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非遗保护职能及路径初探
——以上海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的保护为例

2020-11-30 11:42
非遗传承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棉纺织土布手工

方 云

引言

2003 年10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下称UNESCO)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必须提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应“充分发挥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的重要作用”。[1]近年来,UNESCO 愈加意识到,相较于有形文化遗产教育,无形文化遗产教育显得较为薄弱。UNESCO 鼓励博物馆将有形文化遗产教育所获得的经验推广至无形文化遗产,并致力于挖掘发挥非遗与高等教育融合潜在优势的项目计划。2015 年11 月,UNESCO 在泰国首次召开针对研究非遗教育发展的区域性专题研讨会,特别强调高校在加强与非遗相关项目活动中信息交流与合作的迫切需求。2018 年7 月,在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召开的会议上,各国参与者为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高等教育网络”进行了关于在高校间进行非遗保护领域交流合作的探讨。[2]

自2015 年始,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同启动实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高校非遗研培项目不仅对基层非遗传承人群体进行帮扶,而且对非遗项目开展多方面的援助,促进非遗项目之间的合作。如今,“非遗进校园”已走过十余年历程,在高校与非遗传承积极融合、相互促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诸多优秀的非遗实践项目走在世界非遗保护领域的前列,中国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与培训工作初显成效。

拥有高质量学术水平的博物馆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著名高校,很多都拥有独具学术特色的博物馆。中国高校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的重要成员,截至2018 年底,中国在文物行政部门备案的高校博物馆有95 家,实际数量超过300 家,每年更以8—10 家的速度在增加。具学科代表性的高校博物馆有北京大学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等。

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博物馆建设步伐加快,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探究式学习、参与式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3]在非遗保护参与方面,高校博物馆以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丰硕的科研成果与学术研究支持,加上拥有广大的学生群体作为非遗教育、传播与传承的直接群体,搭建了一个彰显大学与博物馆综合优势的教育平台。高校博物馆通过研究、展览、教育等手段,在提升学校师生,辐射社区以及社会公众非遗保护意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通过高校博物馆平台,亦实现了非遗相关人文学科的社会实践与服务能力。

本文选取上海地区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在高校博物馆的保护路径作为具体案例,审视上海高校博物馆如何以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综合学科优势,从上海手工棉纺织的历史、社会关系、文化等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其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生存环境予以深层描述,阐述以展览、教育、数字化等形式进行非遗的校际—社区—社会传播,为高校博物馆参与非遗保护提供借鉴。

一、学术实践与非遗展览

对上海地区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的挖掘整理、展览展示、教育传播、非遗数字化保存等多视角的研究,已成为上海地区高校博物馆非遗保护参与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独特的路径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高校博物馆的非遗保护职能以及在传承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优势。

上海传统手工棉纺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承载了深厚的地域文化与社会价值。目前非遗项目名录中,上海传统手工棉纺织的非遗项目有国家级1 项、市级6 项、区级2 项,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手工棉纺织非遗体系。除了落实到各传承单位与社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外,上海地区多所大学承担了重要的研究、支持与传播工作,如东华大学的纺织博物馆与纺织面料设计专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上海手工棉纺织技艺进行保存记录与创新开发;上海大学PACC 公共协同创新中心在对上海崇明土布进行调查研究后,将其引入高校非遗研培计划,举办了系列创新设计服装秀并积极向海外推广;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博物馆由民俗学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研究、展览、教育、传播等相关工作,以非遗传承保护为主旨,利用高校学术影响力,将学术研究与博物馆展示、教育服务相融合,成功举办了多次传统织染绣的非遗展览。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棉制品从曾经的生活必需品,成为时代“遗留物”,从业群体以及消费群体急剧萎缩,导致传统技艺式微,甚至处于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对传统手工棉纺织技艺相关知识较为匮乏的年轻群体来说,观看课堂学习之外的展览,是加深认知最为直观的方式。如何在高校博物馆讲好非遗故事,做好校际以及社会传播?仅凭一两次展览显然是不够的。基于不同学术研究视角的多重叙事,可为策展者、参与者以及探究者,在时间、群体及场景三个维度,建构起非遗保护与再生产的认知与传播空间,亦成为对高校非遗研究成果与学术服务能力的检测。以下选取高校博物馆基于三种不同视角策划的棉纺织展览为例。

