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0-11-30 09:15陈煜龙
青年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陈煜龙

摘 要:本文将首先介绍课程思政的内涵,接着从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入手给出笔者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最后从课程设计、思政元素、教师团队三方面详细论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改革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教育理念。通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文化、工匠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等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

(一)学科特点

课程思政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领域的综合学科,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重点,鼓励学生创新,以实践课程居多。课程中包含大量审美意识的培养、艺术价值的评判、传统文化的传承、环保理念的传播、创新思维的构建、爱国情怀的启发等隐性思政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作业成果多以“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与经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学生所表达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教师需要加以指导。

(二)学生特点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制短,实训实习课程居多,生源类型多样,有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生、退伍军人等,还有一些社会人员。他们知识基础不同、人生经历与社会阅历不同,他们的理论文化相对较弱,对时事政治不太关心,崇尚自由,自我意识较强;比较重视专业课程,喜欢专业实践课程,动手能力较强,不喜欢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他们创新能力较强,能将自身的情感通过实践操作展现在设计中,重视情感表达。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共有20个设计专业(专业方向),推行“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课程”,培养具有大设计意识、国际视野、人文情怀与工匠精神的高技能设计创新人才。近年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课程思政作品展览等措施,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

(一)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应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只有课程思政始终贯穿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延伸等环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课前准备环节:依托学习强国APP、智慧职教云课堂以及微课,安排学生预习、查阅资料、观看优秀典型案例等活动,全方位灵活辅助学生课前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欣赏大量表现红色文化、国学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作品,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如广告设计课程,教师以学习强国APP上优秀的广告作品为案例,学生课前观看大量优秀广告作品,在思想上、情感上得到熏陶。

课中实施环节:由于学生生源不同,能力和学习特点也各有所长,可以通过组建学习团队,取长补短,让学生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采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翻转课堂,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启发和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服装设计史课程,教师讲解中西方服装设计发展历史,开展“中国服装设计如何走向国际”主题研讨、汉服制作及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礼仪文化,使其自觉传承优秀传统工艺,增强振兴中国服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后延伸环节:结合思政元素,通过实践作业激发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如设计基础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设计的基本流程、规律、准则,掌握市场调查的方法,懂得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教师可安排学生运用设计思维,利用有限的资源改造宿舍环境,主要包括到宿舍实地勘察了解用户需求,到宜家家居市场、二手市场调研,制訂方案,团队讨论,购买材料,动手改造,成果展示等环节。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设计思维得到锻炼,执行能力得到提升,宿舍环境得到美化,生活习惯得到改变,培养了学生为生活设计的创作导向、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勤奋实干的劳动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设计策略课程中承接了广东南方公益阅读基金会“一起播撒幸福的种子”送温暖公益活动的宣传海报、游戏印章与印章卡、拍照KT板、文创产品的设计,学生以最想推荐给小学生的十本书为主题,设计了游戏印章和KT板,帮助广东南方公益阅读基金会传达阅读可以点亮人生的思想。利用元旦放假时间,学生到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安山镇泰小学参加送温暖公益活动,用设计作品与留守儿童沟通,传递爱、播撒幸福的种子。

(二)课程思政的重点在思政——细心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在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例如设计概论课程将家国情怀融入设计的关联性中,展示中国拥有的“C919大飞机”、“辽宁号”航空母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蛟龙号”的神奇,体会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舞美设计的精美,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激发爱国精神。环境小品设计课程选择具有乡村传统文化、党建思政文化的乡村公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案例,引导学生关心农村、农业、农民,积极参与振兴乡村建设。工程制图课程倡导手工制图,要求图纸图形正确、符合制图规范、构图匀称、绘制整齐、图纸整洁。通过手工绘制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培养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提出一些有传统元素的主题,让学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设计图纸中,通过手绘表现出来,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使学生在手绘实践过程中真切感受到文化的修炼,增强文化自信。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以中山装为例,讲解了四个贴袋、前襟五粒扣、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立翻领这些形制的寓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针对行业特点,在许多课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建设带来了国家富强,环艺行业因此得到高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反复强调施工法规和规范,加强法治教育,反复强调敬业诚信,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份图纸、每一种材料、每一个方案。

(三)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打造课程思政团队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课程思政要求所有教师参与其中,要求所有教师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组建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成员有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熟悉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思政课教师负责把握立德树人的要求,专业课教师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三类教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组织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课程思政作品作业展示、现场教学观摩交流、教学能力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

五、结语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見》提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德育、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制定考核评价标准,融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3]许赞.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高职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40-41.

[4]施小英.大思政格局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7-120.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应用型理念下创意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