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2020-12-02 07:46金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老年

金鹏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50例老年术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麻醉诱导及异氟醚维持, 观察组给予麻醉诱导及七氟醚维持。对比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S100B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第1天, 观察组MMSE评分(24.08±2.05)分与对照组的(23.84±1.86)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5, P=0.6666>0.05);术后第1天, 观察组MMSE评分(22.18±2.02)分高于对照组的(19.07±1.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40, P=0.0000<0.05);术后第3天, 观察组MMSE评分(24.17±2.12)分与对照组的(23.49±2.0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29, P=0.2547>0.05)。麻醉前,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3±0.24)μg/L与对照组的(1.01±0.27)μg/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8, P=0.7831>0.05);麻醉后24 h,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19±0.3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0.41)μ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10, P=0.0264<0.05);麻醉后48 h,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4±0.21)μg/L与对照组的(0.99±0.26)μg/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0, P=0.4581>0.05)。结论 七氟醚与异氟醚均能引起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 并且异氟醚对于S100B蛋白的短期影响更为严重, 导致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出现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见七氟醚的恢复更优于异氟醚。

【关键词】 七氟醚;异氟醚;麻醉;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66

手术后的老年患者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ction, POCD), 临床将其归属为一种中枢神经并发症, 尤其是在进行麻醉时会出现相应症状, 如记忆力减弱、精神紊乱或情绪急躁等, 严重者可丧失语言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 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疗效[1]。有学者研究认为术后认识功能障碍与麻醉药有关, 吸入麻醉药可以对术后的认知产生严重影响, 且不同的麻醉药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可对患者的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吸入麻醉药可抑制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 中枢特定区域的胆碱能通路参与老年患者 POCD 的发生。而七氟醚和异氟醚均能抑制神经元烟碱受体功能, 同时影响中枢胆碱能受体功能。故本研究分析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POC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8∶7, 平均年龄(67.53±7.85)岁, 平均体重(54.52±19.27)kg, 平均手术时间(100.85±31.41)min, 平均失血量(306.16±58.25)ml。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9, 平均年龄(69.62±6.76)岁, 平均体重(57.18±13.68)kg,

平均手术时间(98.75±30.52)min, 平均失血量(298.78±51.86)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

②无凝血功能障碍;③年龄均>65岁, 且≤75岁;④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既往伴有脑卒中或脑梗死、脑肿瘤等疾病;②伴有心、肝、肾等功能不全;③患其他血液病或免疫机制缺陷;④月前使用抗凝血或治疗血液的药物;⑤患有药物过敏史;⑥存家族精神病史或智力认知障碍等。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并完善其术前相关检查及访视, 保持手术室温度22~24℃, 并采用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监测血压和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麻醉诱导: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54172, 规格:1 ml)0.2~0.5 μg/kg、维库溴铵(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4581, 规格:2 ml)0.08~0.10 m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079, 规格:10 ml)0.5~2.0 mg/kg, 气管插管, 吸气压力12~20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呼吸频率(RR)21~25次/min, 吸呼比1∶1.5。术中维持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6~40 mm Hg(1 mm Hg=0.133 kPa), CSI为35~50, 术中静脉输液加温至35℃, 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对照组异氟醚呼气末浓度1.68%;观察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1.71%, 两组患者均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术前25%, 间断推注维库溴铵0.04~0.05 mg/kg, 维持BIS 40~60, 然后在手术结束前大约30 min时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2 μg/kg。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等麻醉药用量;②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3天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5](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进行患者的认知功能评估, 其总分为30分。③麻醉前及麻醉后24、48 h, 檢测两组患者S100B蛋白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77.16±18.28)mg、(25.06±9.65)μg、(7.58±1.72)mg、(0.86±0.18)mg, 与对照组患者的(72.84±21.57)mg、(23.74±8.16)μg、(7.06±1.48)mg、(0.87±0.37)mg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0、0.5222、1.1458、0.1215, P=0.4489、0.6039、0.2575、0.9038>0.05)。

