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其思考

2020-12-02 14:56陈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侨园 2020年6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教学资源

文 陈明(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本应朝着“高效、便捷、轻松、科学”的方向发展,但从目前情况看,听力课堂的生态失衡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大学生听力水平的持续提升。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生态失衡现象呢?又有哪些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法呢?笔者详述如下。

一、“互联网+”时代对大学英语听力课堂生态平衡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大爆炸、资源碎片化和时空零距离,这些特点对于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来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其中不乏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听力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互联网+”时代还催生了诸如微课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对优化授课方式也有积极影响。

(二)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时候优点即是缺点,比如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虽然丰富,但如果教师无法把这些资源整合到位,必然会导致听力内容杂乱无章,并影响教学的生态平衡。此外,互联网技术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难度,久而久之,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将直接导致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同步下降,也会影响教学生态平衡。

二、如何解决大学听力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一)继续发挥互联网技术优点

1.扩大资源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其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听力水平的教学资源形式多种多样。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把好“资源关”,通过扩大资源渠道的方式为学生搜集更多更好的听力素材,包括时政新闻、社会热点、大学生生活、正能量的文娱新闻等,让这些资源既成为学生提升听力水平的动力,也成为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

2.创新授课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无论是纯技术类教学方法还是传统教学方法都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所谓听力,即要让学生听还要让学生说,听说结合才能体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所以,教师需要借助微课等网络授课形式,创新“线下教学,线上实践,线上线下合二为一”的新型授课方式。

(二)消除互联网教学的消极影响

1.以教材为本整合听力内容

听力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对大学生来说,虽然英语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其需求,但他们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而扩展教学资源。所以,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以教材为本整合听力内容,确保所有的听力内容都能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如此,才能避免由互联网教学带来的听力内容杂乱无章的情况。

2.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重新整合听力内容,这样即使教师未能将资源有效整合,也不会对学生的听力学习造成太大负面影响。大学生需配合教师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从生活入手多听多练多想,帮助教师扭转生态失衡局面。

3.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

在 “人本教学”理念下,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将对学生的听力学习产生深刻影响。对教师来说,学生的自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论学习经验和方式还是教师更胜一筹,所以,教师需要多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互联网+”中保持清醒的学习头脑,摆脱消极影响。

4.培养学生健康上网学习习惯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接触网络,但大部分时间是打游戏、聊天和网购,并没有养成在网络上学习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中引入“喜马拉雅听”软件,利用里面的资源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长久下去,学生可以习惯性的把“喜马拉雅听”当成听力学习工具。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它对大学听力课堂生态平衡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科学使用互联网教学技术,这是教师解决听力课堂生态失衡现象的根本思路。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希望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继续探究相关的教学策略,保持听力课堂的生态平衡,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教学资源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