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例脑卒中患者防误吸的护理体会

2020-12-02 07:31曹笑薇周美丽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温水胃管功能障碍

曹笑薇 周美丽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04)

脑卒中是临床上多发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死率、死亡率均较高。误吸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34.3%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误吸发现,误吸发生率可达30.5%[1]。我科2018 年6 月—2019 年5 月共收治157 例脑卒中患者,所入组病例的吞咽功能障碍以不同程度呈现。根据脑卒中患者的病变部位、吞咽功能障碍表、患者的临床特征开展全方位的评估干预,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康复以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57 例,男性98 例,女性59 例,年龄37 岁~81岁,平均年龄59 岁,其中经口进食75 例,经鼻饲管37 例,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功能障碍,其中最严重的是2 例延髓梗死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

2.病情观察

2.1 密切观察患者重点对患者吞咽唾液能力、发音、自主咳嗽、呼吸、意识等情况给予密切的观察。脑卒中常见在小脑、脑干、皮质下白质、大脑皮质等出现病变,若单侧大脑半球损伤也可引起误吸以及吞咽功能障碍症状。而延髓出现损伤症状时则会引起误吸的症状[2]。

2.2 吞咽功能评定:参照(1)洼田饮水试验:正常:30ml的温水在5s 能一饮而尽,未出现呛咳症状;轻度:30ml 的温水能够在5s 内1 次饮用完成,出现呛咳的感觉;中度:30ml 的温水能够在5 ~10s 内分成2 次饮用完成,出现呛咳症状;重度:能多次出现呛咳症状,10s 内无法饮用完成。(2)吞糊试验:因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相对缓慢,喉上提能力相对缺乏,而环咽肌功能处于异常的状态,食用液体食物之后在气道内容易误入,所以,该类型的患者应该选择不松散、容易形成食团、具有一定粘度的糊状食物。一般临床会在流质食物或者水肿添加凝固分,使食物的粘度以及容积得以改变,并开展吞糊实验,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干预。

3.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在患者食用食物时需要引导患者多咀嚼,防止患者进食时对患者进行刺激,避免患者有着过于激动的情绪,引起误吸以及呛咳症状。积极的鼓励患者及时的开展康复锻炼,需要将既往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治疗获得较好预后的案例详细的告知患者,促使患者治疗的自信得以增加。

3.2 食物的形态与一口量:摄食一口量从5ml 开始,逐渐增加,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分析患者吞咽、咀嚼、进食的速度对进食的速度进行合理调整,每进食一口让患者反复吞咽数次,每次完成一口进食之后需要叮嘱患者数次、反复的吞咽,进食时,嘱患者充分咀嚼,咽下后再进行下一口进食,防止呛咳、误吸的发生[3]。

3.3 正确的喂食姿势:每次进食时间不超过30min,每次进食以一小汤匙为宜,通过汤匙背面轻压一下舌面,以促进食物下咽,进食结束后尽量保持端坐位30min,防止食物反流。病情不允许者,应尽量避免翻身。对口腔内存在的食物残渣给予及时清除,确保口腔处于清洁的状态[4]。

3.4 重度吞咽障碍的患者留置胃管。若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属于重度类型,应该采取胃管开展营养支持干预。在开展鼻饲之后,需要对胃内残余量、胃管在位情况给予确定,如果疑似胃内容物≥150ml或者胃管不在位,需要将间隔时间合理的延长,每次仅能进食250ml,完成之后通过温水干净的冲洗,严禁家属采取鼻胃管给予喂食干预。

3.5 动态评估:在吞咽困难者床头放防误吸标识,并做好交接班,每天对患者的进餐进行一次的观察,若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加重的情况,需要马上停止且对吞咽程度进行评估。每天对患者呼吸、体温等进行观察,一旦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疲劳感、发热、咳痰、咳嗽等症状,需要明确是否为肺部感染症状,若患者为经口进食患者,需要马上变成鼻饲流质饮食,且根据医生嘱咐开展针对性的处理干预[5]。

3.6 健康宣教:教会陪护人员与家属如何正确的开展陪护以及喂食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误吸发生率。加大陪护人员预防呼吸的宣传教育工作,包括食物的选择、喂食的姿势等。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我科的住院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仅有2 例患者出现误吸,主要是由于家属操作不正确引起的,通过及时抢救未出现窒息以及追急性肺炎症状,其他未出现误吸症状,护理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温水胃管功能障碍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为什么南极会有温水湖泊?
等温水移热变换装置生产运行总结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