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学焦门好家风

2020-12-01 23:41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家规代际焦裕禄

重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书,我深深地被焦裕禄的感人事迹所打动。这位干部的楷模、真正的人民公仆,把他的简朴清正的家训一点一滴渗透进了子女的筋骨血脉之中,使优良家风代际相传,值得党员干部终生鉴照。

立家规,硬性约束。焦裕禄为他的家庭立下了3条规矩:从小培养劳动观念,干不了大事干小事,干不了重活儿干轻活儿;艰苦朴素;领导干部的孩子不能搞特殊化。据他的孩子们回忆,有一次父亲发现哥哥不买票蹭戏看,马上就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然后又带着哥哥到戏院去补票。“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这些严格严苛的规矩,曾为儿女们带来委屈和不满,但后来却成为他们笃守的人生信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过分溺爱和提携,极可能让他们掉入“甜蜜的陷阱”。党员干部留给家人的最好馈赠,莫过于正直的品行和高洁的追求,爱之越深,越应有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用严厉的家规管好家人家事,不失为一种治家方略和为官智慧。

严正己,无声引领。焦裕禄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当年兰考县城关镇渔场为让身患肝病的焦裕禄补补身体,送来了十多条活鱼,焦裕禄回家后对嚷着要吃鱼的孩子进行教育,把一桶活鱼送回渔场;县救灾办看到焦裕禄穿的棉袄实在破得不成样子,悄悄给他拨了3斤救济棉花,当女儿拿着棉花票高兴地嚷着要给爸爸做新棉袄时,焦裕禄疼爱地对孩子说,这些棉花是国家用来救济灾民的,公家的便宜不能占。焦裕禄的节俭之风和不贪不占之举,无疑是无声的引领,为孩子们树立了鲜活的价值观。领导干部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要以身作则,恪守家规,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表里如一,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用行动传递正能量,赓续优秀品行。

施真情,感染教化。在严厉的背后,焦裕禄也是充满温情的慈父和鹣鲽情深的丈夫。他会拉二胡,爱唱京剧,热衷劳动,也把这种热爱生活的情趣传给了儿女。焦国庆回忆,父亲讲勤俭节约爱劳动是老一辈的传统,从小要学会。与母亲的琴瑟相和,也是焦守凤和弟妹们怀念与敬仰父亲的重要原因。而经常不着家的焦裕禄,一有空就拉起徐俊雅喜爱的二胡,悠悠琴声成为子女们对美好家庭生活的长久惦念。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浓浓的关爱,奠定了焦家后人正确而坚实的人生轨迹。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为镜,注重涵养爱家情怀,厚积人格力量,引导子女崇德向善,成长、成人、成才,使优良家风代际相传。

焦裕禄留给焦家后代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也没啥好留给你们的了……”但是,他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因纯真朴素而安宁的、无比充实的心灵世界,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财富吗?这就是“焦门家风”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原因。新时代的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该常作思考:当从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中学些什么,又当给接棒的下一代留下些什么。

猜你喜欢
家规代际焦裕禄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立下这7条家规,孩子必有出息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鸭子的家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焦裕禄
家风家规我来说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焦裕禄精神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