1.“云泽芳韵土布展”的女性叙事

2016 年,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策划了“女性与纺织:传统中国普通家庭主妇的生命故事——云泽芳韵土布展”。展览从女性性别民俗的角度去挖掘、理解手工技艺中的中国农村女性,以及理解女性纺织民俗生活与社会性别何以能够建构。展览通过对南北两个地域手工棉纺织技艺、作品及其传承人生命故事的叙事,以“女儿—新嫁娘—母亲”为叙述线索,探讨了女手工艺者的身份认同、社会关系、女性经验等问题,对棉纺织与性别建构、社会角色建构的关系进行深挖,以此提升对手工棉纺织技艺本身及其独特价值的了解,唤起大众对手工棉纺织与女性生活的更多关注。

“云泽芳韵土布展”通过普通纺织女性的个体叙事来发声,并将无数相同的女性家庭生命故事汇集成集体叙事,讲述一个时代的背景与社会信息。通过展览独特的性别视角,使参观者深刻理解纺织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解读更多的时代、社会与生活信息。通过高校博物馆独特的学术研究视角,将非遗以及万千普通手艺人的生活状态予以真实呈现,更有助于年青学子从“性别与传统技艺、性别与非遗传承、性别与社会”的深层关系中提升对非遗保护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有效地建构非遗保护的学术认同。

2.“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的物像叙事

2018 年,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有别于女性叙事的视角,将土布纹样的民俗意涵解读作为展览的叙事主旨。展览以土布纹样的图像叙事来完成对上海棉纺织技艺的历史发展、民俗生活与社会图景的讲述,以更为具体的视觉化符号呈现了上海土布曾经的辉煌以及当下面临即将消失的尴尬境地。以对比形成的巨大反差,引发青年一代振兴、重塑上海土布并使之重返生活语境的思考。

“黄母恩泽”版块,通过黄道婆画像、三绽纺车及纺织工具的展示,旨在让观众了解“衣被天下”的先棉,以及传统棉纺织业对于形成上海重要经济地位的历史贡献。“吉贝连云”版块,通过50 卷经典土布纹样的展示,带领观众共同解读“芦扉花”“称心布”“井字布”“满天星”“金银链条”等纹样所承载的民俗意涵。“海丝撷英”版块,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的手工织物展示,将世界手工棉纺织技艺的图谱进行了描绘与展望,是高校博物馆对国际非遗保护的又一学术话语体现,以文化谱系建构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更能体现对于非遗“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研究与保护要以世界的视域进行,一条由手工棉纺织串联而起的棉路可以跨越国别,形成非遗保护的世界多元化格局。

3.“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的时空叙事

2019 年,华东师范大学海上风民俗博物馆以时代发展脉络作为叙事线索的展览“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再次以高校学术成果拓宽了传统棉纺织的研究视域。棉纺产业是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形成、扩张与发展的见证,一部上海土布史即为一部鲜活的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史。传统小农经济典型代表的手工棉纺织,是构建现代棉纺业的最基本单元。农业时代,它是市镇经济的摇篮与催化剂;工业时代,它是大规模机械化冲击的见证;而于后工业时代,它则呈现出被文化书写的多种面貌与可能。此次展览聚焦于不同时期上海土布的历史名物、名人与事件,于宏大处见细微,让集体中的个体发声被听见。通过上海土布不同时代的民俗生活展现,清晰地勾勒出时代演进之下,土布之文化意涵、土布之审美、土布之新文化生活观等的发展与演变,旨在引发观者对自然、对生态、对民艺、对传统等更多的思考。

