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及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2020-11-30 09:43周淑贞
法制博览 2020年16期
关键词:股权价值评估

周淑贞

广东正念律师事务所,广东 佛山 528000

我国在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致力于实现各种生产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使得各种市场运作模式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下都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其最大价值。目前,私募股权投资与其他的投资模式相比,面临的形势也更为复杂和严峻。因此,相关的投资企业和管理部门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私募股权投资的因素,做好风险管理工作,以获取理想的投资效益,保证私募股权投资实现整体安全。

一、私募股权投资

私募股权投资起源于西方国家,也被称为未上市资产、全资产或私人权益资本,它与上市公开发行的股票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它主要包括资金投资、管理层收购和风险投资三块内容,通常以有限合作制的形式运行。其中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通常有三种,IPO、公开市场出售或并购回收。私募股权投资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对于我国而言,它仍属于一种新兴事物,虽然它自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但由于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加上有着较好的投资收益,受到国内投资企业的广泛关注。

二、股权投资与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一)信息不对称风险

一般而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前期的投资过程中会对被投资的企业进行详尽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历史发展、产品产供销状况等。但是大多数的投资机构进行调查的时间不会超过15个工作日,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其实是很难将该企业的所以状况调查清楚的,因此会导致一些信息收集不全、信息杂乱等问题,再加上一些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想要刻意隐瞒公司状况,给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带来错误判断,而投资机构是不一定能够识别出来的,这样最终导致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可能给投资机构造成严重的损失。

(二)价值评估风险

投资机构在选择投资产品的过程中,会对被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而其中的价值评估则直接决定了投资方的股权比重,价值评估对投资的决策有巨大影响,价值过高将会导致项目收益率的下降。如果在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并购投资者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一味地遵循协同效应中的要求,过于相信美好的盈利前景,不去深入了解私募股权投资的具体情况,那么最终就会导致项目的价值评估过高,损害双方的利益。而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机构在管理和技术市场以及投资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的价值评估不够严谨,实际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加大。

(三)委托代理风险

通常来说,未上市的企业在投资和运行的过程中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其中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主要存在两种委托代理问题,一种存在于投资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之间,另一种存在于投资基金与企业之间。前者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导致一些基金经理出现暗箱操作、过度交易等侵权或违约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人的利益;后者由于投融资企业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融资方作为代理人出现与投资人的利益不一致的情况,也可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四)退出风险

目前常见的股权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IPO、公开市场出售和并购回收,其中IPO是最佳的推出方式,但也是导致股权风险投资退出存在风险的重要原因。自2013年年底以来,由于IPO市场的暂停,直接导致一大批企业未能上市,影响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再加上我国对创业投资方面的体制改革并不健全,但创业企业数每年呈递增趋势,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现在的退出渠道受阻,这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巨大。

三、造成企业股权投资与退出风险问题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造成企业股权投资与退出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或调整的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等对创新型企业造成的影响。二是经济环境。主要指的是国家对利率的调整、国内通货膨胀(紧缩)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的变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等都有可能对股权投资造成影响;三是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生活行为,主要包括区域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消费观念等社会因素。

(二)内部因素

造成企业股权投资与退出风险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当面临激烈的股权投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根据自身情况,抓住时间采取合适的战略来缓解面临的竞争压力,并做出正确的适合不同生命周期的战略选择将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公司管理。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团队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是否足够强以及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等;三是核心竞争力。主要指的是公司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影响以及技术的独特性等,这是企业竞争的主要动力;四是财务管理。企业是否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直接影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而企业财务处理的是否正确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股权投资与退出风险规避策略

对于股权投资来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投资方式,都需要考虑风险规避问题,其出发点是合理的进行价值评估,制定完善的投资策略及风险规避策略。下面将主要从法律的层面根据股权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一)健全股权投资与风险合同

在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之前,约定好投资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是所有企业都会采取的强有力的风险规避措施。大多数投资方企业为了防止融资企业产生不利于投资方的行为,都会在合同中制定各种条款来约束融资企业的行为,合同调控可以说是私募股权投资风险规避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合同的内容必须做到精准、完善,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负面影响。其中首先要健全完善的就是优先权利条款,它是一个十分常用的风险分散工具。股权投资业务中投资者不管是采取直接并购或是夹层并购,都会向被投资者提出一系列的特殊权利要求,其中对于双方达成的关于给予投资方优先的优先权协议,就是“优先权利条款”。

(二)提高价值评估能力

企业通过对项目投资价值的科学评估,可以有效把控投资企业的损失情况,将价值评估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企业在进行股权投资活动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评估方式对资产进行合理的评估,以准确定位项目投资价值,避免由于技术评估问题带来损失。通过对企业投资资产的评估,一方面确定项目投资价值,一方面可以实现股权投资风险的准确把控,帮助企业投资资产更加合理化。因此,提高企业的价值评估能力,科学评估项目投资价值,有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投资目标,提升股权投资的效率和水平。

(三)适当调整企业股份

股权投资和其他商业活动一样,是可以在合同约定股份调整来控制投资风险的。因此,在股权投资风险控制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因素,制定科学的股份调整方案对股份进行适当的调整,用精准的数据支撑来保证股份调整的合理性,以实现股份调整后既能约束被投资企业的同时,也能激励企业管理者积极工作,从而有效控制企业的股权投资风险。股份调整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适当调整企业股份,保证投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合作的持续性和利益的最大化。

(四)优化股权退出方式

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与退出风险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企业上市是企业股权投资首选的退出方式,主要存在有两个风险:一个是国家产业调整引起行业波动,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使得企业不能按预期上市;二是国家监管政策上的变化,导致私募股权投资的合法条件发生变化。除了上市和并购之外,私募股权资金投资经常采用的是管理层回购退出机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股权投资与退出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股权投资风险时常出现,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因此,为了保证企业股权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投资者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充分了解股权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规避策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保障投资双方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

猜你喜欢
股权价值评估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评估依据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