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因分析

2020-11-30 08:42秦桂娟刘兵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糖尿病

秦桂娟 刘兵

[摘要] 目的 深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方法 该研究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该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4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针对预后效果及临床资料,探究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结果 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36例患者中,实施晶状体手术的有27例,出现了后囊破裂或不完整的有16例,术前出现了虹膜新生血管的有8例,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有4例。在术后到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期间,患者都没有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視网膜光凝检查。结论 基于研究表明,患者在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主要是与术中联合实施晶状体手术、玻璃体填充物效果和术后发生视网膜脱落等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及术后需要加强对青光眼的预防,及时针对患者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光凝等确定手术后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青光眼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10(a)-00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analyze the causes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fter vitrectomy. 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465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who underwent vitrectomy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ze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after vitrectomy, implement targeted treatment, and explore the causes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based on the prognostic effect and clinical data. Results Among the 36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27 cases had lens surgery, 16 cases had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or incompleteness, 8 cases had preoperative iri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in 4 cases. From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to the occurrence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the patient did not undergo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Conclusion Based on research, the reasons for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 after surgery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joint operation of lens surgery, the effect of vitreous fillers and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Before and after vitrectomy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glaucoma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timely implement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after the operation to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Diabetes; Retinopathy; Vitrectomy; Glaucoma

玻璃体切除术作为现如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情比较复杂,手术实施的难度较大,术中术后经常会发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正在加强对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防治,明确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原因以及制定有效的处理措施,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患者术后视力能有效恢复的有效途径。鉴于此,该文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465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分析该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发生原因之后,为避免或减少此种并发症的发生,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提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收治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实施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46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再次实施抗青光眼手术的患者有36例,针对这36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及症状分析。36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有21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为(51.6±2.34)岁;随访时间为6~64 d,平均为(24.2±4.25)d。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在10~21年之间,玻璃体切除术前空腹血糖为3.78~12.71 mmol/L,实施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前空腹血糖为4.81~9.77 mmol/L,36例患者均实施了胰岛素治疗,使用年限在2个月~13年之间,平均为(4.22±2.21)年。其中有2例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年限在2年以下,有12例出现了糖尿病肾病的情况。

1.2  方法

患者都因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实施了玻璃体切除术,均采用常规的经睫状扁平部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病,剥离纤维血管膜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针对出现了严重白内障的患者,实施了乳化或者是人工晶体植入。所有患者都实施了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填充物为硅油,术后复查时根据眼底情况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出现了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以及新生血管区补打激光,其中有27例出现了补激光的情况,术后所有患者都保持仰卧位一周局部采用抗炎或者是预防感染治疗,通过定期随访检查视力。

1.3  统计方法

研究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该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时间主要是在12 d~11个月之间,多数患者都是在术后2~6个月间出现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6例患者中有2例术前检查发现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占比为5.55%,术前没有进行手术控制。实施晶状体手术的有27例,出现了后囊破裂或不完整的有16例,术前出现了虹膜新生血管的有8例,术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有4例。在患者术后到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期间,患者都没有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光凝。

3  讨论

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此病情比较复杂,很多患者会在术后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这对于治疗而言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言,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效果都比较差,会对患者视力造成明显的损害,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旨在减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及发展。没有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开展常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研究中,发现有部分患者光临后,视网膜病变仍旧无法控制,且会出现持续恶化的情况。糖尿病激光治疗组的研究报告也显示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的治疗量越大,视网膜损害的危险性就越小。

因为在人眼黄斑视网膜平均面积上有直径在500 μm左右的2 000个激光斑,融合起来的数量还不到1/4。所以很多眼底病专家认为如果想要充分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1 500~2 000个激光,把每个激光斑的直径应该在800 μm以上,如果激光直径在500 μm,则需要更多的激光斑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由于实际治疗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激光光线与视网膜平面的入射角度不同,不仅会造成能量不足、范围不够,也会出现青光眼等并发症。根据以上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还要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检查结果再次补充激光才能够降低青光眼的发生。

所以,在该组36例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进行玻璃体腔填充的患者中,通过硅油进行的填充,要依据术前及术中视网膜病变程度及裂孔而定,选择硅油主要是促进视网膜复位,也是为了降低青光眼的发生率,所以推测玻璃体填充物与青光眼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硅油可以使得视网膜产生血管形成因子不易接触,在国内研究中也指出了,3种玻璃体填充物中,唯有硅油填充中可以减少玻璃体切除术后玻璃体出血及青光眼的发生率。这就意味着,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时,应该尽可能地选择硅油作为填充物。该组有1例患者,进行双眼玻璃体切除后填充物为硅油,但依旧出现了青光眼。所以,填充物是否为决定因素尚没有定论,但是通过硅油能够降低术后再出现的几率。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实施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有很多,其效应可能是相互叠加的,但主要都是因为手术处置不彻底,所以在患者实施玻璃体切除术时,必须要加强患者的控制与检查,在复查中要针对患者眼底情况,及时补充光明,促进视网膜复位。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时,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手术,选择合适的填充物以及确定激光的能级等,做好术后检查及随访等工作,基于患者术后眼底变化,确定是否补激光,从而降低患者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  王文霞.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9(84):85,88.

[2]  沙亚飞,段松岚,王训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0):1909-1911.

[3]  赵术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糖尿病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2):184-185.

[4]  谭洪,杨丹,姜兴华.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9,28(6):340-345.

[5]  沈美丽.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9):1079-1080.

[6]  刘静,韩泉洪.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再次手术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9):1694-1696.

[7]  孙琳涛.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58-59.

[8]  冯希敏,赵庆新,张凤妍.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8,38(1):80-83.

[9]  徐威.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分析[J].中国現代医药杂志,2019,21(5):43-45.

[10]  田琦.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 27(15):2789-2790.

(收稿日期:2020-07-05)

猜你喜欢
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糖尿病
青光眼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改善青光眼 吃什么好呢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及其围生儿预后的临床研究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网络建设及其护理管理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