展览的时空叙事,首先讲述了宋末元初黄道婆改革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被奉为“衣被天下”的先棉故事。通过民间纺织器物以及珍贵的民俗文献与图片,呈现出女性科学家“为民、富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时间线索至明清两朝,江南市镇因棉纺织业的兴盛而大量涌现,棉纺织物已成为最大宗的出口贸易物品,享誉海内外。随着西方蒸汽机的发明,洋纱洋线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棉纺织业,民国时期的爱国志士谱写出感人的家国叙事,如电影明星穿土布旗袍,大学布衣教授劝耕劝织,爱国士绅的实业救国,等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量手织文字布已经能够织出极富时代特征的文字标语,呈现了时代图景;直到城市化进程淹没了最后的机杼声,传统手工棉纺织成为亟待挽救的非遗项目。展览将“物”的叙事时空串联,直至“土布新生代”,在再现手工织布生活场域与城市记忆的图文叙事基础上,将上海土布纹样的民俗意涵与时尚潮流元素结合,通过涵盖服饰、包袋、抱枕、靠垫、茶席、家居装饰、文具、玩偶等诸多系列的土布文创品,呈现出土布非遗生产性保护的诸多可能性,以此促进土布文创产业经济反哺非遗保护的早日实现,更吸引年轻群体产生消费认同与主体创作意识,加入手工棉纺织的创兴设计生产之中。

通过以上三个展览案例,可一窥高校博物馆利用专业研究的视角,对非遗展陈采用了不同的叙事焦点,将同一项非遗予以不同侧重面的展示,有助于对无形的非遗事象予以“以物见人,以物述人”的完整呈现。高校博物馆的非遗展陈,正是基于学术的话语建构,将非遗事象的个体见证、时代记忆、社会语境融合,让观者不仅能更好地解读非遗的过去,更能为当下及未来的非遗生活化提供参考与建议。

二、非遗保护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传播

将博物馆比作大学或将大学视作综合的博物馆,是因为二者均具有重要的教育功用。高校博物馆是将大学与博物馆整合的教育平台,拥有比书面教材更多的实物资源,各类馆藏文物就是容易得到的教育资源;又因其拥有整合了不同专业的研究平台,更易达成不同的教育目标。通过将各类专业知识与不同主题相结合而策划的非遗展览与配套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观众获得更多新的感受、认知能力。

(一)非遗展览作为高校学习与教育的有效补充手段

关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学界有诸多观点与不同角度的探讨,如强调建构的、重视体验的、主张经验的,等等。

高校博物馆因其特殊的地位与职能,更重视将展览作为学习与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且有效手段。在高校博物馆的展览中,与不同专业学习背景的学生群体分享藏品知识以及针对藏品所进行的研究结果与信息,将独具高校博物馆教育特色的展览作为双向沟通交流的方式,成为年轻学生群体讨论社会现象和参与文化实践的最佳途径。特别是有关非遗事象的展览,每个展览都能激发情感、唤醒记忆并引起联想,观赏每一件展品都会让人产生反思,每一次社会互动都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新联系的产生。学子们通过博物馆的体验性学习,获取展览所要传达的非遗信息,并对非遗的美学层面、精神层面以及社会影响层面作出积极回应,以此促生对自身与非遗保护关系的职责感与使命感。

在高校博物馆的非遗展示中,更为凸显的是体验式学习。在非遗活态的展览展示中,观众实际参与其中,以亲身体验来延伸视觉的解读与学习,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事象的理解。在上海土布的系列展览中,均专门设立了手工体验区域,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观众不仅可以亲自触摸各类土布,还能亲自坐上古老的织机与纺车,学习简单的纺织技法,或是拿起针线缝制一个土布香囊与土布书签。这些亲身实践,让观众领会到女性纺织劳动者的艰辛,深刻理解把技艺融入生活的意义,对手工艺人以及非遗传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展览与体验的叙事中,观众完成了对于历史、记忆、他者的体察,产生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高校博物馆非遗展览另一特殊的教育优势是与展览同时进行的学术研讨活动。如“云泽芳韵土布展”是2016 年“女性民俗”国际学术工作坊的配套展览,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的50 多位研究者共同参与了展览研讨,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女性叙事与非遗保护。在2019 年“经纬华章——上海土布的时代叙事”展开幕的同时,举办了“上海土布的多元叙事与都市文化品牌建设”研讨会。研讨会上,沪上多家高校、非遗传承人与保护单位、设计师、企业团体等多家单位与个人,交流了上海土布保护的经验,共同探讨上海土布文化发展的更大空间。高校博物馆以“展览+教育+保护”的模式,促进非遗的校际、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之间的更多科研合作,为“非遗进校园、非遗生活化”探寻了多种可能性。

