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生

2020-11-30 09:00陈汉莉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乡味柳丝腌渍

陈汉莉

“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这首诗的作者是马星野先生,而赠他鱼生的则是南怀瑾先生,他们都是著名温州学人,一位祖籍平阳,一位祖籍乐清。

原来,这是一位香港朋友将一坛用龙泉青瓷罐精装的“五味和”鱼生送给了南怀瑾,这份来自家乡的礼物,又被他转赠给了身在台湾的同乡马星野。这首《呈南怀瑾先生谢赠乡味》的鱼生诗,后来便成了温州风土的代言。

鱼生,其实是一种用酒糟和盐腌渍的细长条的小鱼,温州方言称之为:白鱣生,或白带生、白大生。而地处温州东南部的苍南、平阳一带闽南语则俗称为:带柳、咸带柳或带柳丝,意为其原材料为小带鱼“白带”和带鱼幼苗,犹如柳丝一般细长。

温州沿海一带渔村,家家户户从前都有腌渍鱼生的习俗。鱼生的原材料为定置张网小花罾作业的特产,每年在“小带鱼”旺发的汛期,渔民们通常认为,农历三月“头汛”捕捞的“小带鱼”条子太细,五月上旬的“迟汛”捕捞的条子太粗、鱼骨太硬,只有在四月上、中旬,前后那十来天时间的“中汛”捕捞上来的“小带鱼”,那种条子细而均匀、肉肥而骨软的才最适宜用来腌渍鱼生。

腌渍时,要先将鱼洗净放入盐拌均匀,装在容器内腌几天。然后沥掉水分,加少许盐,拌入糖、姜、糯米酒糟、红粬等调味品在小缸中搅拌均匀,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静态发酵两个月左右,过三伏天后即可食用。开埕后的鱼生色泽鲜艳,满嘴咸香。食用时,一般还要加菜头丝干(萝卜丝干),加少许醋及白糖来调味。品质最好的鱼生由俗称“白头鲋”的小带鱼腌渍,据说这种鱼仅东海南麂岛附近有出产,夏季才有。

秋后,渔民们回到陆上,遂将腌渍好的鱼生销售到温州、瑞安、鳌江水产商行,其中,温州五马街的五味和就是他们的大主顾。

五味和,为宁波慈溪商人杨正裕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在温州创建,原址位于温州市区馒头巷(今鼓楼街),最早为“五和”蜜饯店,后邀清末名家梅调鼎书写店招。当年,五味和不仅获得这位脾气古怪的梅先生的首肯亲笔手书店招,还听从了他的建议:在“五和”两字间增一个“味”字,意寓: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而鱼生,为五味和南北货号的五味之一,以色鲜、条匀、不糊、味美、耐贮五大特点,成为该号“咸”字中的“看家”传统一绝,除供應本市市场外,还远销香港。

这种需生吃的腌渍品——鱼生因汤料里加了红籼,发酵后呈艳红色。这红彤彤的颜色,加之数不清的细小鱼儿全须全尾、密密麻麻地纠缠一起,以及那浓烈呛人的鱼腥味,让外地人觉得极为怪异,甚至感觉崩溃,但它却是温州人的美味……

责任编辑:蒋建伟

猜你喜欢
乡味柳丝腌渍
更漏子·柳丝长
腌渍
3种不同腌渍方式对腌渍黄瓜品质的影响
有乡味才留得住乡愁
腌渍苏子叶产生丙酸规律的研究
美在乡味
柳叶青青
乡味小厨诚献夏日经典鲁菜美馔
鼎边文化留住闽都乡情乡味
柳丝微拂,春韶摆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