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黑蜂问题简析及建议

2020-12-02 18:00张峻豪哈力木拜克阿汗蔡继红
蜜蜂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蜜源保护区

张峻豪,哈力木拜克·阿汗,蔡继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技术指导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6)

1 关于黑蜂及新疆黑蜂

1.1 黑蜂

黑蜂是体色为黑颜色蜜蜂的统称,包括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欧洲黑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等。黑蜂通常比较耐寒,适应生存在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夏季短暂而温暖的环境中,对外界条件敏感,自我控制繁育节律性强,当外界无花无蜜时,缓慢哺育,当外界有花有蜜时,加快哺育,可有效节省饲养成本,越冬死亡率低,春季繁殖较快;利用蜜源植物能力强,既能采集大宗蜜源,又能利用零星蜜源,同时喜采树胶,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饲养利用价值。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已被人类饲养利用的蜜蜂大约有9 种,其中体色为黑颜色的蜜蜂有5 种,我国仅有2 种,其中包括新疆黑蜂,是较为稀缺的蜂种。黑蜂在生产用蜂中属于品质较好的优良品种,其独有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利用价值得到了国内外蜂农的青睐。

1.2 新疆黑蜂

根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蜜蜂志》 记载,20 世纪30~40 年代天山西部地区有诸多野生黑蜂,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区域,重点在尼勒克县、新源县、特克斯县、巩留县等地,经当地养蜂人捕捉并长期驯化、饲养,该黑蜂品种已完全适应伊犁地区的气候、蜜源条件并逐渐变成一个具有独立遗传特性的地方品种。由于大多是在伊犁河谷区域进行人工驯化饲养,所以俗称伊犁黑蜂,具有体型大、繁殖力强、飞行距离远、采蜜能力高、抗病、越冬性能好、饲养成本低等特点,是国内外优良的蜂种之一,也是培育改良其他地方优势蜂种的优质遗传资源素材。

由于该蜂种具有以上优良特性,于2006 年“伊犁黑蜂”被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正式命名为“新疆黑蜂”,并列入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新疆独有的具有黑蜂特性的蜜蜂品种之一。

2 新疆黑蜂保护问题分析

2.1 保护的重要性

新疆黑蜂对生态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既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促进者,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者,更是外界环境变化的“晴雨表”、“指示剂”,蜜蜂自然生存之地必定生态环境良好。新疆黑蜂之所以能够长期在伊犁河谷生存繁衍,完全得益于伊犁河谷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保护新疆黑蜂,就必须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新疆黑蜂赖以生存的蜜粉源植物。

新疆黑蜂是新疆独有的、经过长期人工驯化饲养形成的具有独立遗传特性的地方品种,体型大、繁殖力强、飞行距离远、采集勤奋、对大片蜜源或零星蜜源均能充分利用,具有抗寒、易于越冬,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特性,单群采蜜量位居全国前列,对大片蜜粉源或零星蜜源均能充分利用,好年景一群蜂年产蜜量可达到150 kg 左右,较差年成也可达到50~80 kg,这样的采蜜量在全国是少有的,对当地的蜂农增收和脱贫攻坚起到了作用。因此,新疆黑蜂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2.2 保护方式

1980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新疆黑蜂保护区就是为了防止其他蜂种进入和新疆黑蜂的转出,采取在五台和巴伦台2 个仅有的进入伊犁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设立蜜蜂转运检查卡点,对进出伊犁地区的蜜蜂品种进行检查,依照当时的交通条件,此方式可以满足对新疆黑蜂的保护。当前,随着交通运输网的高速发展,如继续延用在国道设立卡点的保护方式,既不适应当前交通管理的要求,也没有政策法规依据,保护工作难于落实。

2.3 保护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蜂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由于伊犁河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以及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内地蜂农转地放蜂的优选地之一。越来越多的内地养蜂人携带其他品种的蜂群进入伊犁河谷,虽然促进了新疆养蜂业的发展,但也导致新疆黑蜂品种杂化、品质下降,保护工作面临巨大压力。

3 对策与建议

保护区所在地尼勒克县,处于我区西部边陲,土质优良,水系密布,生物资源富集,自然环境中生活和生长的野生动植物数量多、价值高,地理位置有益于开展新疆伊犁黑蜂保护与利用工作。根据2015 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范围〉 的公告》(公告2015 年第94 号),保护区内现存多种高等植物、珍稀动物,尤其是新疆伊犁黑蜂作为代表的本土蜂种,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保护区作为完整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是其他保护区不可替代的,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

3.2 做好新疆黑蜂种质资源

控制蜂群在保护区内外的流动,须采取定地饲养的方式,做好保护区内黑蜂蜂种的繁育、提纯和复壮工作,有计划地供应新疆黑蜂蜂种,类似规定虽然不符合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要求,但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的管理要求大体吻合。

3.2 合理划定保护区

划定保护区内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以伊犁地区生态红线区域为底线,在保护区内划定若干个重点保护区及实验区,对保护区内各功能区进行分类管理,切实发挥保护新疆黑蜂的功效。

3.3 科学规范保护区

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保护区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采取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的方式,按照原农业部发布的《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要求,可以达到保护当地黑蜂种质资源的目的,划定保护区内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以伊犁地区生态红线区域为底线,在保护区内划定若干个重点保护区及实验区,对保护区内各功能区进行分类管理,切实发挥保护新疆黑蜂的功效。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蜜源保护区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湄公河淡水鱼类保护区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伊犁河谷无融合生殖砧木青砧1号苹果良种大苗繁育技术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蜜蜂采花蜜
亚楠在伊犁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