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1-30 09:15苑卫卫
青年时代 2020年26期
关键词:企业经营企业管理道德

苑卫卫

摘 要:诚信经营、遵守商业道德是企业立身之本、经营之道。企业遵守经营道德既是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本文就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建设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促进企业经营道德水平的提升,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经营;道德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完善,企业管理也走向了现代化,经营理念与管理方式与以往大不同。与此同时,企业的目标追求和职业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大量经营道德缺失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改善企业经营道德现状,具有现实意义。

二、企业遵守经营道德的必要性

(一)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的扩展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1]企业经营道德既体现在为了盈利的生产经营过程,又体现在经营方式等要合乎道德规范。“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自身的行为规范、准则的总和。”[2]道德的社会舆论功能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生存之本,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社會、消费者的关系,既要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良好的口碑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企业除了通过各类媒体宣传自身的经营理念、产品的质量、优势外,还要注重消费者维护。世界诸多大公司企业成功经营之道,无不证实了这一道理。所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注重产品质量,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另外,企业还要具备较强的文化凝聚力、较高的员工技能素养、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等。

(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商业经营道德规范主要包括自愿选择、平等买卖、公平交易及诚实守信。企业内部的经营道德还包括管理民主、人本经营及生态经营等。这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地位和竞争力,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必须以诚信为本,坚定诚信理念;以高质量的产品抢占市场,以良好的售后服务得到顾客的赞同。以诚信的理念规范企业发展是企业在市场领域的生存之道,是企业道德领域必须遵循的原则。从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企业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一)产品质量不合格

从历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报道来看,虽然我国在打击伪劣产品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有不少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这些不达标的产品有的来自不知名的小企业,也有来自知名的大企业,给消费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身伤害,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三鹿奶粉事件”给中国的奶粉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让国内奶粉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一度质疑,使国内整个奶粉行业陷入了低谷。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经营遵循道德理念的重要意义。

(二)不正当竞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合法的竞争有助于净化市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然而,由于市场规则的不完善、市场主体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市场中屡见不鲜。个别企业为抢占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不择手段。有关不正当竞争的情况,不仅会发生在小型企业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国内知名企业之间,如“王老吉加多宝红罐装潢案”,“康帅傅”“旺子”等傍名牌的不正当竞争手法。这些背离市场经营道德规范、违背法律制度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可能短时间内会给参与不正当竞争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却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正规企业的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行业道德生态环境不良

行业规范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行业道德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目前某些行业经营过程中,缺乏行业规范,或者行业主体缺乏行业自律,不能按照行业规范从事企业经营行为,破坏了行业规则,影响了行业秩序,给行业道德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例如,招标投标中暗箱操作、制假造假等,这些情形严重制约了行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四、企业管理中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企业内部建设

1.提高企业人员道德素质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正常运转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员工的参与,所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注重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在企业对员工开展培训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还要注重对企业员工道德知识的培养,增强其道德观念,提升企业软实力。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道德培养,牢记职业道德规范,做好职业道德操守。企业经营管理者主导着企业的发展,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不仅直接代表了企业的形象,而且有利于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企业员工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企业管理中道德问题的关键一步。

2.加强企业道德制度建设

企业全体成员接受培训,在理论上提高道德认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把企业道德规范制度化。“制度是指以法度、规范、习惯为核心,以一定的程序有社会性组织来颁布和实施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总和。”[3]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持续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为道德主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内化提供了可能。因此,企业建立道德制度是必要的。

(二)企业外部建设

1.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企业作为社会的一环必然受社会道德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信用机制也是薄弱环节,社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信用危机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近年来,在某些行业领域中,时有发生企业违背誠实守信原则的现象,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此类情况的出现,与信用体制的不健全、道德环境氛围不好等原因是分不开的。国家应加快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征信体系,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畅销市场,而且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可能完成交易。企业生产合格的产品,既是其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的重要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来看,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健康权、安全权等。消费者购买商品不单单是满足使用权的需要,其他合法权益也同样需要得到保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生产合格的产品是法律规定的,更是企业经营道德的底线。另外,企业获得利润关乎企业的生存,而要想获得巨大利润,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对企业来讲,生存之道就是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规范企业间的竞争机制

良好的竞争机制是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维系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竞争不仅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淘汰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而且有助于为新的市场主体创造进入条件。为避免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部门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规范企业间的竞争行为;企业要自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遵纪守法,遵守市场规则,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身竞争力,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

[2]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和建构[M].(第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李仁武.制度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企业经营企业管理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浅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策略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