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石油工程企业推进人力资源价值增值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01 23:41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效盘活用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对国有企业提升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发展了50余年、参与重组上市不足10年的国有石油工程企业,针对历史包袱重、人均创效水平低等“老企业病”,坚持以推进人力资源价值增值为统领,持续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释放组织和员工活力,在人力资源改革上摸索出了一条创新道路。

坚持思想先行,着力塑造价值文化

强化市场意识,唯品牌而不唯“短期效益”。充分发挥老国企信誉优势和队伍优势,在国际市场和新兴市场上坚持把服务做出标准、做出品牌,在传统优势市场上坚持把主营业务做精、做强、做大,在服务保障业务市场上坚持把人力资源存量充分统筹、充分盘活,推动“业务做成品牌”“服务做成文化”“存量做成增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强化改革意识,唯发展而不唯“一团和气”。压实改革责任,对重点难点项目实施“挂图作战、定时督导、任务到人”,打破干部“求稳怕乱、但求无过”等保守心理;强化宣传宣讲、领导答疑,积极选树改革攻坚典型和改革创效标兵,引导干部员工主动适应新形势、寻找新机遇、创造新价值,实现“二次创业”“产业升级”。

强化绩效意识,唯数据而不唯“主观评价”。坚持“预算标准、核算归集、考核办法、操作平台”四统一,细化完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现组织和个人绩效的纵向可溯、横向可比。通过在线测评、360周边评估、行为事件访谈,逐步健全关键岗位多维度胜任力模型,为员工业绩精准考核、员工价值精准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增强发展动能

提升一线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效率,推动主营业务降本。创新劳动组织形式,探索实施“管理+技术+项目化用工”模式。健全完善区域用工保供体系,通过市场化聘用等模式,推进用工当地化,降低外部市场人工成本投入。按照“因事设岗、对标先进、最精岗位”,动态调整定员标准,推行定员与工资挂钩机制,实行“增人不增资”,在保障一线队伍配齐配足、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人力投入产出效益。

深化二三线人力资源统筹优化,推动后勤辅助扭亏。按照依法合规清理一批、尊重意愿退出一批、严格制度规范一批、体现价值调剂一批、外委转自营盘活一批、低端项目退出一批“六个一批”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后勤辅助人员优化盘活。对内重点实施外委转自营,鼓励各单位清理退出劳务型外委项目,置换内部用工;对外重点推进“走出去”业务承揽,积极培育与主业优势相关联、二三线人员力所能及的高附加值服务项目,最大限度盘活企业存量人力资源。

严控各级管理机关规模,推动管理机关提效。推进机关岗位应合尽合、业务流程应简尽简、管理权限应放尽放,落实机关在编和借用人员公示备案制度,坚决防止超编配备和借用人员。实施基层单位、厂队机关重点任务合作制,推动同质化业务项目化运行,降低机构运行成本。

完善三能机制,着力激活人力资本

做严“能上能下”,促进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双A”制考核,规定生产经营和党建考核结果都为A,总的评级才为A;两方面为C,总的评级为D,进一步加大对领导班子的考核力度。探索“双降”制管理,对长期经营性亏损、亏损面不断扩大的单位,实行党政正职降职务、班子成员降待遇“双降”管理;对治亏止亏初见成效单位的领导班子,设置2年“观察期”,2年内未实现扭亏增盈的实行“双降”。

做实“能进能出”,优化队伍整体结构。积极推进柔性引智,通过一事一聘、短期借用、业务外包等形式,柔性使用外部专家资源。常态化开展“双严治理”,健全网上公开、群众举报、销号督办制度,依法合规清理长期不在岗位人员,坚决打通不合格员工“出口”。

做优“能增能减”,激发员工创效热情。对所属单位实行绩效奖金与收入、利润、资金回收“三挂钩”,主业、辅业、服务保障业务分开预算、分开核算、分开考核,按月兑现。对较高层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薪酬集中管理,严格考核发放,充分拉开收入差距,真正实现多创效多收益、高价值高回报。

猜你喜欢
创效盘活用工
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
工程施工项目二次经营创效管理与实施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企业诚信用工问题的现状及探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如何以巡察监督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创效能力
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创业创新创效的企业家 尽心尽职尽责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