加深青年一代对非遗的认识与理解,是非遗保护代际传承的重点与关键。一定数量与规模的青年群体是非遗传承潜在人群形成的基础。通过传承人对技艺经验的总结,以展览与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以及通过高校开设专业学科与非遗紧密联系的专业培养,为从非遗学习者到研究者、实践者再到传承人的综合培育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二)非遗展览及其教育活动的社会传播

高校博物馆日益呈现出与社会、社区、社群联动的活跃性,突破大学的藩篱向公众开放,从为师生服务向为社会服务延伸,由此成为“校际—社区—社会”共享文化资源的一种文化机制。正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意见》第四条所指出的:“高校博物馆要始终坚持服务教学科研与社会公众并重的原则,使高校博物馆真正走出高校,为社会大众服务。博物馆应以各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进社区、进中小学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将最新科研成果、科技创新通过博物馆平台展示给社会。高校博物馆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协作,与地方博物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4]

高校建立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辅助教学,博物馆不仅为教学提供实物,也开放展厅和库房作为教学场地,教师可带领学生近距离观察甚至接触藏品。博物馆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项目,以便了解博物馆的组织结构与部门分工,亲身体验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积累实践经验。如今,除了为教学提供支持和辅助,高校博物馆陆续选择对当地公众免费开放,除了本校师生员工以外,当地的居民甚至游客都可以免费参观,所以博物馆本身也成为社会教育基地。让不同群体走入高校博物馆享受高校教育资源,成为高校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又一重要内容。

在上海土布非遗系列展览中,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配套教育活动,不仅在展厅举行,更将活动推向社区,走入中小学校。将非遗实物与图片带进社区展示,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非遗讲座,开展土布香囊、书签、书衣、团扇等手工制作活动,受到不同年龄受众与社会群体的欢迎。上海大学PACC 举办的手造博览会更是一种开放拓展博物馆场域的展览活动。在手造博览会上,棉纺织布艺类非遗的亲子活动与课程成为网红打卡体验区,让传承人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儿童授课,生动、活泼、有趣的体验在儿童心中埋下了保护非遗的种子,为非遗强调的非正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东华大学也发挥其纺织博物馆的专业特色,将土布设计成时装,并多次在高校非遗研培成果展上高调亮相,意在引导年轻人群树立“传统也时尚”的消费观。

对各类社会问题的积极响应,也体现在高校非遗展览的社会传播中。在问题意识与非遗保护态度日益增强的语境中,非遗展览可以设计主题活动,紧扣上海土布从植棉到纺纱、染色再到织布的各个环节,将这些均由手工完成而极少受到化工影响,且与自然环保理念极为契合的优质特点一一再现。这方面的主题活动有土布扎染、缝制等。通过手工制作,意在达成对后工业时代手工艺、环保理念以及人文价值的重新探寻与发现。

高校博物馆还极为重视社会文化权的普及,让一些不容易接触到博物馆教育资源平台的群体也能参与到非遗教育之中。例如,非遗展览为一些社会工作项目提供见学支持,“大哥哥大姐姐计划”已为社会教育资源的弱势群体服务了近10 年,展览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子女提供导览与体验,体现出高校博物馆在社会服务中的职责担当。更值得关注的是,近10 年来,高校承担的非遗传承人研培工作成果显著。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将他们的作品在博物馆内展览展示,不仅为非遗提供了传播平台,更培养了大批潜在的大学生传承群体;同时,非遗传承人也在高校专业研究团队的智库支持下,增强了非遗的创新能力与运营能力。双方良好的互动与互助均在博物馆平台得以呈现,为非遗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凭借高校学科优势与学术研究支持,一项非遗展览有多种诠释的可能性,故而多角度开发设计的教育活动与社会传播,便是凸显高校博物馆非遗保护职能与发展目标之所在。高校博物馆凭借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灵活的服务模式、面向公民的文化普及与辐射能力,为非遗保护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使之成为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

