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2020-12-02 14:56李浩西安科技大学
侨园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疫情管理

文 李浩(西安科技大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广大青年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面对这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各高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严防扩散、严防暴发,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目标,有序开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指南,我国高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青年观对高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遵循教育管理规律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把准方向、摸准脉搏。”笔者以为,高校对青年学生的教育管理首先要把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新时代青年观对当代青年的社会属性与特点进行了阐释,对高校认识青年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疫期学生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提高教育管理认识

在对青年的地位和人生价值的认识上,应将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联系,将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疫情面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要应该认识到培养青年的重要性。不仅要做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更要完成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任务。

(三)思想管理教育是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总目标。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不仅要重视德、智、体、美、劳,更要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面对疫情,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做到:健康管理为基础,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思想管理教育是关键,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前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四)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时代青年观阐释了实践中的方针、原则和主体。我们面对的疫情虽然是灾难性的,但也为青年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高校在疫情面前应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而正确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做到措施得力、部署周密、积极稳妥、管控有序。

二、面对疫情高校管理中的“短板”

(一)疫情信息传播难以全覆盖

在对疫情信息的处理和传播上我们面临三类特殊群体:1、偏远地区学生无法实现信息24小时畅通。2、确诊(疑似)学生无法及时接收疫情信息,以及上报个人最新信息。3、手机出现硬件问题,无法及时更换,呈现暂时失联状态。

(二)疫情控制范围难确定

疫情爆发时间与春节假期高度重合,部分学生随家长外出,行动轨迹混乱、分散。学校短时间内无法确定学生具体位置及周边情况,这给学校的防疫工作造成较大困难。

(三)部分学生对防疫工作不重视

由于各地的疫情情况不同,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麻痹思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身边没有确诊病例,片面认为防疫工作与自己无关,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学生心存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传染,对生命敬畏不足。

(四)假期学生作息不规律

高校学生在假期基本没有学业负担,极易养成晚睡晚起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方面大幅度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容易使病毒有机可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个人情况及时上报。

(五)“线上教育”自觉性不足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组织网上教学、在线辅导答疑等工作。但部分学生对“线上教学”缺乏重视,不积极做好上课准备,仍是自由散漫状态。

三、面对疫情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对策

(一)青年学生是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

在抗击疫情中,大学生展现了时代精神:反应迅速,举措稳妥。积极识别公共信息真伪,掌握公共话语权。在网络上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大学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面貌,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中坚力量。

(二)复课后高校应加强学生的管理

开学前,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管理五级联防联控机制。引导学生重视线上教育,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学校的相关通知。做到错峰、错区域和错层次开学。院(系)相关人员采取“点对点”联系措施,全面掌握学生动态,加强学生思想、心理和生活指导。返校时,运用多种方式加强返程注意事项宣传,确保学生返校安全有序。返校后,做好学生每日健康监测,严控人群密集性活动,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公共场所通风。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疫情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战疫情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