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肺热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分析

2020-12-02 07:31田明达谢腾飞
医药前沿 2020年14期
关键词:风温热病气喘

田明达 谢腾飞

(1 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贵州 松桃 554100)

(2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近年来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对风温肺热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具有明显改善作用[1-2]。为明确中医临床路径在风温肺热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进行以下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84 例风温肺热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采用抽签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传统组各42 例。试验组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龄最小者29 岁,年龄最大者75 岁,平均年龄(45.79±4.06)岁,病程最短者19 天,病程最长者3 个月,平病程均(1.12±0.20)个月。传统组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最小者27岁,年龄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46.01±4.11)岁,病程最短者22 天,病程最长者3 个月,平病程均(1.09±0.23)个月。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分析,结果显示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在获取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知情和同意后实施。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应用中医临床路径对本组患者实施治疗,具体治疗过程中:

(1)证候诊断:具体诊断结果包括:邪袭肺卫证、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阴虚肺热证:

(2)中医内治方案:1)邪袭肺卫:治法:宣肺透表,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2)痰热壅肺证: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3)痰浊阻肺证:治法:燥湿化痰、宣肺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4)正虚邪恋证:①正虚邪恋、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②正虚邪恋、阴虚肺热证。治法:清热宣肺,养阴益胃。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养阴清肺汤加减。每日1 剂,水煎服,每日3 次,每次100ml,用药4 周。

(3)中医外治方案:1)针灸治疗:疏风解表,取风池、列缺、外关等穴;清热解表,取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平喘取定喘、大椎、天突、肺腧等穴;化痰取丰隆、鱼际等穴;胸闷取内关、膻中等穴。2)穴位外敷:邪袭肺卫证、痰热壅肺证可选用穴位敷贴,将白芥子、川椒目各等份,全蝎适量共研末,用姜汁调拌后,掺入冰片适量,外敷风池、大椎、肺俞、膏肓俞、膻中等穴,以皮肤灼痛难忍,发疱,溃烂为度。每日1 次,对皮肤过敏者慎用。

(4)内科基础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空气新鲜,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利体位,利于排痰。充足水分,食物热量丰富,含有较多维生素,利于吸收。

2)病因治疗。①抗菌药物选择: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②抗病毒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等。

1.2.2 传统组

应用传统西医治疗模式对传统组实施治疗,同内科基础治疗。

1.3 评估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 周各评估一次两组患者的气喘症状积分和咳嗽症状积,均按照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进行计分,依次计0 分、2 分、4 分、6 分。并于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风温肺热病相关标准制定。基本治愈:各项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缓解: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进行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描述,资料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描述,资料差异进行χ2检验;当P<0.05 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 周的气喘、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气喘、咳嗽症状积分较传统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 周的气喘、咳嗽症状积分统计分析(±s,分)

组别 n 气喘症状积分 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2 周 治疗前 治疗后2 周试验组 42 4.25±1.11 0.78±0.22 4.33±1.04 0.90±0.25传统组 42 4.30±1.09 1.49±0.30 4.29±1.12 1.54±0.33 t - 0.201 11.918 0.163 9.654 P - 0.842 0.000 0.871 0.000

3.讨论

由本文表1 数据可知,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可更加迅速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患者机体痛苦,由表2 数据可知,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整体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为:祖国传统医学对风温肺热病的辨证和治疗经验均较丰富,但尚缺乏规范化的治疗路径。而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使风温肺热病的治疗做到辨证精准、治疗合理,有利于减少医护相关因素和患者自身相关因素造成的疾病延误治疗,使患者疾病治疗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继而能够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路径在风温肺热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更加迅速地缓解患者机体痛苦,使患者获得优于应用传统治疗模式治疗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值得进行临床应用的医疗模式。

猜你喜欢
风温热病气喘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浅谈“热病可灸”
改善气喘的三款药膳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风温对炉况的影响实践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
憋得气喘
憋得气喘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