2. 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对比 术前第1天, 观察组MMSE评分(24.08±2.05)分与对照组的(23.84±1.86)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5, P=0.6666>0.05);术后第1天, 观察组MMSE评分(22.18±2.02)分高于对照组的(19.07±1.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40, P=0.0000<0.05);术后第3天, 观察组MMSE评分(24.17±2.12)分与对照组的(23.49±2.05)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29, P=0.2547>0.05)。

2. 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100B蛋白水平对比 麻醉前,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3±0.24)μg/L与对照组的(1.01±0.27)μg/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68, P=0.7831>0.05);麻醉后24 h,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19±0.3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4±0.41)μ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10, P=0.0264<0.05);麻醉后48 h,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4±0.21)μg/L与对照组的(0.99±0.26)μg/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80, P=0.4581>0.05)。

3 讨论

人口老年化在我国较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 老年患者在术后麻醉易产生POCD, 该症状使患者在人格及社会交际能力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减弱, 并降低生活质量, 早期的POCD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面情绪, 继而发展后会对患者造成永久性生活自理能力丧失[2]。但有学者指出POCD因几项认知功能中的一项或多项受损, 在老年人中易出现认知障碍或痴呆, 尤其是在手术麻醉中, 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 该病症的出现几率大大增加, 導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最终影响到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疗效果。故有关学者认为, 在对老年患者执行手术时, 应当为其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以避免患者因麻醉药物而产生的炎性因子分泌过多现象的发生, 从而减轻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 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 而减轻其的术后恢复及认知功能损害, 提升其治疗效果[3]。

随着研究的深入, 近年研究者发现, 麻醉药物在使用时, 由于全身麻醉吸入, 麻醉药物会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相关核团的神经元以及相关的组织, 而其中海马属于重要核团, 且海马是脑内具有学习和记忆功能的重要结构, 因此麻药对海马的作用可能是术后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基础[4]。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七氟醚与异氟醚药会对患者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海马产生损害, 进而造成机体出现改变。除此之外, 两种麻醉药物对于神经系统的损伤也随着近来年研究的深入而被发现, 目前对于血清学预警指标的检测显示, 两种麻醉药物均会对患者的S100B蛋白造成损伤, 这种蛋白物质是中枢神经细胞分泌物, 会对于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认知水平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当七氟醚与异氟醚与S100B蛋白接触后, 该物质会被析出并就近进入脑脊液, 不仅导致华智能和的记忆能力和认知水平受到负面影响, 也会对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有学者研究发现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POCD发病率较高[5], 且患者高龄、文化程度低、高血压合并症及麻醉持续时间长均为产生POCD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 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三天, 观察组MMSE评分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麻醉后逐渐上升, 麻醉后24 h, 观察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逐渐回落, 在麻醉后48 h逐渐恢复正常,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老年患者体质欠佳, 在手术及麻醉时, 采用七氟醚可抑制胆碱能反应并保护潜在神经, 并且七氟醚对于S100B蛋白的影响相对较小。

综上所述, 七氟醚与异氟醚均能引起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 并且异氟醚对于S100B蛋白的短期影响更为严重, 导致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认知功能出现一定的负面影响, 可见七氟醚的恢复更优于异氟醚。

参考文献

[1] 高友光, 林献忠, 林财珠, 等. 不同麻醉方法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6, 36(11):

1337-1339.

[2] 陈冠文, 陈伟志, 梁金华, 等.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控制性降压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 15(5):459-461.

[3] 李晓磊, 杨晓东, 段莹莹. 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4):

312-314.

[4] 刘梅, 何秀丽, 胡彬, 等. 七氟醚复合麻醉对老年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氧代谢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实用老年医学, 2018, 32(4): 335-339.

[5] 孔萃萃, 王天龙. 丙泊酚及七氟醚麻醉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比较. 北京医学, 2017, 28(6):29-33.

[收稿日期:2020-05-19]

猜你喜欢
七氟醚麻醉老年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比较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间躁动表现的观察及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