在数字时代,多媒体以及数字叙事成为博物馆跨越时空的主要手段。参观展览已不止于在博物馆空间欣赏实物藏品,数字化的虚拟展示使得资源共享更为方便、快捷。数字化展览,为传统的物质性展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物的聚集、呈现或分析的新方式等;透过虚拟空间的数字化档案来延伸文化资源的管理与活用,会更有助于提升民俗文物管理、学术研究、公众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创意等增值性的服务效能。在高校博物馆网络平台上建立数字化典藏资料库的查询系统,可以为校内外提供查询、浏览和使用数字资源。高校博物馆数字化管理与应用,无疑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技术上的准备与支持。

早在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已启动“世界记忆工程”(Memory of the World),主要将全球范围重要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如文献、音乐、图像等予以数字化采集,并建立网站及数据库,可供世界范围的线上检索,并以文字、图片、录音、出版物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展示与传播。

非遗之所以需要保护,往往是因其文化生态已遭受严重破坏,难以长久地维系下去。对非遗事象全方位的“活保护”是目标,但实施上有难度。因此,将非遗事象从人到物再到环境的数字化记录与保存,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保护方式。基于记录、保存、宣传、普及、传承、培养后继者的目的,非遗保护的数字化技术必不可缺。摄影、录音、制图等数字化手段的存档,并以多媒体技术予以再现、调用、编排,大大方便了利用者的检索与查阅。

如何在影像田野中将非遗事象完整、全面的呈现,是博物馆数字工作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向。在对非遗的展览展示中,动态的影像往往是真实再现其生态环境的有效方式,影像民族志即是民俗学科以影像的方式来记录、观察民俗现象与民俗变迁,或对民俗交流的跨文化作出解释的重要方法。[5]对手工棉纺织非遗事象做影像民族志的跟踪记录与采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对与非遗事象以及传承人相关的书面文献、口头传承、照片、作品和制作工具等相关器物的实物资料进行数字转化与存储;对非遗事象实践的场所、空间整体环境进行数字化记录与存储;对非遗实践的仪式、行为的动态过程进行实际记录与存储;对上海土布经典编织进行采集,并对其名称与文化含义作归纳整理。

这些宝贵的影像资料是上海棉纺织技艺整体性的记录与保存,不仅成为展览中土布实物、图片、文字叙事手段的有效补充,更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不可多得的真实研究数据。数字化工作不仅对上海手工棉纺织技艺予以物质化呈现,更为非遗整体生态、人文与精神世界的视觉化诠释与解读提供了可能。在展厅中,它们是解说词的补充,是与实物藏品同等价值的另一组成部分,亦是馆藏体系中的宝贵资产;而在数字平台,它们则会更多地服务于流动展示、网络虚拟等多种空间与终端,从而使数字展示空间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活态”,突破以往仅向外发布信息和资源的功能,呈现反向的收集、反馈信息,用以建构博物馆与社群的互动关系,而使非遗资源更加活化。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博物馆应利用好这一传播新手段与新形式的优点,但也需要注意在对非遗事象进行数字转化时,强调其生态性与整体保护性,不能破坏非遗事象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割裂非遗保护与社会语境的传播关系。

总结

通过考察上海手工棉纺织技艺非遗项目在高校博物馆平台的保护机制与传播路径,可看出高校博物馆在专业科研、服务公众、扩大传播以及增强非遗传承能力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效用。在国际社会非遗保护语境之下的高校博物馆,以其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科研人员与学术力量以及广大的学生传播群体,凸显出相较于其他类型博物馆不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博物馆较好地利用了大学综合学科优势与学术研究资源进行非遗的收藏、保存、研究、教育与传播等的工作,在社区参与、社群联动上,更为灵活、积极地推进了非遗保护与文化共建。再加上高校博物馆的馆际交流、国际交流,在数字化、智慧化、多媒体等新兴技术手段探索上亦积累了更多经验。面对庞大复杂的非遗体系,高校博物馆应努力将学术专长、科研创新、理论知识转化、传承人群培养、非遗生产性保护等若干环节统合,为非遗的学研产提供联动平台,以当代高校博物馆的非遗保护路径与机制,切实为中国高校的文化建设事业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助力。

猜你喜欢
棉纺织土布手工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黄道婆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中棉行协发布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
“卓郎”2018年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发布
杭州市土布文化产业化发展个案研究报告
201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发布
土布不『土』
手工剪纸
手工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