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三层次、八模块”构建研究

2020-11-30 08:43邓张升戈誉阳邓立治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34期
关键词:融入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

邓张升 戈誉阳 邓立治

摘 要: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需要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实践型很强的教育工作,对人才培养具有特殊作用。高校辅导员应该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不将其仅仅视为创业就业的范畴,更充分理解、掌握、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将其全面融入思政育人工作当中,构建“三层次、八模块”模型,最大效能地发挥创新创业教育作用,为思政育人工作带来新动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4.026

0 引言

新时代如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摆在每位辅导员面前的重要命题。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职责包括九个方面: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和理论和实践研究等。而大部分辅导员并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经常“割裂性”地看待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如认为“只能毕业后去创业”“只能培养创业意识”或“只为打创业比赛获得加分”,因此只在有限的地方下力,满足有限的学生个体。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暇顾及”创新创业教育,甚至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不主动去掌握背后的思想精髓。于是容易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政教育工作全局推动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认为,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创业指导虽然只是九大职责之一,但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于创新创业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是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路径的重要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将对思政教育工作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打造“三层次”匹配关系,构建“八模块”育人模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培养更高素质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育人工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本文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思维上具有相通性,在体系上具有互促性,为前者融入后者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性。

1.1 目标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学生将创新的观点付诸创业领域的实践,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中提出:“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高远的目标和价值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二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即二者都力求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都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致力于塑造综合素质优秀、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1.2 思维相通性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是“从需求和痛点出发,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整合資源来创造价值”,这与思政教育具有思维相通性。第一,“需求和痛点”则是指他人的、社会的、国家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天然地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而不是从满足自身利益出发。第二,“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整合资源”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不抱怨周围、不抛弃自己,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去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解决问题。第三,“创造价值”是指创新创业教育主张通过实现社会价值来实现自我价值,这与我国思政教育倡导“利他主义”思维是相通的,很好地给出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的正确关系模式。

1.3 体系互促性

创新创业教育拓展思政教育的领域,增加思政教育的普及广度,在新时代立足社会民生、国家需求,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而思政教育则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度,从更高层次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与价值引领。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力助推新时代社会主义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育。思政教育能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层内容进行融汇互补,二者在内容体系上具有互促性。

2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三层次”匹配关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创新思维、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形成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的能力品质,培养出具有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基于学生培养需求,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培养“三层次”匹配关系,如图表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三层次”匹配关系

2.1 知识应用层次

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目标更明确、积极性更强,对学习内容要求更前沿,学生具备的“知识基石”越多也就具备越大的跨界可能性。创新创业教育里要组建一个创新型项目,大部分都是技术型创新项目,必然要求理工科的学生和商科、设计等专业学生组成团队,必然要求项目应用的知识和技术是在一定范围或是某种条件下具有领先性,学生需要主动去学习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这是教材上甚至课堂上都不足以及时提供的知识技术,而理工科的学生也会学习商业方面的市场、需求、风险等知识。每一个领域的知识便是“知识基石”,“知识基石”越多,不断的碰撞和跨界越多,创造性想法就越多。在实践中发现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非常强,会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很快超越书本教学。

2.2 实践技能层次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型教育,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知识、技术能否有用,营销方式是否有效,都必须在实践中回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分为训练实践和商业实践两个阶段。训练实践以创新创业大赛路演作为主要形式,也是目前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级活动。大赛综合考察学生的专业素养、精神品质、创业资源等活动,是个人、团队、市场环境、政策体系等多元匹配的综合复杂过程,具有高难度、复杂性及成功的不确定性等独特特点。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社会视野、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风险意识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商业实践阶段则是极少数真正开始实际创业学生所参与的,路演中被评委质疑,社会政策、市场变化的冲击,陌生客户无数次的闭门羹……千锤百炼,越挫越勇,创新创业教育塑造了学生较强的抗挫能力、披荆斩棘的勇气、更强的心理抗压素质。

2.3 思维精神层次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利他思维”和竞合策略,将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战略思维。 “利他思维”会提升学生的格局,考虑的范围是从他人、从社会、从国家出发,更有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破旧立新的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一种兴趣和习惯。竞合策略是竞争和合作策略,指创新创业教育中通过团队管理、利益激励、文化塑造、愿景共享来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市场竞争的分析、整合资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掌握波特三大竞争思想: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来激发自身的竞争意识,发现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竞争的过程中,也发现对方的优势,可采取合作、并购、重组整合等方式,团队通过融合变得更强,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跳出“零和博弈”的狭隘,形成属于自己的战略思维。

3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三层次、八模块”构建

基于前文分析,可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里,最大程度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作用,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职责,选取适合融合的八大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三层次、八模块”模型,如图2所示。

3.1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相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励志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励志教育元素,可以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建立可持续的技术商业模式,或是建立公益的服务模式,其思想方法可以融入思政教育。如阿里巴巴的使命“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腾讯的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一样源源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捷和愉悦”,华为的使命“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等;微软的使命“致力于提供使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丰富的个人电脑软件”,迪士尼的使命“使人们过得快活”。马云、马化腾、任正非等经济人物,伽利略、牛顿、爱迪生等科技人物,璨若星河,他们积极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高度自律,勇于冒险,敢于开拓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备受鼓舞,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智慧思想。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党班团建设相融合

