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石油危机”缘起

2020-11-30 17:48王勇
能源 2020年5期
关键词:减产沙特油价

文 | 本刊记者 王勇

油价暴跌,金融动荡,经济衰退,需求锐减,新一轮石油危机已经来了。

2020年的开启方式不同寻常,在过往的四个月时间,全世界都在见证历史。疫情全球性爆发,原油价格闪崩,能源大国的恩怨情仇集中演绎,一只只“黑天鹅”扇起翅膀汇聚成席卷全球的风暴。

国际能源署(IEA)4月石油市场报告指出,全球数十亿人正在经受着上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健康危机,全球经济承受着自19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从未有过的压力,企业破产,失业激增。“即使下半年放宽旅行限制,我们仍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比2019年每天减少930万桶,这将抹平近十年的增量。”

作为原油市场的风向标,布伦特与WTI自2020开年以来“跌跌不休”,WTI原油期货价格甚至出现负油价的历史性现象,布伦特也在经历16美元/桶的低价位。

“油价暴跌,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尽管不确定能否定义为大萧条,但综合以上情况来考虑已经是一轮石油危机。”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告诉记者。

新一轮“石油危机”如何酝酿而成?背后究竟是地缘政治博弈的主导,还是供需失衡的压迫?谁能成为这轮危机中的受益者?

减产阴谋or阳谋

能源和国际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石油既是金融和实物商品,又是政治博弈的工具。从历年国际油价的波动看,大国博弈是石油市场动荡的直接推手。

油价真正的崩盘始于2020年3月5日OPEC+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OPEC会议提出在现有减产基础上增加150万桶/天的减产额度,其中欧佩克国家减产100万桶/日,以俄罗斯为主的非欧佩克减产50万桶/日,并将协议延长至2020年底。但由于俄罗斯的拒绝,这项为期三年的减产协议以失败告终。会后,OPEC决定取消对其自身产量的所有限制。

随后,沙特阿美对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客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折扣,以吸引炼油厂使用沙特原油。其公司声明文件显示:4月卖往亚洲的原油定价下调4-6美元/桶;4月卖往美国的原油定价下调7美元/桶。

减产协议告败的结果在石油市场上快速反应,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3月9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跌22.25%,报35.20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跌23.03%,报31.77美元/桶,盘中最大跌幅一度超过30%。

沙特与俄罗斯的矛盾就此引爆。3月初沙特便呼吁大幅减产以阻止油价下跌,而俄方显然认为疫情蔓延全球会酿成更严重的经济后果,因而回避减产,担心石油消费的急剧下滑会抹杀减产带来的利益。

事实上,俄罗斯在此前的减产协议中也是阴奉阳违,大部分处于不达标状态。按照2019年减产协议,俄罗斯需要减产22.8万桶/日,与其他产油国约定的产出上限1119万桶/日,但大部分时间都未能低于这一水平。俄罗斯能源部数据显示,俄罗斯在2019年的原油和凝析油日产量为1125万桶,这是苏联解体以来的最高产量纪录。

3月10日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回应强烈,“俄罗斯短期内可以每日增产原油20-30万桶,未来可以每日增产50万桶。”在沙特掀起价格战后,俄罗斯接下战书,令这场石油价格战愈演愈烈。

“实际上这谈不上是阴谋,自美国从原油进口国变为出口国之后,产量不断提升,全球供大于求的格局很难撼动,沙特、美国、俄罗斯争夺的聚焦点是市场份额,”董秀成表示,“从博弈的角度来看,考虑到美国页岩气成本较高,俄罗斯、沙特当然希望通过价格战抑制其增长能力,沙、俄也在财政上承担着相当的压力。目前来看,参与价格战的大国没有赢家。”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指出:“沙特掀起本轮价格战的意图非常明确,策略也非常成功,美国页岩油经历了如此剧变后,就会导致美国本身国内能源政策剧变,致使国内出现动荡。”

平安证券相关研究报告认为,大国能源战略是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美、俄、沙特和中国是当前对原油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四个国家,油价暴跌表面上看是沙特和俄罗斯会谈失败,但实际上沙、俄两国也存在利用低油价打压美国页岩油的目的,因此美国的态度和动作也是油价走势的重要变量。

美国高成本页岩油在油价暴跌中首当其冲。据中信建投数据,美国页岩油开采成本在20美元/桶以上,加之偿还债务等其他成本,油价在48-54美元区间企业才能盈利。

相比之下,沙特开采每桶成本最低不及10美元,但由于政府财政收入对石油出口依赖最高,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所需原油价格最高;而俄罗斯方面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在3至4美元,其他费用成本在17美元/桶左右,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所需油价在50美元/桶左右。

