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初心使命书写扶贫担当,为稳就业保民生坚定护航

2020-11-30 08:36刘梦薇
老区建设 2020年19期
关键词:台账车间全区

2015年以来,宜春市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按照就业扶贫的工作要求,围绕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扶贫载体,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素质和技能水平,鼓励扶持创新创业从而带动就业等工作,主动作为,精准发力,用初心使命书写扶贫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稳就业保民生贡献力量。面对全区1.7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任务,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用实际行动在袁州大地奏响了一曲“就业扶贫”的奋斗之歌。

自2015年精准扶贫成为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战略以来,就业被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精准扶贫中就业扶贫的地位尤为重要,也显特殊。2015年以来,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在就业扶贫工作中,在资金上优先、足额保障,仅就业资金就使用了1652.07万元。且就业扶贫规避了以往扶贫过程中“漫灌式”扶贫和“输血式”扶贫的弊端,转变为“滴水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增收致富。

摸清底数,精准帮扶。为摸清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数量、就业情况等信息,提高实施就业帮扶的有效性和精准度,2015年以来,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多次全面深入调查摸底统计,收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台账,并实现动态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089人,已就业务工人员有13243人,其中省外就业务工的有3553人,省内区外务工的有656人,区内就业务工的有9034人;未就业务工人员有3846人,其中,有就业意愿1384人,没有就业意愿2462人。同时,为全面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2015年以来,先后六次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进行“地毯式”调查摸底,并归总出挖掘机、铲车、美容美发、计算机、月嫂、种养殖技术等24种工种的培训需求。通过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具体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为实施精准帮扶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

扶贫专岗,安置就业。根据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劳动技能不高、无技术专长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的要求,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大力开发适合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保洁、护林、交通协管、水库管理、农家书屋管理等就业扶贫专岗,以安置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2015年以来,经过对全区就业扶贫专岗的清理和动态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就业扶贫专岗2728个,其中,享受就业资金岗位补贴的1530人,整合林业、水利、交通、残联等部门资金开发的804人,村(社区)自筹资金开发的394人。就业扶贫专岗每月报酬2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

扶贫车间(示范基地),吸纳就业。为充分发挥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积极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加强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一方面鼓励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利用闲置土地、房屋建立“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或从事来料加工,为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农产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建立“就业扶贫示范基地”。2015年以来,经过对全区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的清理和动态管理,目前,全区共有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64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35人就业。

技能培训,提升就业。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种养殖水平和就业技能,根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争取多种方式大力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并积极与岗位对接,力推就业。一是种养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全区农业产业特点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培训意愿,加强了农业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种养殖水平;二是技术工种培训,为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在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术工种培训需求摸底统计的基础上,积极与技工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沟通协调,确定培训单位和培训工种,并精心组织实施;三是促进培训与岗位对接,为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技术工种培训后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培训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技术工种的用工需求,将培训后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推荐到园区有技术工种需求的企业就业,力争培训与岗位对接取得成效。2015年以来,共有4168人参加相关技术工种需求的培训,其中,保育员30人、电子商务7人、种养殖3953人、技术工种178人。同时,在2018年江西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交叉检查中,此项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创业贷款,稳定就业。为解决部分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运行中资金短缺问题,充分发挥创业贴息贷款稳定就业岗位的作用,对有创业贴息贷款需求的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及时受理,认真调查,仔细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及时审批贷款。2015年以来,共对11个就业扶贫车间(示范基地)发放创业贴息贷款290万元,稳定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89个。

劳务招聘,推荐就业。为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促进贫困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实现就业,2015年以来,通过微信公众号、袁州就业网等方式发布用工信息,开展“春风行动”“直播招聘”“送岗下乡”等系列招聘活动,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让其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实现就业。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帮扶干部、网络、微信、电视等方式对就业扶贫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并将1万份《江西省宜春市就业扶贫政策宣传册》送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同时,发放《就业扶贫工作手册》,做到帮扶干部、镇村干部人手1份,使就业扶贫政策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统一模板,规范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将统一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有培训意愿人员摸底台账》《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摸底台账建立指南》《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台账》《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台账》《就业扶贫专岗台账》《外出務工交通补贴台账》六个台账模板发至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并建立统一的就业扶贫各项工作台账,统一规范、动态管理,实现了就业扶贫的流程化、规范化。

开发软件,提升管理。为进一步推动就业扶贫工作精准高效管理,与市就业局联合开发就业扶贫管理软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数据信息、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专岗、转移交通补贴等工作实行高效、精准、动态管理。

2015年以来,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谋划和推进,通过运用精准“量身”、培训“造血”、就业“扶智”等组合拳,着力打好扶贫攻坚战,扶贫开发取得累累硕果。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持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精准施策,解决能力贫困,扶贫扶智,方可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在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着力把蕴藏在贫困群众中的奋斗热情和干劲激发出来,方能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对人民的承诺。

作者简介:刘梦薇,袁州区就业局。

责任编辑:史慧芳

猜你喜欢
台账车间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基于Python的两项直达延期政策审计算法研究
超过定额
“扶贫车间”拔穷根
不以台账论“英雄”
A7_p69
蓝光TOP5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