将创新创业教育里的组织管理思想、团队建设方法融入党班团建设和学生干部培养,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创业企业的组建和党支部、班级、团支部的建设是原理相通的,都可以为后者提供借鉴:建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形成有领导力的干部队伍,打造团队活泼的组织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加以传播宣传,并且让这个组织朝着更好的目标共同前进。学生在创新创业竞赛中,不断打磨与推进项目的过程掌握的团队协作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文字撰写能力、跨学科的知识理论、较强的创新精神,必然可以应用于党班团建设中,“反哺”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年级活动组织等。由于吸取的是社会先进组织的管理方法,将比传统的党班团的管理方法更有活力。

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关键看领导者。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更倾向于付出、更有心理抗压能力的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经历了党班团的少则一个学期,多则三四年的管理实践,更能深刻体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拥有同理心,管理方式方法也更多样灵活。因此,学生干部参与创新创业会更有体会、更主动融入、更能带领项目克服困难不断前行。辅导员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思想方法精髓应用于党班团建设,另一方面在学生干部中选拔苗子参与到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匹配合适的项目,也将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3.3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风建设相融合

专创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与学风建设相融合的具体路径。辅导员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项目创业机会识别上,多往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痛点、需求去深挖,多提出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一方面,能让学生将得以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广度和理论深度;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学以致用”,消除“纸上得来终觉浅”,见识到知识和技术在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价值,引导学生亲身探索与实践,将促进找到个体兴趣所在、特长所在,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角色,逐步成为知识的“思考着”,甚至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3.4 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相融合

很多辅导员都形容自己“千条线一根针”,工作是“5+2”“白加黑”,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占据了自身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创新创业教育为日常事务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方法。一名辅导员负责两百多名学生,和创业企业管理者是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可以采取企业里高效的管理工具如各类办公软件、即时沟通软件、协同办公软件;学习企业管理方法,建立对学生的激励制度,做好学生干部培训,以分担自己的日常事务,同时又提升了学生能力;对工作内容进行结构化分解、标准化重构、流程化再造,以降低完成工作的時间人力成本,提升产出业绩。让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一定程度上“解放”辅导员的双手,释放更多时间陪伴学生成长。

3.5 创新创业教育与心理辅导相融合

辅导员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自我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起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自信,激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与特长。在创业过程中,大概率都会遭遇挫折。“早经历挫折”比“晚经历挫折”能形成学生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性格。顺境固然让人心神向往,但是逆境更能增加人的智慧。为了抛掉“玻璃心”,辅导员应该多多尝试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在法律和校规校纪范围里,鼓励学生在犯错成本更低的校园里勇敢“试错”,辅导员对其分析与引导,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中帮助学生建立起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抗打击、抗高压的强大心理。社会里发展得好的人才,不管来自哪个领域,都有“乐观精神”的共性。

3.6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融合

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变革、产业制造升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需要补齐创新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辅导员引导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树立远大的志向目标,对标全球领先技术、朝阳行业,激发更强大的学习动力,自觉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连,不再仅仅着眼于自身发展。辅导员通过创新创业的行业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的变化,而不是着眼于当下的热门就业机会;通过创新创业的公司管理学习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理解公司的业务,站在雇主的角度理解人才需求,站在其他部门的角度理解沟通协作——将会很大程度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可以说,懂得创新创业的就业,是更先进的就业观念。

3.7 創新创业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辅导员将从创新创业领域里汲取非常多的能量和思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创新创业企业开发的互联网产品“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开辟了网络思政的新阵地。辅导员职责提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而辅导员要和企业媒体社会进行“学生注意力争夺”,就要知己知彼,而不是闭门造车。求本溯源,辅导员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创新创业的角度把握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路线、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学习主流媒体、企业媒体的新媒体生产方法,进而创作脍炙人口的新媒体作品。

3.8 创新创业教育与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相融合

辅导员可以从创新创业教育里掌握危机防范和应对的思路和方法。创新创业教育里,有一个重要内容是风险识别、风险规避和风险应对。辅导员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助于提前应对校园危机事件。利用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对学生即将出现的危机进行预警和监控。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具有目标一致性、思维相通性和体系互促性,因此,也就有必要和可行性对二者进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局限于创新创业领域,更是作用于综合素质,对知识应用、实践技能和思维精神三个层次有很大影响。辅导员应该重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将其与自身的八模块工作职责相融合,不断探索出更新、更多、更好的做法,提升思政育人工作的成效,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高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彬,汤晖,赵天阳,等.新时代高校“创+思政”教育模式实践探索[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04):108113.

[2]代兴梅,张艳,刘彦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辅导员日常育人过程的途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8,(03):5052.

[3]张志娟,程子煊,刘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7,(03):2527+43.

[4]刘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5):108109.

[5]焱.高校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9,(12):116121.

[6]施夏,叶晓静,张河,等.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分析[J].科技风,2020,(08):7879.

[7]张净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08.

[8]吴鹏.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探究[J].才智,2020,(15):110.

[9]谭敏.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J].重庆行政,2019,20(06):8991.

[10]陈全璐.议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J].教育观察,2019,8(04):5758+120.

猜你喜欢
融入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