4月9日,OPEC+再次举行会议讨论减产事宜,显然各大产油国之间已经在为期一月的价格战中试探了彼此的底线,同时也备受创伤。会议最终于4月12日达成减产协议。OPEC+将实行逐级减产方案,分三个阶段进行:自2020年5月1日起将减产970万桶/天,为期两个月;2020年7月1日至12月将减产770万桶/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计划减产580万桶/天。

其中,沙特和俄罗斯两国的减产将以1100万桶/天为基准,而其他各国则在各自2018年10月的产量基准上进行减产。整个减产协议将于2022年4月30日到期,但OPEC+将在2021年12月评估该减产协议的延长问题。

中石化相关研究人士告诉记者,“减产意向转变是美国也不愿意看到油价下跌,这是和之前油价下跌显著的不同,油价下跌触及美国的底线,美、沙、俄成了利益共同体。然而减产协议未能达到提振油价的预期效果,主要是疫情蔓延及其影响超出预期。”

消费需求锐减,油价雪上加霜

原油价格不断刷新低点,除地缘政治博弈的直接影响,消费需求的严重缩水更是令原油价格雪上加霜。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并逐步向全球流行病趋势发展,多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出台入境限制措施,各大航空公司运力削减。

同时,不少国家因疫情全国性或局部性进入紧急状态,经济进入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严重制约原油消费需求。

OPEC发布的4月月报指出,COVID-19大流行正在影响全球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长,对石油需求(尤其是运输燃料)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由于政府试图遏制疫情在美国、欧洲、亚洲、中东和其他地区的蔓延,许多地区的封锁预计将大大减少出行需求,从而对第二季度的汽油需求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OPEC+减产联盟破裂的真正原因是需求的急剧下坠。”光大证券分析师吴裕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一轮全球原油的需求下滑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整个2020年第二季度大致会出现1500-2000万桶/天的需求下降。按照3月初OPEC+第一轮减产会议上所提议的150万桶/天的减产量,远远低于需求下滑幅度。

从历史上来看,垄断组织成功运转的关键在于需求稳定。一旦需求出现急剧下跌,再紧密的价格联盟也无法阻止趋势。而且,OPEC+最终达成的970万桶/天的产油削减量也无法跟上需求的下滑量,全球原油依然是显著的供过于求,OPEC+减产联盟依然有市场竞争的关系。

原油需求的持续萎缩令市场不安。国际能源署4月15日发布报告预计,4月全球原油需求同比降幅达到每日2900万桶,是1995年以来最低水平,5月和6月全球原油需求仍将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OPEC与多个非OPEC产油国日前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执行缓慢、执行程度存在风险以及部分产油国未能做出明确减产承诺,这些因素都令市场继续承压。

“油气与金融的融合度非常高,低油价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极其不利。在全球化、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金融动荡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董秀成认为。

3月暴跌的油价带动了大宗商品的暴跌和全球的股市动荡,美股月内3次熔断,同时也在期货市场上造成了严重的保证金缺口。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指出,如果未来油价再次暴跌,可能再次出现美元的流动性危机,并造成金融市场动荡,还可能扩散至新兴市场,对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造成冲击,造成外汇储备流失,兑美元汇率贬值等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0年的经济衰退称为“大封锁”。报告称,今年的衰退程度将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

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萎缩1%。

“低油价对于进口国来讲是有利有弊的。”董秀成指出,一方面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在内的进口国可以低价格获取原油,大量减少外汇支出,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则打压了本土的油气产业的发展。

在这场“大封锁”中,荒谬的负油价也仅仅是这场席卷而开的危机表象,减产协议无助于缓解4月原油供应侧过剩,甚至部分生产国加大了协议生效前的日产能。

在疫情“黑天鹅”尚未结束之前,石油需求未见反转迹象。但是,参与博弈的大国各怀心思,新一轮“石油危机”的长尾效应却仍在全球经济和能源产业链中蔓延。

猜你喜欢
减产沙特油价
无人机洒药相邻藕塘减产 谁来担责?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油价下半年还得涨
下半年油价还涨吗
沙特为何锁定中国?
油价涨了谁高兴
预防“倒春寒”保证果树不减产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2019年上半年豆油价低
错打农药导致西瓜减产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