧山公安分局为例[D].南昌大学.

猜你喜欢
街面警力警员
欧来荣
聪明的警员阿灵
涉水而行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
有关警力概念的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